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向抽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2:57: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製造領域,特別是一種變向抽芯結構。
背景技術:
由於現在複雜的產品越來越多,導致有些模具結構也更加複雜。而為了保證生產效率,必須要確保模具結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防止在生產中出現故障。現有的變向抽芯的結構,滑塊中往往只有一側有導滑,使得抽芯過程不夠穩定,同時有些模具的型芯在抽芯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反衝力,因此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不使用大缸徑油缸和增加單向閥等措施來克服型芯的反衝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變向抽芯結構,能夠在生產過程中有效的克服型芯的反衝力。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變向抽芯結構,包括型芯與滑動連接在模具框架上的滑塊,所述型芯的一端滑動連接在滑塊上,所述型芯具有在滑塊平移過程中沿型芯的軸向方向平移的行程,所述滑塊上設有能夠緩衝型芯反衝力的自鎖部,所述自鎖部與型芯的端面相貼。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塊上設有導滑槽,所述導滑槽兩側的壁上分別設有導軌,所述型芯上與兩個導軌相對應的位置上分別設有凹槽,所述導軌與凹槽相配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軌沿滑塊平移方向向下傾斜,所述型芯的軸線與導軌垂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鎖部位於導軌傾斜向下的一側的垂直方向的上方,所述自鎖部與導軌之間圍成自鎖腔,所述型芯位於凹槽上部的部分與自鎖腔相契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軌傾斜向上的一側的垂直方向的上方還設有空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塊頂部設有壓板,所述壓板固定連接在模具框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滑塊內設有自鎖部,並使得型芯端面在抽芯過程中貼靠在自鎖部上,有效的防止了型芯因反衝力過大而出現後退等狀況,利用滑塊本身的結構實現對型芯的鎖緊效果,避免了另外設計鎖緊結構,有效的節省了空間與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沿滑塊移動方向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型芯與滑軌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變向抽芯結構,包括模具框架3、油缸5、滑塊2與型芯1,滑塊2位於模具框架3上,型芯1的一端與滑塊2相連,另一端伸入到模具框架3的型腔內。油缸5驅動滑塊2向抽出模具框架3的方向平移,即圖1中的向左平移,型芯1能夠在滑塊2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沿型芯1的軸向方向向上平移,即完成抽芯工作。
滑塊2上設有自鎖部21,由於型芯1在抽芯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反衝力,自鎖部21位於型芯1的反衝力方向上並與型芯1的端面相貼,有效的防止了型芯1因反衝力過大而出現後退等狀況,利用滑塊2本身的結構實現對型芯1的鎖緊效果,避免了另外設計鎖緊結構,有效的節省了空間與生產成本。
優選的,滑塊2上設有導滑槽,導滑槽兩側的壁上分別設有導軌22,型芯1兩側的上部分別設有與導軌22相配置的凹槽,在安裝過程使導軌22與凹槽相契合,採用兩側導軌的方式能夠使得型芯1在抽芯過程中兩側受力更加均勻,增加抽芯過程的穩定性。
優選的,導軌22沿滑塊2平移方向向下傾斜,即圖1中的左下到右上方向,型芯1的軸線與導軌22垂直,使得型芯1能夠在滑塊2向左移動的過程中沿型芯1軸線方向向上移動,即完成抽芯工作。
優選的,自鎖部21位於導軌22傾斜向下的一側的垂直方向的上方,自鎖部21與導軌22之間圍成自鎖腔,型芯1位於凹槽上部的部分與自鎖腔相契合。
優選的,導軌22傾斜向上的一側的垂直方向的上方還設有空腔23,空腔23能夠在型芯冷卻時用於安置冷卻管道,在完成型芯的鎖緊前提下利用有效的空間來完成型芯的冷卻工作。
優選的,滑塊2頂部設有壓板4,壓板4固定連接在模具框架3上,使得模具在工作時能夠把型芯的反衝力傳遞到模具框架3上,有效的防止抽芯出現後退。
當然,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