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2:37:51 4
專利名稱: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件加工自動化流水線裝置,特別是一種衝壓 流水線上機械手。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汽車零件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目前已經開發出了衝 壓流水線。該衝壓流水線主要包括途徑各工位的傳送帶,衝床和各工位 的衝壓模具,還包括進行物料或零件輸送(包括衝床和傳送帶之間的物 料搬運、傳送帶和振動料鬥之間的上料搬運、傳送帶和料箱之間的下料 搬運)的機械手。通過上述結構可以實現汽車零件衝壓工藝的自動化。
但是,現有的機械手都是通過上下運動汽缸、左右活動汽缸和前後
運動汽缸的簡單機械連接實現X、 Y和Z方向上的物料輸送,這種簡單 的機械連接很難確保某兩個方向上的活動汽缸在使用過程中不產生運 動位置偏移,導致物料抓取或運送失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主要解決現 有機械手的汽缸連接結構,不能確保兩個運動方向上運動精度的技術問題,它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動化衝壓流水線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失誤。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設置在上端的連接 有機械手臂的前後運動汽缸,該前後運動汽缸通過過渡板和聯接板連接 在左右運動汽缸上方;該左右活動汽缸下方連接一水平設置的頂板,頂 板下方設有與頂板平行設置的底蓋,底蓋下方設置有上下運動汽缸,該 上下運動汽缸上端連接的頂杆穿過底蓋連接到頂板上;在頂板和底蓋之 間設置有與頂杆平行設置的直線軸承和一端固定連接在頂板上另一端 穿過底蓋的導柱,該導柱恰套入直線軸承。
所述的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直線軸承和導柱 呈陣列的等距設置在頂杆周圍。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直線軸承和導柱的配套結構可以確保上下 運動汽缸與左右運動汽缸運動時的位置準輸性,提高了操作效率,降低失誤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 過渡板;
2- 聯接板;4- 內六角頭螺釘;
5- 六角螺母;
6- 頂板;
7- 直線軸承;
8- 導柱;
9- 頂杆;
10- 底蓋;
11- 上下運動汽缸;
12- 前後運動汽缸;
13- 機械手臂。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如圖所 示它包括設置在上端的連接有機械手臂13的前後運動汽缸12,該前 後運動汽缸12通過過渡板1和聯接板2連接在左右運動汽缸3上方; 該左右活動汽缸3下方連接一水平設置的頂板6,頂板6下方設有與頂 板6平行設置的底蓋10,底蓋10下方設置有上下運動汽缸11,該上下 運動汽缸11上端連接的頂杆9穿過底蓋10連接到頂板6上;在頂板6 和底蓋10之間設置有與頂杆9平行設置的直線軸承7和一端固定連接 在頂板6上另一端穿過底蓋10的導柱8,該導柱8恰套入直線軸承7。所述的直線軸承7和導柱8呈陣列的等距設置在頂杆9周圍。
使用時,通過直線軸承7和導柱8的配套結構可以確保上下運動汽缸 11與左右運動汽缸3運動時的位置準確性,提高了操作效率,降低失誤率。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 型的實施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 修飾,都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其特徵在於它包括設置在上端的連接有機械手臂(13)的前後運動汽缸(12),該前後運動汽缸(12)通過過渡板(1)和聯接板(2)連接在左右運動汽缸(3)上方;該左右活動汽缸(3)下方連接一水平設置的頂板(6),頂板(6)下方設有與頂板(6)平行設置的底蓋(10),底蓋(10)下方設置有上下運動汽缸(11),該上下運動汽缸(11)上端連接的頂杆(9)穿過底蓋(10)連接到頂板(6)上;在頂板(6)和底蓋(10)之間設置有與頂杆(9)平行設置的直線軸承(7)和一端固定連接在頂板(6)上另一端穿過底蓋(10)的導柱(8),該導柱(8)恰套入直線軸承(7)。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直線軸承(7)和導柱(8)呈陣列的等距設置在頂杆(9)周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件加工自動化流水線裝置,特別是一種衝壓流水線上機械手。它包括設置在上端的連接有機械手臂的前後運動汽缸,該前後運動汽缸通過過渡板和聯接板連接在左右運動汽缸上方;該左右活動汽缸下方連接一水平設置的頂板,頂板下方設有與頂板平行設置的底蓋,底蓋下方設置有上下運動汽缸,該上下運動汽缸上端連接的頂杆穿過底蓋連接到頂板上;在頂板和底蓋之間設置有與頂杆平行設置的直線軸承和一端固定連接在頂板上另一端穿過底蓋的導柱,該導柱恰套入直線軸承。它主要解決現有機械手的汽缸連接結構,不能確保兩個運動方向上運動精度的技術問題,它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動化衝壓流水線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失誤。
文檔編號B21D43/10GK201380494SQ20092007090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2日
發明者沙溪漭 申請人:上海威克邁龍川汽車發動機零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