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跟秦始皇有什麼關係 徐福東渡去了哪裡
2023-11-07 18:44:57 3
《史記》中稱,徐福為「齊人」、「方士」,燕、齊海上之方士。在《史記》裡徐福是一個普通的方士,但是在秦始皇眼裡,徐福是聯繫這個俗世與仙界的一個紐帶,甚至可以說是溝通的橋梁。這位一心想承接萬世帝業的皇帝在「南登琅邪」時,接到了徐福的自薦書,於是一場奇幻的旅程就開始了。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自不必言說,他是大秦帝國的締造者,也是大秦萬世基業的統治者,他固然是歷史上偉大的英雄,也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帝王,同時他也是一個凡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經歷生老病死。
正因為人活著要經歷很多折磨,要面對自己日漸衰老的容顏和病痛的折磨。完成了曠世的偉業之後,秦始皇就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能夠永享世間的繁華和富貴,追求「長生不老」自然就是秦始皇后期的目標之一。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琊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蘇人,秦國著名的方士。關於他的出身和身世,史書上記載得並不是很多,在一些類似族譜的史書裡,能夠零散地找到一些關於他的信息。據說,徐福是鬼谷子的最後一名弟子,在鬼谷子那裡學習了縱橫之術、辟穀、氣功、修仙等,出師之後一直隱居在山中,也有一種說法是他曾經在呂不韋門下,在之後還收有一徒,名為甘羅。
徐福再次出現在世人的眼裡,是在公元前公元前219年,此時的秦始皇在一次次的出巡途中,意識到了長生不死對於自己的重要性。恰好,徐福就像東風般,順勢而來。徐福不僅毛遂自薦,還主動請纓,主動提出要為秦始皇尋找「仙藥」,始皇帝與徐福交談之後很高興,當即決定
「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於是,徐福便帶著數千名童男童女,一船船的金銀珠寶,大量的糧食、衣履、藥品等,開始了尋仙問藥之路,這次的旅程並無收穫,轉眼九年就過去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好交差的徐福,害怕被譴責,便撒謊說此次旅程遇到了大鮫魚的阻礙,因此沒有到達仙島,希望始皇帝能夠增派一些弓箭手前往,秦始皇答應了。第二次,徐福帶著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又踏上了求仙的旅程。
這一次徐福一去就杳無音訊,再也沒回來過。徐福兩次尋藥的過程,就被稱為徐福東渡。最初提出這個概念的是五代後周和尚義楚。稱:「日本國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幹餘裡,有山名『富士』亦名『蓬萊』……徐福至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那麼,徐福東渡到了哪裡?在歷史上許多學者認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北路航線,另一種是南路航線。北路航線是從山東出發,經過韓國濟州島再到日本,南路是從杭州出發,由東海趁著黑潮的流動,可到達九州的南岸和西岸,也就是日本。由此可見,不管是南路還是北路,最後的目的地都是日本,在歷史上歷來說法最多的就是,徐福東渡去了日本。
不少研究徐福的學者,認為徐福登陸地點,描述的地方跟日本很類似,而在韓國、日本也有關於徐福的信息,或者是塑像之類的,因此推測徐福此去日本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