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7:44:32 3
專利名稱: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市政工程,具體的是一種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對於城市建設非常重要,與城市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 關。目前,一般城市的雨水汙水排放系統由地下管道和檢查井構成,雨水和汙水直接由地下 管道排放出去。這利結構有較大的弊病地下管道極易被汙泥和汙物堵塞,造成雨水汙水泛 濫;檢查井設置過於密集,給市容和交通造成很大影響,不但維護成本高,還極容易引發事 故;雨水直接排走,不能充分利用。因此,急需對現有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 該系統在雨水汙水管道下面設置適當的數量和大小的沉澱池,使雨水汙水先進行初步沉 澱,增加檢查井距離和改進設置位置,結構新,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設有 雨水汙水管道、檢查井,其特徵是所述檢查井位置對應的雨水汙水管道下面設有與管道和 檢查井相通的沉澱池。本實用新型進步完善和實施的補充方案是所述雨水汙水管道與沉澱池的連通口位於沉澱池口的一側。所述檢查井的間隔距離大於50米,設置在人行道上或綠化帶中或路旁,井口設有 與地面相平的井蓋,井蓋上設有防滑和防盜部件。本實用新型的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設置沉澱池,使雨水汙水先進行初步沉澱, 由於管道和檢查井的連通口位於井口一側,雨水汙水進入井口形成渦流,提高了沉澱的速度, 從而大大減少了汙物和泥砂在管道內沉澱和堵塞的可能,而在沉澱池裡的泥砂、汙物通過檢 查井很容易抽走,這樣檢查井的數量可以大大減少,而井間距離可以拉大,可以設置在更合適 的地方,改善了市容和交通;沉澱池的雨水還可用於市容綠化。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新 穎,大大改善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的安全有效性,減少費用,改善市容和交通安全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雨水汙水管道和沉澱池檢查井連接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產品的外形並不受此圖的限制,僅外形改變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範圍。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上步的說明實施例參見附圖,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設有雨水汙水管道、檢查井,所述檢查井1位置對應的雨水汙水管道3 下面設有與管道和檢查井相通的沉澱池4,沉澱池底部可以沉澱汙物和泥砂5。所述雨水汙 水管道與沉澱池的連通口位於沉澱池口的一側。所述檢查井的間隔距離80米,設置在人行 道上或綠化帶中或路旁,井口設有與地面2相平的井蓋11,井蓋上設有防滑和防盜部件。 以上僅是本專利的1個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 視為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設有雨水汙水管道、檢查井,其特徵是所述檢查井 (1)位置對應的雨水汙水管道( 下面設有與管道和檢查井相通的沉澱池(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其特徵是所述雨水汙水管道與沉 澱池的連通口位於沉澱池口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其特徵是所述檢查井的間隔 距離大於50米,設置在人行道上或綠化帶中或路旁,井口設有與地面( 相平的井蓋(11), 井蓋上設有防滑和防盜部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城市雨水汙水排放系統,設有雨水汙水管道、檢查井,其特徵是所述檢查井(1)位置對應的雨水汙水管道(3)下面設有與管道和檢查井相通的沉澱池(4)。所述雨水汙水管道與沉澱池的連通口位於沉澱池口的一側。所述檢查井的間隔距離大於50米,設置在人行道上或綠化帶中或路旁,井口設有與地面(2)相平的井蓋(11),井蓋上設有防滑和防盜部件。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城市雨水汙水排放,能降低建設成本,維護簡便,不容易堵塞,並有利於市容和交通改善。
文檔編號E03F1/00GK201850628SQ20102062135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4日
發明者杜凱強 申請人:杜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