一種石材加工過程產生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02:17:47 2
專利名稱:一種石材加工過程產生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石材加工廢水一般不處理直接排放,汙染自然水體,導致自然水體中魚蝦及藻類、微生物死亡,破壞食物鏈,導致生態失衡。一些先進地區或生產力發達省份環保執法逐步嚴格,部分石材加工廠對廢水進行了絮凝處理。但使用有機絮凝劑導致廢水中VOC含量增加,排放後同樣汙染自然水體,破壞生態平衡。而且有機絮凝劑對含大量無機礦物的石材廢水收效甚微,分離效果很差,分離後的水相渾濁,基本無法循環使用。還有一些技術先進的加工廠對分離後的固相(石渣)進行壓濾處理,但壓濾後的石渣如同淤泥,無法達到制磚、製成砌塊等資源再生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將石材廢水固液相高效分離,並能夠將分離後的石渣制磚(水泥砌塊)的方法。該工藝可以使得分離後的水相為清水(可對比自來水),用分離後的固相(廢渣)製成的水泥砌塊最高抗壓強度可達34. 6N/mm2。解決目前石材廢水絮凝分離效果差,分離後的固液相均無法循環再利用的缺點。本發明的一種石材加工過程產生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使用分料機把石材加工廠的汙水經初步沉澱分離;(2)把步驟(1)中分離後的液相引入反應池,把分離後的石渣放到堆場;(3)在步驟O)中的反應池中按比例加入無機絮凝劑,攪拌後靜置,上層的清水可循環再利用,下部的沉澱物脫水後放到堆場;無機絮凝劑的加入比例為體積比=1 (絮凝劑)10 (水)。(4)把石材邊角料用破碎機破碎成IOmm以下的石子後放到堆場;(5)按比例把石渣,沉澱物,石子和水泥混合後放入攪拌機;混合比例為石渣10-30% ;沉澱物10-30% ;石子10-30%,水泥15-30% (6)攪拌均勻後,用輸送帶送到搖動成型機投料口 ;(7)經搖動成型機搖動成型後,把砌塊放到堆場保養。石材加工過程含渣廢水再利用生產工藝流程圖見附圖
。附圖中標號說明1-分料機2-反應池3-絮凝劑4-破碎機/篩分機 5-固液分離池 6-攪拌機7-搖動成型機8-水泥9-保養10-石材加工廠含渣廢水11-石材邊角料12-分離後的清水再利用
上述石材廢水處理工藝,不僅可以有效分離固液相,使得分離後的清水達到循環再利用的標準,而且可以使得分離後的固相(廢渣)達到制磚要求,不含有機絮凝劑,用搖動成型法使得水泥砌塊更硬,強度更高。經檢測,本方法製備的水泥砌塊依據配方不同,最大壓力範圍為322KN-453KN,抗壓強度範圍為17. 9-34. 6N/mm2。
權利要求
1.一種石材加工過程產生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1)使用分料機把石材加工廠的汙水經初步沉澱分離;(2)把步驟(1)中分離後的液相引入反應池,把分離後的石渣放到堆場;(3)在步驟O)中的反應池中按比例加入無機絮凝劑,攪拌後靜置,上層的清水可循環再利用,下部的沉澱物脫水後放到堆場;(4)把石材邊角料用破碎機破碎成IOmm以下的石子後放到堆場;(5)按比例把石渣,沉澱物,石子和水泥混合後放入攪拌機;(6)攪拌均勻後,用輸送帶送到搖動成型機投料口;(7)經搖動成型機搖動成型後,把砌塊放到堆場保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使用無機絮凝劑絮凝分離石材加工廢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無機絮凝劑的加入比例為體積比= 1(絮凝劑)8-12(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4)中,石材邊角料破碎成石子的直徑;^ 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 中,分離後的沉澱物與石渣、破碎後的石材邊角料、水泥等按比例混合攪拌,混合比例為石渣10-30% ;沉澱物10-30% ;破碎後的石材邊角料10-30%,水泥15-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6)和(7)中使用搖動成型技術進行水泥砌塊進行成型。
7.根據權利要求1 6任一項所述方法對石材加工廢水進行以再利用為目的的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材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含渣廢水的再利用生產工藝,該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含渣廢水分離為清水和石渣;(2)清水回到石材加工生產線再利用;(3)石渣加入水泥和石材邊角料,製成節能節水水泥砌塊。本工藝可以將廢棄物(廢水、廢渣)製成可再生資源,做到廢棄物的零排放。本工藝處理方法簡單高效,採用無機絮凝劑進行水渣分離,石渣和水泥、砂、邊角料等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採用搖動成型技術生產水泥砌塊,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水泥砌塊的強度。
文檔編號B28B1/08GK102229453SQ20111008877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呂偉麗, 王繼虎, 陶冶 申請人:金博(上海)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