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03:45:07 2
專利名稱: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糧倉監測設備製造領域。
糧倉的儲糧因蟲害每年都給國家造成的損失,而目前的相應設備不能達到有效的實時監測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使之具有誘蟲,集蟲,實時捕獲害蟲圖象信號的功能。本實用新型通過信息傳輸線路將監測到的害蟲信號傳輸給後續的微型計算機和視頻監視器。從而達到實時了解倉內蟲害情況,為下一步的蟲害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設計實現的。
由多孔誘蟲管道及旋置在其下端的蟲量傳感器和集蟲杯等組成的糧倉蟲害監測器探頭,在集蟲杯的透明底部下方設置有紅外攝像頭;誘蟲管道上置有探測蟲量的光電傳感器;誘蟲管道的上端設置有誘蟲光燈。
採用如上的設計後,將本實用新型設置在糧倉的糧食內,受誘光燈的引誘,糧食內的害蟲由誘蟲管道的小孔進入管道內後落入誘蟲管道下端的集蟲杯內,在蟲體下落過程中,設置在誘蟲管道上的光電傳感器對單位時間的落蟲量進行實時記數,並將相應的電脈衝信號傳輸給計算機進行後續處理。同時,糧倉管理者可通過與紅外攝象頭相連的視頻監視器直觀地了解害蟲的具體情況。
如下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局部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後續信號處理設備的組構工作框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進一步的詳述。
在圖1中可看到,1為多孔誘蟲管道,2為誘蟲的紫光燈,3為誘蟲孔,4為通過螺紋旋置在多孔誘蟲管道下端的集蟲杯,集蟲杯的底部5用玻璃或類似的透明材料製得,在集蟲杯的透明底部下方設置有紅外攝像頭6;誘蟲管道上置有探測蟲量的光電傳感器7。在紅外攝像頭的附近設置誘防潮乾燥劑箱8。為避免糧食渣粒由誘蟲孔落入而引起蟲量探測誤差,可將誘蟲孔的大小作適當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孔徑為2毫米左右為好。
由本實用新型取得的電信號通過信號線傳輸給後續的計算機、視頻監視器及相應執行電路進行後續處理,其工作框圖如圖2所示,圖中9為本實用新型監測器探頭,10為視頻監視器,11為計算機,12為用於啟動滅殺害蟲設備的電動執行電路,13為報警信號發生器。在實際使用時,視頻監視器和計算機系統既可同時使用,也可僅用其一。
當然,通過配置相應設備,還可將所取電信號進行遠距離傳輸或通過磁介質設備予以記錄。
權利要求1.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其特徵在於,由多孔誘蟲管道及旋置在其下端的蟲量傳感器和集蟲杯組成,在集蟲杯的透明底部5下方設置有紅外攝像頭6;誘蟲管道上置有探測蟲量的光電傳感器7;誘蟲管道的上端設置有誘蟲光燈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孔誘蟲管道上的誘蟲孔3的孔徑為2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其特徵在於,在紅外攝像頭的附近設置誘防潮乾燥劑箱8。
專利摘要糧倉蟲害監測器探杆,由多孔誘蟲管道及旋置在其下端的蟲量傳感器和集蟲杯等組成,在集蟲杯的透明底部下方設置有紅外攝像頭;誘蟲管道上置有探測蟲量的光電傳感器;誘蟲管道的上端設置有誘蟲光燈。本實用新型既可進行蟲害定量實時檢測,又可通過紅外攝像頭直觀地了解害蟲的具體情況。
文檔編號A01M17/00GK2412383SQ9923218
公開日2001年1月3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23日
發明者馬勳潛, 張正榮, 趙登階, 趙欽雲, 李毅 申請人:四川國佳信息產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