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傘徑大小間隔設置的防雷線路柱式複合絕緣子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6:52:27 2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防雷線路柱式複合絕緣子。
背景技術:
目前的一種防雷支柱複合絕緣子,將支柱絕緣子和防弧金具合二為一,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325104B,其結構包括絕緣護罩和設置絕緣護罩內的由上壓塊和下壓塊構成的夾線金具,該夾線金具側端連接引弧棒,且該夾線金具下端連接絕緣子,絕緣子外套設有防汙傘群。絕緣子下端設置下鋼腳,並且引弧棒的下端靠近下鋼腳設置。但是這種結構的防雷支柱絕緣子存在以下缺陷:1.夾線金具的上壓塊和下壓塊才用壓緊螺母和備緊螺母老夾緊和穿刺導線,為了防止上壓塊和下壓塊的夾緊穿刺導線的過程中,損傷導線,需要根據導線的截面及天氣溫溫度等因素來設定一個範圍的扳手扭力,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因為工人的操作誤差,扳手扭力過大或過小,而導致導線在夾緊過程中受損或導線沒有達到最佳的接觸效果,嚴重影響防雷支柱絕緣子的性能;2.防汙傘群結構設置不合理,其背面為水平設計,在使用過程中,防汙傘群的背面往往會堆積灰塵等汙垢,但是在雨水天氣的時候,該水平設計的防汙傘群背面結構無法將雨水引流到防汙傘群的背面,對汙垢的衝刷,防汙能力較差。3.在滿足爬距條件下,傘徑過大易造成傘裙和引弧棒耐工頻溼閃水平不足。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中國專利申請號201220202149.4公開了另外一種一種防雷線路柱式複合絕緣子,「包括絕緣護罩和設置於所述絕緣護罩內由上壓 塊和下壓塊構成的夾線金具,所述夾線金具側端連接引弧棒,且所述夾線金具下端連接絕緣子,所述絕緣子下端設置下鋼腳,並且所述引弧棒的下端靠近所述下鋼腳設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壓塊和所述下壓塊通過螺栓和有效力矩螺母連接,構成所述有效力矩螺母轉動帶動所述上壓塊和所述下壓塊的相對夾緊或鬆開。」該專利雖然解決了部分上述內容,但沒有解決下列問題:由於引弧棒和接地端的距離固定,這樣的結構在雷達發生的電流較大及持續時間較長時,會將引弧棒的端部擊穿或損壞,造成線路斷電或損壞;此外,不管是穿刺型線夾與導線間是點或線接觸,容易造成接觸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調放電距離的防雷線路柱式複合絕緣子,可根據當地不同的雷雨季節的情況,事先預設放電距離,避免距離過小造成的引弧棒熔斷或放電距離過大造成對線路的損壞等問題,還改進了穿刺線夾的結構,由點或線接觸改變長線夾與導線間的面接觸。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調放電距離的防雷線路柱式複合絕緣子,包括絕緣護罩和設置於所述絕緣護罩內由上壓塊和下壓塊構成的夾線金具,所述下壓塊側端連接引弧棒的連接部,且所述下壓塊連接絕緣子,所述絕緣子下端設置下鋼腳,並且所述引弧棒的下端靠近所述下鋼腳,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弧棒與下壓塊間為軸接,下壓塊側端設置半球形凸部,引弧棒的連接部設置相應形成的半球形凹部,轉軸穿過所述凸部嵌入所述凹部兩側的軸孔中;下壓塊上部的軸部外側設置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與引弧棒抵接;
所述引弧棒的端部外側設置螺紋,所述螺紋旋入接口螺套中,固定螺母設置在所述螺紋上並與接口螺套緊密接觸;所述絕緣子的傘徑 不同。所述絕緣子的傘徑按大小間隔設置。
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均設置夾線凹槽,所述夾線凹槽的兩端設置通孔,螺栓穿過所述通孔與螺母旋緊進而將上壓塊和下壓塊固定;所述上壓塊的夾線凹槽內設置平行排列的穿刺部,所述上壓塊的穿刺部的長度不同;所述下壓塊的凹槽內也設置穿刺部,所述下壓塊的穿刺部的長度也不相同。
本發明的優點是:由於引弧棒與下壓塊間為軸接,因此,可調整引弧棒與接地端觸頭間的徑向距離;此外,由於連接部的螺紋固定結構,還可調整引弧棒與接地端觸頭間的軸向距離,因此,可適應不同的放電距離要求;此外,上壓塊的穿刺部的長度不同,可保證在刺破電線絕緣層後,一部分穿刺部與電線金屬在螺栓力的作用下沿電線金屬的表面傾斜,因此,穿刺線夾與電線金屬形成部分面接觸,增加了接觸面積,保證了電連接的可靠性。所述絕緣子的傘徑不同,可解決在滿足爬距條件下,傘徑過大易造成傘裙和引弧棒耐工頻溼閃水平不足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線夾與引弧棒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穿刺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發明,如圖1-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絕緣護罩(圖中未畫出)和設置於所述絕緣護罩內由上壓塊7和下壓塊1構成的夾線金具,所述下壓塊1側端連接引弧棒2的連接部9,且所述下壓塊1連接絕緣子3,所述絕緣子3下端設置下鋼腳5,所述鋼角5通過接線端子與接地端4連接;並且所述引弧棒2的下端8靠近所述下鋼 腳5,所述引弧棒2與下壓塊1間為軸接,下壓塊1側端設置半球形凸部11,引弧棒的連接部9設置相應形成的半球形凹部,轉軸91穿過所述凸部11嵌入所述凹部兩側的軸孔中;下壓塊1上部的軸部外側設置限位螺母12,所述限位螺母12與引弧棒2抵接;這樣,可利用限位螺母12來限定引弧棒的轉動角度。
所述的連接部9是指:所述引弧棒2的端部95外側設置螺紋,所述螺紋旋入接口螺套94中,固定螺母93設置在所述螺紋上並與接口螺套94緊密接觸;所述絕緣子的傘徑不同,所述絕緣子的傘徑按大小間隔設置。該設置可解決在滿足爬距條件下,傘徑過大易造成傘裙和引弧棒耐工頻溼閃水平不足問題。
所述上壓塊和下壓塊均設置夾線凹槽,所述夾線凹槽的兩端設置通孔10,螺栓穿過所述通孔與螺母旋緊進而將上壓塊和下壓塊固定;所述上壓塊的夾線凹槽內設置平行排列的穿刺部15,所述上壓塊的穿刺部的長度不同;所述下壓塊的凹槽內也設置穿刺部15,所述下壓塊的穿刺部15的長度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