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範文
2023-12-01 18:31:16 1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我們過春節也自己的風俗習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17小學生家鄉的春節作文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家鄉的春節
在一年四季都有快樂的節日,比如:端午節、中秋節......不給我還是最喜歡春節
我們這裡的春節在臘八就開始了,人人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真稱得上色味俱全。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過小年,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話說「這天是送灶王老爺上天過年的日子」因此鞭炮聲格外響亮。
二十五,一掃帚掃走所有的不吉利,掃走所有的不乾淨。
大人小孩都要趕個年集,買一些糖果,買一些水果,然後買新衣服,買對聯。
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戶戶都揭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氣洋洋。使我想起「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除夕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我們一群小夥伴歡快的玩耍,手裡拿著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大人們則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夥了。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小夥們則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餃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了出來,像彩虹一樣,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沾著臘八蒜,別有一番風味。家家燈火通宵,熱鬧極了。
初一,我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我們去給長輩拜年,還給壓歲錢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廟會,燒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節別提有多熱鬧了,晚上一起吃元宵,還有燈會,一個個漂亮的小姑娘舉著燈籠走來走去,非常壯觀。
十六便開學了,大人也開始勞動。
我愛家鄉的春節,希望下一年更美麗。
篇二:家鄉的春節
照我們安徽碭山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
在臘八這一天,我們都要喝臘八粥,而且還有「誰家喝的粥越早,誰家明年準是大豐收」的俗語呢!除此之外,我們小孩子在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好吃的糖果、果凍、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事,那就是買爆竹。第三件事就是買各種玩具了,風車、口哨、氣球……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天還沒亮呢就聽見別人在放炮了,害得我連覺都沒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貓眼了。
臘月二十四必須大掃除,這一天我可累壞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們則忙著備年貨,把雞肉、豬肉、魚肉、青菜、年糕等年貨準備充足。
最熱鬧的就是初夕,這天家家都忙著貼春聯、貼年畫。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餃子和放鞭炮。大人們圍在一起,有的人在和面,有的人在擀皮兒,有的人在拌餡兒,有的人在準備燒火的柴火……包餃子時還要在餃子皮裡放上錢和紅棗。預示著新的一年日子紅紅火火。我則忙著放鞭炮,「霹靂」「啪啦」的聲音不絕於耳。最熱鬧的就屬晚上了,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煙花在天空不停地綻放,有的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像天女散花……,這些美麗的煙花剎那間把整條街都照亮了,整個村子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這一天大家早早起來,吃完餃子就去給老人拜年,我們這兒叫串門。我可高興了,因為從這一天開始我就可以串親戚,可以收到長輩們送的紅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和村裡其它孩子們則打著各色燈籠四處遊玩,煙花又在此刻重新裝點起美麗的夜空。一個個孔明燈就像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帶著人們的美好願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結束了,可我還沉浸在熱鬧、祥和的春節中。
篇三:家鄉的春節
每個人家鄉春節的習俗各有不同的特點。而我家鄉的春節也是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
按照我家鄉的規矩,春節大約是臘月中旬時開始的。大人們十分忙活,早上公雞一叫,就要起來幹活了。「殺雞殺鴨,做年糕」這是我家鄉必要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必須買年貨,小孩子愛吃的糖、餅乾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桔子,桔子代表著大吉大利。來家裡拜年的客人都必須吃一個,否則就是對這家人不尊重。所以,每到一個親戚家拜年,口袋裡都是吃的東西。小孩子都開心極了,但大人們可就辛苦了。
這時最有趣的,還是貼春聯。我和弟弟嘗試貼春聯。「左邊點,右邊點,再過來點。。。。。。」我指揮著弟弟幫我移動春聯的位置。「OK!」我稱心如意。沒想到一看,春聯斜的不成樣子。我心灰意冷,可是沒辦法我們又重新來調整春聯的位置。好不容易貼好了,但粗心大意的我把春聯貼反了。是我和弟弟捧腹大笑。這個艱巨的任務不得不交給爸爸來完成了。
到了除夕就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時候了。人人都換上新衣服來吃團圓飯。餐桌上大魚大肉,最少不了的是魚「年年有餘」,雞肉。還有芹菜和蒜。芹菜代表著發財,蒜代表著數錢,正所謂先發財在數錢嘛!我老家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那就是從除夕開始要開所有的燈三天三夜,包括煤油燈。睡覺都不能關。為的是驅鬼。
我的家鄉也跟大家的一樣,小孩子全都要守歲。到了零點,我們就要開門放鞭炮,大人們要給小孩們紅包。家家戶戶的鞭炮響徹雲霄,煙花讓原本閃爍星光的夜空,更加燦爛美麗。
過了除夕我們一大早就要起來去拜祖宗,求得一家平安。一進廟裡,我保證不過幾秒你就會哭。還不都是被煙燻的,我也不好受啊!拜完了,就要去親戚家串門。
正月十八日,我家鄉的春節就正式結束了。真是光陰似箭啊!十幾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春節的喜慶場面都讓我牢牢地印在心中。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
篇四:家鄉的春節
按照我的家鄉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時候就開始了。而家家戶戶也會在這幾天裡儘量的吧需要的食材準備好,開始做食物。
在這期間,我們老家人最重視的食物就是——「茶果」。它雖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愛,也不如那些可以調製出來的糕點好瞧,但卻有一股濃濃的情誼包含在裡面。
它長得千奇百怪,有平凡醜陋,但在我的老家確堪稱「美味點心」這一代號,它的香味,讓人聞了食慾就會活生生的被調起來。不過,在重大的節日,「茶果」可就不能再這麼相貌平庸的上臺了。人們多數會將他們從鍋裡燒好,拿出來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類的白瓷盤裡,然後再在他們的周邊點綴一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果子,切成小塊小塊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盤子裡。這樣一來,這「茶果」不僅色味雙美,還微微透著別具一格的風情。
孩子們準備回家過年,第一件大事兒就是幫人家搗麵團兒。那白溜溜的麵團兒家攪在手裡,總是怪好玩兒的。而激昂麵團揉好之後,便將麵團兒交給長輩們,讓他們做東西給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買些小玩意兒,然後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現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護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們新年還沒過便糟蹋的不成樣了。
等到出席來了,便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門貼紅對聯,在大街小巷賀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不管是誰都精神抖擻的。
當然,春節那日來時,就截然不同了大伙兒聚子一個大堂裡,聊天、喝酒、看表演、耍戲子……樣樣都有。原本分在四處的桌子此時也拼成幾個大桌子,每個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鮮玩意兒,以及自家兒女在外地帶回來的小食,特別熱鬧。晚上,大夥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賞景聊天;小孩子們則在則在一旁地安置等、財迷,玩躲貓貓。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聲,老家的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做作業,大人麼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平常,可喜氣卻還蕩漾在空中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