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8:31:11 3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肥,具體涉及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
背景技術:
:肥料,是發展高產優質農業的重要物質保證。尤其在我國地少人多的情況下,肥料更是提高農業單產的決定因素。但當前農業施用的主要是化肥。化肥雖有增產作用,但因含有多種不利人體和環境的化學成分,不屬綠色產品。某些發達國家已開始限制使用。我國每年約有7億噸農業剩餘秸稈、近10億噸畜禽糞以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植物枝葉和工業、居民生活中的有機質廢棄物。這是一項巨大的物資財富,更是發展有機肥料的很好原料。但目前由於缺少科學簡便易行的應用方法,80%以上秸稈被遺棄、燒掉,大量畜禽糞和植物枝葉等更沒有很好科學利用,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汙染大氣和環境,危害社會。因而,開發一種具有較高效益且能有效利用秸稈和畜禽糞的有機肥料勢在必行。現有技術中雖然公開了一些採用秸稈和畜禽糞進行有機肥料,如cn201210035793.1中公開的一種微生物有機肥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通過混合物a分別通過選用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亞種、膠凍樣芽胞桿菌、巨大芽胞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嗜熱側孢黴五種菌液和有機物基料以重量比1:1:1:1:1:500混合進行發酵,有機物基料由畜禽糞便、秸稈、腐植酸類物質以重量比3:3:2組成;外置一袋細黃鏈黴菌菌粉為b,b的菌粉按照0.2%比例添加至a而製備獲得微生物有機肥料,在棉花、馬鈴薯種植,以及在極端乾旱條件下葡萄種植中的應用,增產效果顯著;本發明有效解決了現有微生物複合肥發酵中的技術難題,綜合解決固氮、解磷、解鉀效果,同時方便農民,簡單實用,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但是該有機肥的發酵時間較長,不利於工業化生產,而且發酵過程中在溫度高於65度時需要翻堆操作,操作更加繁瑣。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有機肥的發酵時間較長,不利於工業化生產的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該發酵方式不僅僅能有效節約發酵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還能有效持續為植物提供肥力,增產效果更加顯著。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包括:生物有機質材料50-60份;禽畜糞便5-10份;混合菌種2-3份;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包括質量比為5-8:1-3:1-2的秸稈、油渣和炭渣;生物有機質材料的粒徑均小於5mm;混合菌種中的菌種包括固氮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產鹼菌、纖維二糖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沼澤紅假單胞菌;發酵前的水份總含量為10%-15%,發酵後製成的有機肥中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本發明通過生物有機質材料的優化組合,以及與禽畜糞便和混合菌種的使用量相互配合,能有效減少發酵時間,一次發酵即可完成,提高產業生產效率。並且,通過本發明組分和配比的優化,能有效避免前期施肥初期肥力過多導致植株不能更好地吸收,後期肥力減少導致植株生產受到影響的情況。本發明的菌株能能長期持續的對秸稈進行分解,進而持續為植株提供肥力,增產效果顯著。進一步,所述混合菌種中菌種的菌落數組成如下:固氮巨大芽孢桿菌的菌落數大於2×109cfu/g,枯草芽孢桿菌的菌落數大於3×109cfu/g,糞產鹼菌的菌落數大於5×108cfu/g,纖維二糖乳桿菌的菌落數大於1×109cfu/g,嗜酸乳桿菌的菌落數大於8×108cfu/g,沼澤紅假單胞菌的菌落數大於1×109cfu/g。所述秸稈包括粒徑小於0.1mm的小顆粒,以及粒徑為2~5mm的大顆粒;該小顆粒和大顆粒的質量比為1:2-3;所述炭渣的粒徑為3~5mm,所述油渣的粒徑小於1mm。通過上述各組成的優化,不僅僅能更好地減少前期發酵時間,而且該能更加均勻的為植株提供肥力,有效延長有機肥的作用時間,進一步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增加植株的產量。優選地,所述禽畜糞便為經過過濾殺菌後的固態糞便。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發明通過生物有機質材料的優化組合,以及與禽畜糞便和混合菌種的使用量相互配合,能有效減少發酵時間,一次發酵即可完成,提高產業生產效率;2、本發明通過本發明組分和配比的優化,能有效避免前期施肥初期肥力過多導致植株不能更好地吸收,後期肥力減少導致植株生產受到影響的情況。本發明的菌株能能長期持續的對秸稈進行分解,進而持續為植株提供肥力,增產效果顯著;3、本發明成本較少、製備時間短、製備流程簡單,肥力效果顯著,非常適合推廣應用。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實施例1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包括:生物有機質材料、禽畜糞便和混合菌種;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包括秸稈、油渣和炭渣。具體組成如下:質量比為5-8:1-3:1-2的秸稈、油渣和炭渣混合後製成生物有機質材料。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50-60份、禽畜糞便5-10份、混合菌種2-3份共同混合發酵後即可製成本發明的發酵有機肥。本實施例中具體組成配比如下: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中秸稈、油渣和炭渣的質量比為8:1:2;秸稈包括粒徑小於0.1mm的小顆粒,以及粒徑為2~5mm的大顆粒;該小顆粒和大顆粒的質量比為1:3;所述炭渣的粒徑為3~5mm,所述油渣的粒徑小於1mm。混合菌種中的菌種包括固氮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產鹼菌、纖維二糖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沼澤紅假單胞菌;本實施例中,混合菌種中的固氮巨大芽孢桿菌的菌落數為2×109cfu/g,枯草芽孢桿菌的菌落數為3×109cfu/g,糞產鹼菌的菌落數為5×108cfu/g,纖維二糖乳桿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嗜酸乳桿菌的菌落數為8×108cfu/g,沼澤紅假單胞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將本發明中的各物質混合均勻後,使水份總含量為15%,再進行發酵,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即製成本發明的有機肥。本發明的具體製備方法如下:(1)獲得生物有機質材料:按照質量比的比例將秸稈、油渣和炭渣混合均勻製成生物有機質材料,該生物有機質材料的粒徑均小於5mm;獲得禽畜糞便:將新鮮的禽畜糞便進行過濾獲得濾渣,濾渣經過殺菌後獲得的固態糞便,該固態糞便即為本發明中的禽畜糞便;獲得混合菌種:將固氮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糞產鹼菌、纖維二糖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和沼澤紅假單胞菌混合後製成混合菌種;(2)將混合菌種、禽畜糞便和生物有機質材料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水使水份總含量達到10%-15%;(3)在密閉的環境下發酵並檢測菌落總數,當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獲得本實施例的發酵有機肥。通過本發明製備方法的優化,能有效在3-5天的時間內,完成發酵,使發酵的時間縮短,進而多段工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實施例2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僅僅在於,添加到生物有機質材料中進行發酵的混合菌種不同,本實施例中混合菌種的菌株種類和菌落數的設置如下:混合菌種包括:固氮巨大芽孢桿菌、蠟狀芽孢桿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綠色木黴菌;其中,固氮巨大芽孢桿菌1~3×108cfu/g、蠟狀芽孢桿菌0.5~2×108cfu/g、蘇雲金芽孢桿菌0.5~1×108cfu/g、綠色木黴菌0.5~1.5×108cfu/g。通過檢測得知,當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其發酵時間長達20天。實施例3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混合菌種中菌株的菌落數不同,具體設置如下:混合菌種包括:固氮巨大芽孢桿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枯草芽孢桿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糞產鹼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纖維二糖乳桿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嗜酸乳桿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沼澤紅假單胞菌的菌落數為1×109cfu/g。通過檢測得知,當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其發酵時間為8-10天。實施例4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各組分的組成配比不同,具體設置如下:生物有機質材料包括質量比為6:2:1的秸稈、油渣和炭渣;秸稈、炭渣和油渣均是過5mm篩孔規格的篩獲得的顆粒物料。通過檢測得知,當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其發酵時間為7-9天。實施例5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各物質之間的配比不同,具體設置如下:生物有機質材料全部採用秸稈構成。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58份、禽畜糞便8份、混合菌種3份共同混合發酵後即可製成本實施例的發酵有機肥。通過檢測得知,當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其發酵時間為18-20天。實施例6一種微生物發酵的發酵有機肥,其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各物質之間的配比不同,具體設置如下:質量比為1:1:1的秸稈、油渣和炭渣混合後製成生物有機質材料。其中,生物有機質材料62份、禽畜糞便3份、混合菌種5份共同混合發酵後即可製成本實施例的發酵有機肥。通過檢測得知,當發酵後菌落總數大於1×109cfu/g時,其發酵時間為15-18天。檢測本發明有機肥的試驗如下:採用相同的土壤,分別將土壤混合均勻裝入到多個完全相同的栽種盆中,然後將實施例1-6中不同的發酵有機肥分別添加到不同的栽種盆中,栽種盆中添加重量比為:土壤∶發酵有機肥=8∶1,在澆水時間、澆水量,添加肥料時間、用量,生長環境,秧苗初始狀態均相同的條件下對辣椒苗進行培育,培育6月後計算不同發酵有機肥下,平均每盆的培育結果,結果如表1所示。表1發酵天數辣椒重量實施例13-5天475g/盆實施例220天357g/盆實施例38-10天402g/盆實施例47-9天453g/盆實施例518-20天372g/盆實施例615-18天412g/盆無發酵有機肥/287g/盆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