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可以自愈麼(結核為什麼難以治癒)
2023-11-11 22:03:44 1
患結核病的直接原因是結核桿菌感染。結核菌作為人類的死敵由來已久,在我國公元前14到公元前13世紀就有記載。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女屍,解剖後發現曾患有結核病。結核病在現代仍然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病,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也是我國重點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結核病的傳染源就是結核病患者(痰直接塗片陽性者),通過飛沫,主要包括咳嗽、噴嚏、大笑、大聲說話、喊叫等途徑把結核桿菌散播到空氣中傳播,人群對結核病有抵抗力但同時普遍易感,全球約有20億人曾受到結核桿菌的感染,尤其是嬰幼兒免疫系統不完善、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劑使用者、慢性疾病病人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這時有人可能會問:接種卡介苗不是能預防結核病嗎?答案是能預防,但是有時效性,特別是成人接種卡介苗對預防結核病的效果十分有限。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已經戰勝了天花、瘧疾、血吸蟲等疾病,結核這個從古到今都有的疾病,我們為什麼難以消滅?難在哪裡?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結核桿菌感染人體有別於其他病原菌的特點,可以分為原發感染與繼發感染。
原發感染。因為結核桿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它感染人體的第一站通常是肺。飛沫中一個或更多的結核菌株在肺泡內著床,並很快被肺泡內的免疫細胞(以巨噬細胞為主)所吞噬。巨噬細胞並不能殺死結核桿菌,反而成為結核桿菌的培養基。結核桿菌在其中繼續繁殖,但其繁殖速度較慢。隨著結核桿菌不斷繁殖,細菌數目增多到一定程度時,患者就會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結核菌含有類脂質、菌體蛋白、多糖和核酸,這些物質都是結核菌導致人體患病的化學武器。菌體蛋白可使人體組織發生急性滲出性反應,內脂質中的脂肪酸和結核菌素毒力有關,能使人體組織發生乾酪性壞死。免疫系統在肺內與結核菌進行戰鬥,肺作為雙方戰場深受其害,患者發熱(多為午後潮熱)、咳嗽、咳痰或痰中帶血,嚴重時甚至咯血、呼吸困難。
經過一段時間,患者一共有3種發展結果,多數患者免疫功能正常,無症狀或臨床症狀較輕,乾咳或少量粘液痰,感染被迅速控制,原先的病灶變為鈣化灶,但具有生存活性的結核桿菌卻能在癒合的鈣化灶內生存多年;少數患者免疫較差,或者結核菌株的毒力強,雙發在肺內的鬥爭不分勝負,此時肺作為戰場繼續被損害,患者的結核性肺炎時好時壞;極少數患者免疫力極差或感染的結核菌株多且毒力極強,結核桿菌在肺內戰勝了免疫系統,它們就會通過淋巴、血液侵略全身其他組織器官,引發播散型結核,包括骨關節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肝結核等全身各處結核,患者起病急,持續高熱,中毒症狀嚴重。
繼發感染。絕大多數患者經過原發感染後形成鈣化灶,可終身不發病,但有少部分病人因為某些原因(文章前半部分有提過)免疫力下降,原發感染灶中的結核桿菌會再次復活,繼續出來興風作浪,這就是內源性復發;另一種方式是外源性重染,就是再次受到外來的結核桿菌感染而發病。無論哪種方式,因為免疫系統已經有過和結核桿菌戰鬥的經驗,這次學」聰明」了,免疫系統經過短暫的宕機迅速投入戰鬥,消滅絕大部分結核菌,患者發病慢,臨床症狀少而輕,痰塗片陰性,預後良好,有部分結核菌一看戰鬥不過,躲在鈣化灶內或潛伏起來,繼續等待時機。但又有極少數患者,免疫力過於低下,免疫系統無法徹底「覺醒」,患者發病迅速,可能前幾周肺還正常,今天檢查就出現肺內廣泛的空洞和病變,痰塗片陽性,如病情繼續進展,反覆發作,持續加重,形成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可終身不愈,臨床治療非常棘手。
治療原則。雖然結核病無法徹底治癒,但經過現在標準的化學治療和自我調養,可使絕大部分患者病癒後無復活。
(寫文章不易,如果喜歡,請關注 點讚,謝謝支持;如果不喜歡,請關注 評論,慢慢改進。儘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給各位叩首拜謝!您的態度就是我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