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星齒輪繫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05:21:12 3
專利名稱:一種行星齒輪繫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傳動領域的一種齒輪系,特別是一種行星齒輪系。
背景技術:
與轉動軸固定的定軸齒輪不同,行星齒輪是一種轉動軸線不固定的齒輪,它是安裝在一個可以轉動的支架——行星架上的。行星齒輪除了能像定軸齒輪那樣圍繞著自己的轉動軸轉動之外,它們的轉動軸還隨著行星架,繞其它齒輪的軸線轉動。繞自己軸線的轉動稱為「自轉",繞其它齒輪軸線的轉動稱為「公轉",就像太陽系中的行星那樣,因此得名。行星齒輪在機械領域內被廣泛應用,可以實現多種用途運動的分離和合成、大傳動比的減速以及大功率傳動等。不過目前現有的行星齒輪系的傳動結構較複雜,多為一體式,拆裝不方便,不利於維修和更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發明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的分體式結構行星架的行星齒輪繫結構。本實用新型由圓柱銷、右行星架體、左行星架體、行星輪、隔圈、滾柱、行星輪軸、擋圈、螺栓構成,左行星架體為板狀,右行星架體為碗狀,通過螺栓和圓柱銷連接在一起構成行星架體,行星輪套在行星輪軸上、設置在行星架體圓周上,行星輪的內孔與行星輪軸外圓間布滿滾柱,兩排滾柱間設有防轉隔圈,行星輪軸的伸出左右行星架體的部分上,設置擋圈。優選方案左行星架體的銷孔為沉孔,以防使用過程中,圓柱銷從銷孔中脫離,從而使機構失效。進一步的優選方案左行星架體上設有螺紋頂絲孔,在維修過程中,擰上螺釘,可以輕鬆地使左右行星架體分體。本實用新型的行星齒輪繫結構,採用分體式結構行星架,結構緊湊,體積小;安全可靠,強度高,壽命長;還具有螺紋頂絲孔,安裝維護簡便。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左行星架體的平面結構實施例。圖3,本實用新型圓柱銷連接處的沉孔。圖4,本實用新型的左、右行星架體的螺栓連接結構。圖5,本實用新型隔圈形狀實施例。圖中,1——圓柱銷、2——右行星架體、3——左行星架體、4——行星輪、5——防轉隔圈、6——滾柱、7——行星輪軸、8——擋圈、9——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本行星輪繫結構由圓柱銷1、右行星架體2、左行星架體3、行星輪4、防轉隔圈5、滾柱6、行星輪軸7、擋圈8、螺栓9構成;左、右行星架體通過螺栓9和圓柱銷1連接在一起構成行星架體,行星輪4套在行星輪軸7上、設置在行星架體圓周上,行星輪4的內孔與行星輪軸7外圓間布滿滾柱6,兩排滾柱6間設有防轉隔圈5,保證滾柱的自由滾動。 行星輪軸7的伸出左右行星架體的部分上,設置擋圈8。本實施例中,行星輪設置3個,均布在行星架圓周上。左行星架體3為板狀,右行星架體2為碗狀。如圖2,左行星架體3上開有三個螺紋頂絲孔10,在維修過程中,擰上螺釘,可以輕鬆地使左右行星架體分體。如圖3,左行星架體3的銷孔為沉孔,以防使用過程中,圓柱銷從銷孔中脫離,從而使機構失效。防轉隔圈5的結構實施例如圖5所示,是一個矩形擋圈,兩短邊有向外的弧度。
權利要求1.一種行星齒輪繫結構,其特徵是由圓柱銷(1)、右行星架體(2)、左行星架體(3)、行星輪(4)、防轉隔圈(5)、滾柱(6)、行星輪軸(7)、擋圈(8)、螺栓(9)構成,左行星架體(3)為板狀,右行星架體(2)為碗狀,通過螺栓(9)和圓柱銷(1)連接在一起構成行星架體,行星輪 (4)套在行星輪軸(7)上、設置在行星架體圓周上,行星輪(4)的內孔與行星輪軸(7)外圓間布滿滾柱(6),兩排滾柱間設有防轉隔圈(5),行星輪軸(7)的伸出左右行星架體的部分上, 設置擋圈(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繫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左行星架體(3)上開有圓柱銷的銷孔,銷孔為沉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齒輪繫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左行星架體(3)上設有螺紋頂絲孔(10)。
專利摘要一種行星齒輪繫結構,涉及一種機械傳動機構,由圓柱銷、右行星架體、左行星架體、行星輪、隔圈、滾柱、行星輪軸、擋圈、螺栓構成,左行星架體為板狀,右行星架體為碗狀,通過螺栓和圓柱銷連接在一起構成行星架體,行星輪套在行星輪軸上、設置在行星架體圓周上,行星輪的內孔與行星輪軸外圓間布滿滾柱,兩排滾柱間設有隔圈,行星輪軸的伸出左右行星架體的部分上,設置防轉擋圈。本實用新型採用分體式結構行星架,結構緊湊,體積小;安全可靠,強度高,壽命長,並且安裝維護簡便。
文檔編號F16H1/28GK201992002SQ20102066505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高友生 申請人:無錫威孚中意齒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