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機用勾紗針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6:56:46 3
專利名稱:針織機用勾紗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有效實現割絨、提花等功能的針織機用勾紗針,屬針織機械的配套部件。
現有針織機一般為單一織針,僅能生產普通平面針織品,而專用的割絨園機,其所生產的割絨產品系平面割絨,要達到花形效果,必須經過染色、印花、後整理等多道工藝,且其生產的圖案單調、平乏,難以產生立體效果,同時成本較高,很難適應市場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與普通針織機配套使用,具有割絨、提花的新穎勾紗針。
本實用新型為針織機用勾紗針,主要由置於勾紗針4前部的滑線弧2和勾線槽3,置於勾紗針4中部的針腳1等構成,使用時,在相應的針織機上針蓋6上設置勾紗針槽5,勾紗針4嵌入針織機上針蓋上的勾紗針槽內,在針織機三角鍵的作用下,通過勾紗針和已嵌入上針蓋上織針槽8內的織針7按各自的走針軌跡作往復運動,同時針織機下針筒上割絨提花針11的配合運動,實現割絨,拉毛圈、提花等編織工藝。勾紗針的作用是在針織園機工作中,當不需要割絨提花時,將不成圈的浮線勾入勾線槽,使浮線在進行平面底布針織時襯入底布,而在需要割絨毛圈提花針織時,將浮線推出參與割絨毛圈提花。
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針織機上針蓋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在針織機上的應用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在編織時的工作循環圖。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1、準備將織針7和勾紗針4分別嵌入間隔銑制於針蓋上的織針槽8和勾紗針槽5內,將上針蓋6置於針織園機機臺上並固定,在針織圓機的下針筒9的針槽內嵌滿割絨提花針11。
以織一塊二色毛紗割絨布為例,掛好底布,裝入紗線,以四路為一組,將二色毛紗分別依序墊入每一組,配置好電腦程式,選好花型及配套的園機三角健軌跡,打開園機電源,即可開始工作。
2、割絨提花,如圖4所示,圖4中,短針為勾紗針4,勾紗針前部有滑線弧2和勾線槽3,中部有針腳1。
A、第一路織針2低檔針,從起針到集圈,割絨提花針11根據電腦花型的設計控制,在選針機構的作用下,餵成不同色彩的提花線圈,織針形成集圈浮線,勾線針針腳1在三角鍵的引導下,挺足勾紗針4,將集圈浮線沿滑線弧2剝落針蓋口以下,然後將浮線勾入勾紗針的勾線槽3內B、第二路織針高檔針從起針到集圈,重複第一路之工藝;C、第三路織針從起針、退圈、餵紗、成圈、經編織後,把浮線壓住,形成均勻一致的毛絨織物D、第四路割絨提花針挺足時,在機臺上的壓輪的作用下,將線圈割成均勻的提花毛絨坯布,這樣每組重複第一組的工藝,形成提花毛絨坯布,坯布在抓布機構10的槓桿作用連續轉動下,將布存放於擱布桶12中,至此,整個割絨提花工藝完成。
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造型美觀,與針織機械配套使用,能有效實現平面割絨,又可產生凹凸割絨,色織割絨等及提花、拉圈多種新功能,且多種功能一氣呵成,減少後道工藝,如配以機械或電腦提花裝置,更可織出山水、花卉、人物、動物、文字等各種立體、平面圖案,並適應於化纖、混紡、棉紗、羊毛、絲等各種原料;所織布料適用範圍廣,在滿足一般服裝布料生產的基礎上,還可配以不同原料,生產床上用品、工藝飾品、裝飾畫、玩具、地毯、壁掛等,其圖案逼真,色彩豔麗、清晰自然,本實用新型既可在普通針織機上改裝使用,又可組織新型割絨提花園機的整機製造,投資少,適用面廣,極大地拓寬了針織機械的應用範圍,機械性能穩定,保證針織物品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針織機用勾紗針,其特徵在於由置於勾紗針(4)前部的滑線弧(2)和勾線槽(3),置於勾紗針(4)中部的針腳(1)構成。
專利摘要針織機用勾紗針,屬針織機械的配套部件,主要由針腳1,滑線弧2,勾線槽3等構成。通過勾紗針和織針的交叉往復運動,實現割絨、拉毛圈、提花等編織工藝。
文檔編號D04B35/02GK2331683SQ9724433
公開日1999年8月4日 申請日期1997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7年11月12日
發明者歸繼東 申請人:歸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