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河道修復的高效活化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7:00:25 1

本發明專利屬於排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河道修復的高效活化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環境汙染不斷加重,黑臭河道的治理受到國家及社會極大的重視,目前黑臭河道治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生物菌種投加技術,由於直接往河道中投加生物製劑,可能會存在汙染水質的問題;2)清淤疏浚技術,雖然能夠快速降低水體的內源汙染負荷,但工程量大,技術難度大,周圍環境影響大;3)水生植被修復工程,雖然採用植被修復,成本較低且無二次汙染問題,但需考慮植物的生長季節,修復緩慢且修復周期較長;4)清水補給,可以增加水體流動性和環境容量,但治標不治本,且造成水源的過多浪費,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5)人工增氧,雖然可短時間內提高水體溶解氧,但要持續運行維護,消耗電能,且效果持久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傳統河道治理技術中存在的水質安全、二次汙染、運行投資成本高、效果穩定性差等問題,本發明專利提供一種見效快、運行可靠且成本低,可以實現生物清淤、河道自我生態修復的高效活化系統。
本發明專利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河道修復的高效活化系統,包括進水泵、空氣進氣管、菌種活化裝置主體、循環泵,所述進水泵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外側套設有空氣流通管,所述空氣流通管與所述進水管間設有多通道流孔,所述空氣流通管另一端與所述空氣進氣管連通,所述進水管出口還與所述菌種活化裝置一側上部連接,所述菌種活化裝置主體內部分隔成營養緩釋區、多級活化區,在所述營養緩釋區中充填生物緩釋益生顆粒,在所述多級活化區中充填優質生物膜填料,所述循環泵通過循環水管與所述菌種活化裝置主體的兩側連接。
進一步,所述多通道流孔與所述進水管接觸部分形成氣液混合室,氣體與水形成的混合液進入所述氣液混合室後,被剪切出微小的氣泡,形成富氧的氣液混合體。
進一步,所述優質生物膜填料採用豎條狀紡織纖維材料與粒狀聚酯材料按2:1~5:1的比重組合而成。
進一步,所述多級活化區包括一級菌體活化區、二級原生生物活化區、三級後生生物活化區,充填其中的所述優質生物膜填料的比重按60%~80%的比例縮小,保證了多級生物相生存條件的要求。
進一步,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為碳源、微量元素、生物酶及生物聚酯通過納米技術及微包覆技術組合而成,其中所述生物酶布置於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的中心,降低生物酶的快速氧化消耗率,從而提高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的有效使用時長。
進一步,所述循環泵的循環水量與所述進水泵的進水量比例為1~3。
本發明專利的有益效果。
1.本系統運行可靠且成本低,安裝方便,運行維護簡單。
2.可以高效激活本土的微生物食物鏈,強化有益菌種的生長繁殖,降低水體中氮、磷等富營養物質。
3.可以實現水體中自發性的生物清淤。
4.本系統中生物緩釋益生顆粒對水生植物的促生作用可以加強水體的生態圈平衡。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專利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專利所公開的一種用於河道修復的高效活化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專利所公開的所述空氣流通管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
圖中1.進水泵,2. 空氣進氣管,3. 菌種活化裝置主體,4. 循環泵,5. 進水管,6. 空氣流通管,7. 多通道流孔,8. 營養緩釋區,9. 多級活化區,10. 生物緩釋益生顆粒,11. 優質生物膜填料,12. 循環水管,13. 氣液混合室,14. 一級菌體活化區,15. 二級原生生物活化區,16. 三級後生生物活化區,17. 生物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的的活化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空氣流通管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和圖2中,所述進水泵(1)設有進水管(5),所述進水管(5)外側套設有空氣流通管(6),所述空氣流通管(6)與所述進水管(5)間設有多通道流孔(7),所述空氣流通管(6)另一端與所述空氣進氣管(2)連通,所述進水管(5)出口還與所述菌種活化裝置(3)一側上部連接,所述菌種活化裝置主體(3)內部分隔成營養緩釋區(8)、多級活化區(9),在所述營養緩釋區(8)中充填生物緩釋益生顆粒(10),在所述多級活化區(9)充填優質生物膜填料(11),所述循環泵(4)通過循環水管(12)與所述菌種活化裝置主體(3)的兩側連接。
所述多通道流孔(7)與所述進水管(5)接觸部分形成氣液混合室(13),氣體與水形成的混合液進入所述氣液混合室(13)後,被剪切出微小的氣泡,形成富氧的氣液混合體。
所述優質生物膜填料(11)採用豎條狀紡織纖維材料與粒狀聚酯材料按4:1的比重組合而成。
所述多級活化區(9)包括一級菌體活化區(14)、二級原生生物活化區(15)、三級後生生物活化區(16),充填其中的所述優質生物膜填料(11)的比重按60%的比例縮小,保證了多級生物相生存條件的要求,強化有益菌種的生長繁殖,其中有益菌種包括具有異養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糞產鹼桿菌,具有反硝化脫氮功能的反硝化產鹼菌,可將銨鹽和硝酸鹽作為氮源的食甲基嗜甲基菌,具有改善水質、抑制有害菌的枯草芽孢桿菌和裂解有害菌體、改善種群結構的蛭弧菌。
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10)為碳源、微量元素、生物酶(17)及生物聚酯通過納米技術及微包覆技術組合而成,其中所述生物酶(17)布置於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10)的中心,降低生物酶(17)的快速氧化消耗率,從而提高所述生物緩釋益生顆粒(10)的有效使用時長。
所述循環泵(4)的循環水量與所述進水泵(1)的進水量比例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