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3:30:06 3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帶起重機的變幅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
背景技術:
履帶起重機是採用履帶行走底盤的祐1架式臂架結構起重機。履帶起重機上的超起配重變幅裝置由履帶起重機的超起桅杆、超起配重拉板及超起配重的水平支撐裝置組成。超起配重變幅功能也是大型履帶起重機必備的基本功能,它的變幅裝置結構形式,決定了其變幅功能實現的方便性,進而決定了起重機的可操作性。目前傳統的超起配重變幅主要有兩種結構形式,如圖I和圖2所示·[0005]傳統的第一種結構形式是超起桅杆10直接帶動超起配重20變幅,如圖I所示,傳統的第二種結構形式,也是常用的現有技術,是由超起桅杆10懸掛,水平撐架31及水平變幅油缸32變幅,如圖2所示。參見圖2,傳統結構形式中,水平撐架31及水平變幅油缸32布置在一條直線上,並且,傳統結構形式中的水平撐架31在起重機轉臺上的固定點是前後兩個點,即第一水平撐架固定點61和第二水平撐架固定點62,如圖2所示,因此,需要根據超起半徑的不同來進行實時調整。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在於採用傳統第一種結構形式的缺點是I、在超起配重變幅的過程中,超起桅杆10相對於整機的位置關係會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主臂角度也發生改變,因此就需要重新調整主臂的角度,使得整個過程的操作變得十分複雜;2、在超起配重20變幅的過程中,超起桅杆10的上鉸點高度變化很大,致使超起配重20高度變化很大,因此對於某一種固定長度的超起配重拉板40而言,要保證超起配重20高度在合理的範圍內,超起桅杆變幅的幅度會很小;較大幅度變幅需要調整超起配重拉板40的長度,高空連接拉板難度很大。採用傳統第二種結構形式的缺點是要想達到較大的變幅範圍,就必須使用較長的水平變幅油缸32,也就必須配備一個較長的水平撐架31,用來容納水平變幅油缸32。由於履帶起重機的後部空間非常有限,不能布置過長的油缸及撐架,只能用較短的油缸及撐架,然後通過水平撐架31在轉臺上設置的多個固定點(例如圖2中的第一水平撐架固定點61和第二水平撐架固定點62)來調整,以滿足不同超起半徑的需求。這也帶來了一次安裝條件下變幅範圍小的問題,使起重機的適用工況範圍大打折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夠用較小的油缸,一次安裝實現超起配重在較大幅度變幅,並且保證超起配重高度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變化的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設置於履帶起重機上的超起桅杆,超起桅杆通過超起配重拉板與履帶起重機的超起配重相連,在所述超起配重與履帶起重機之間設有超起配重變幅裝置,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連接端與履帶起重機相連的第一摺疊臂架、連接端與超起配重拉板相連的第二摺疊臂架,所述第一摺疊臂架的活動端與第二摺疊臂架的活動端活動連接,並且在第一摺疊臂架與第二摺疊臂架之間還設有伸縮油缸。優選地,所述第二摺疊臂架上設有突出部,所述伸縮油缸的上端與該突出部相連。更優選地,所述伸縮油缸的底端與第一摺疊臂架的連接端共同設置在履帶起重機上。優選地,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固定在履帶起重機的主機平臺尾部。優選地,所述伸縮油缸與履帶起重機的控制機構相連。
相連。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I)本實用新型的超起桅杆相對主機位置固定,無需重新調整主臂的角度,使得整個超起配重變幅過程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2)本實用新型可在超起配重大變幅範圍保證超起配重高度變化很小,無需調節超起配重拉板長度。(3)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可摺疊兩節臂架結構,使變幅裝置僅在轉臺後部設置一個固定點就實現了超起配重大範圍變幅,免去了現有技術中需要更換撐架固定點的麻煩,拓展了起重機的適用範圍。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現有技術中一種結構形式的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結構形式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A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參見圖3,其中示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的優選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設置於履帶起重機上的超起桅杆10,超起桅杆10通過超起配重拉板40與履帶起重機的超起配重20相連,在所述超起配重拉板40與履帶起重機之間設有本實用新型的超起配重變幅裝置,進一步,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連接端與履帶起重機相連的第一摺疊臂架51、連接端與超起配重拉板40相連的第二摺疊臂架52,所述第一摺疊臂架51的活動端與第二摺疊臂架52的活動端活動連接,並且在第一摺疊臂架51與第二摺疊臂架52之間還設有伸縮油缸53。換言之,第一摺疊臂架51的連接端與履帶起重機相連,第一摺疊臂架51的活動端與第二摺疊臂架52的活動端活動連接,而第二摺疊臂架52的連接端與超起配重拉板40相連,如圖3所示。所述伸縮油缸53的一端連接在第一摺疊臂架51上,另一端與第二摺疊臂架52相連,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摺疊臂架52上設有突出部,所述伸縮油缸53的上端與該突出部相連。通過該突出部使得伸縮油缸53在伸出較大幅度後,能夠將第一摺疊臂架51和第二摺疊臂架52之間儘可能地伸展為近似於直線的程度,從而提高了變幅的幅度,如圖3所述,其中示出了變幅前後的變幅裝置形態,彎曲的形態為伸縮油缸53的縮回狀態,第一摺疊臂架51與第二摺疊臂架52呈近似於直線的形態為伸縮油缸53伸出狀態。進一步,所述伸縮油缸53的底端與第一摺疊臂架51的連接端共同設置在履帶起重機上,例如,本實施例中,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固定在履帶起重機的主機平臺尾部,如圖3所示,使本實用新型的變幅裝置僅需要在轉臺後部設置一個固定點就實現了超起配重大範圍變幅,免去了現有技術中需要更換撐架固定點的麻煩,也免去了現有技術中調整超起配重拉板長度的麻煩,也拓展了起重機的適用範圍。 優選地,參見圖4,所述超起配重拉板40上設有凸出件41,第二摺疊臂架52的連接端與所述凸出件41相連。通過該凸出件41使得第二摺疊臂架52在伸出較大幅度後,能夠將超起配重拉板40儘可能地伸展到最大的距離,從而提高了變幅的幅度。更優選地,所述第二摺疊臂架52的連接端處設有向下的彎曲結構,如圖4所示,便於第二摺疊臂架52和凸出件41之間的連接以及伸展活動。為了便於控制,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伸縮油缸53與履帶起重機的控制機構(圖中未示出)相連。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設置於履帶起重機上的超起桅杆(10),超起桅杆(10)通過超起配重拉板(40)與履帶起重機的超起配重(20)相連,在所述超起配重(20)與履帶起重機之間設有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連接端與履帶起重機相連的第一摺疊臂架(51)、連接端與超起配重拉板(40)相連的第二摺疊臂架(52),所述第一摺疊臂架(51)的活動端與第二摺疊臂架(52)的活動端活動連接,並且在第一摺疊臂架(51)與第二摺疊臂架(52)之間還設有伸縮油缸(53)。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摺疊臂架(52)上設有突出部,所述伸縮油缸(53)的上端與該突出部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油缸 53)的底端與第一摺疊臂架(51)的連接端共同設置在履帶起重機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固定在履帶起重機的主機平臺尾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油缸(53)與履帶起重機的控制機構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起配重拉板(40)上設有凸出件(41),第二摺疊臂架(52)的連接端與所述凸出件(41)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履帶起重機的摺疊臂式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設置於履帶起重機上的超起桅杆,超起桅杆通過超起配重拉板與履帶起重機的超起配重相連,在所述超起配重與履帶起重機之間設有超起配重變幅裝置,所述超起配重變幅裝置包括連接端與履帶起重機相連的第一摺疊臂架、連接端與超起配重拉板相連的第二摺疊臂架,所述第一摺疊臂架的活動端與第二摺疊臂架的活動端活動連接,並且在第一摺疊臂架與第二摺疊臂架之間還設有伸縮油缸。本實用新型無需重新調整主臂的角度,使得整個過程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本實用新型僅需在轉臺後部設置一個固定點就實現了超起配重大範圍變幅。
文檔編號B66C23/76GK202704897SQ2012203102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劉玉泉, 姜錫祥, 孟進軍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