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海洋微生物的具有強抗腫瘤活性倍半萜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4:03:56 2
專利名稱:一個來自海洋微生物的具有強抗腫瘤活性倍半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從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的乙酸乙酯中分離得到的一個具有強抗腫瘤活性的倍半萜類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
背景技術:
倍半萜類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微生物、海洋微生物以及某些昆蟲中的化合物,具有諸如抗菌、抗腫瘤、抗病毒、細胞毒、免疫抑制、植物毒、昆蟲激素、昆蟲據食等作用。CN03153691.3公開了名稱為「艾裡莫芬烷內酯抑制B肝病毒的用途及其藥物組合物」的專利,是從千裡光屬植物中提取分離得到艾裡莫芬烷型倍半萜內酯,並發現其具有抑制B肝病毒氧核糖核酸HBV-DNA以及降低B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活性。這種艾裡莫芬烷型倍半萜內酯可以用於抑制B肝表面抗原、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通常以含有這種內酯的藥物組合物形式使用。
本專利所涉及的化合物是一個具有艾裡莫芬烷骨架的倍半萜。這類倍半萜是一種在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中常見的化合物,具有植物毒素、真菌毒素以及植物激素的作用,某些成分還有促進真菌分生孢子生長的作用,這是一類具有強生理活性的物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在海洋微生物中尋找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質,對從白令海採集的海泥分離得到的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進行了培養發酵和代謝成分的系統分離,得到倍半萜類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
本發明將從白令海採集的海泥分離得到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的發酵液過濾後,用乙酸乙酯對水層進行了反覆的萃取後,綜合利用各種色譜手段對萃取物進行了分離後得到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並利用各種化學和光譜手段,鑑定了該化合物的結構。此化合物的結構如下所示 本發明是按如下方法完成的麥麩海泥浸汁培養基配方如下麥麩浸汁200ml,海泥浸汁100ml,蛋白腖2g,葡萄糖17g,NaCl10g,MgCl26H2O1.0g,KCl0.1g,蒸餾水1000ml,菌株在該培養基上菌落前期青綠色,後期灰綠色,分生孢子梗頂端排列成帚狀間枝,瓶梗狀,末端尖,分生孢子淺灰綠色,無橫隔膜,球形或卵圓形,根據此特徵鑑定為青黴屬Penicillium sp.;菌株Penicillium sp BL27-2.在15℃,150rpm的搖床,振蕩培養12天,大量發酵得到發酵液40L,16層紗布過濾,得到菌絲體和水層,水層用分別用等量的乙酸乙酯反覆萃取3次,得到浸膏3g,乙酸乙酯層浸膏甲醇反覆溶解,除去雜質後,中低壓ODS柱進行分離,甲醇-水梯度洗脫,收集甲醇∶水70∶30的流份,經過進一步純化,得到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
本發明所用的原料海洋真菌採自白令海採集的海泥,經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田黎教授鑑定為Penicillium sp.。
本發明所獲得的倍半萜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活性,有望成為抗癌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物質。
具體實施例方式生產菌BL27-2,由1999年7月21日白令海採集的海泥分離得到,經培養條件測試,在麥麩海泥浸汁培養基上產生的抑真菌活性最高,培養配方如下麥麩浸汁200ml,海泥浸汁100ml,蛋白腖2g,葡萄糖17g,NaCl10g,MgCl26H2O1.0g,KCl0.1g,蒸餾水1000ml。菌株在該培養基上菌落前期青綠色,後期灰綠色,分生孢子梗頂端排列成帚狀間枝,瓶梗狀,末端尖,分生孢子淺灰綠色,無橫隔膜,球形或卵圓形,根據此特徵鑑定為青黴屬Penicillium sp.。
菌株Penicillium sp BL27-2.在15℃,150rpm的搖床,振蕩培養12天,大量發酵得到發酵液40L。16層紗布過濾,得到菌絲體和水層。水層用分別用等量的乙酸乙酯反覆萃取3次,得到浸膏3g。乙酸乙酯層浸膏甲醇反覆溶解,除去雜質後,中低壓ODS柱進行分離,甲醇-水梯度洗脫,收集甲醇∶水70∶30的流份,經過進一步純化,得到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化合物的理化性質如下及波譜數據如下3-acetyl-13-deoxyphomenone無色油狀物,10%硫酸乙醇顯色劑呈明顯的藍色斑點;1H-NMR(300MHz,CD3OD)δ1H-NMR(300MHz,CD3OD)δ1.12(3H,d,J=6.7Hz,H-15),1.31(3H,s,H-14),1.41(1H,m,H-2b),1.82(3H,s,H-16),1.96(1H,m,H-4),2.01(3H,s,H-13),2.15(1H,m,H-2a),2.37(1H,m,H-1b),2.65(1H,m,H-1a),3.42(1H,s,H-6),4.90(1H,dt,J=4.8,11.2Hz,H-3),5.06(2H,d,J=6.1Hz,H-12),5.74(1H,d,J=1.76Hz,H-9)13C-NMR(75MHz,CD3OD)δ194.4(C-8),172.4(C-16),165.2(C-10),140.8(C-11),121.9(C-9),114.6(C-12),74.3(C-3),69.6(C-6),64.6(C-7),43.0(C-4),42.4(C-5),32.7(C-2),31.3(C-1),21.0(C-17),19.9(C-13),18.9(C-14),11.4(C-15).
經體外抗腫瘤活性試驗,此化合物對小鼠白血病P388、人肺腺癌A-549、人白血病HL-60、人肝癌BEL-7402等多種腫瘤細胞的IC50如表1所示表1化合物對腫瘤細胞系的細胞毒活性(IC50,μmol/L)
權利要求
1.一個來自海洋微生物的具有強抗腫瘤活性倍半萜,其特徵在於從採集的海泥分離得到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的發酵液過濾後,用乙酸乙酯對水層進行萃取後,綜合利用色譜手段對萃取物進行分離後得到的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腫瘤活性倍半萜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麥麩海泥浸汁培養基配方如下麥麩浸汁200ml,海泥浸汁100ml,蛋白腖2g,葡萄糖17g,NaCl10g,MgCl26H2O1.0g,KCl0.1g,蒸餾水1000ml,菌株在該培養基上菌落前期青綠色,後期灰綠色,分生孢子梗頂端排列成帚狀間枝,瓶梗狀,末端尖,分生孢子淺灰綠色,無橫隔膜,球形或卵圓形,根據此特徵鑑定為青黴屬Penicillium sp.;菌株Penicillium sp BL27-2.在15℃,150rpm的搖床,振蕩培養12天,大量發酵得到發酵液40L,16層紗布過濾,得到菌絲體和水層,水層用分別用等量的乙酸乙酯反覆萃取3次,得到浸膏3g,乙酸乙酯層浸膏甲醇反覆溶解,除去雜質後,中低壓ODS柱進行分離,甲醇-水梯度洗脫,收集甲醇∶水 70∶30的流份,經過進一步純化,得到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從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的乙酸乙酯中分離得到的一個倍半萜類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它是從採集的海泥分離得到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BL27-2的發酵液過濾後,用乙酸乙酯對水層進行萃取後,綜合利用色譜手段對萃取物進行分離後得到的化合物3-acetyl-13-deoxyphomenone,結構式如下。它是一個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活性的倍半萜類化合物,有望成為抗癌藥物先導化合物物質。
文檔編號C07D303/32GK101020913SQ20071000665
公開日2007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6日
發明者黃永富, 裴月湖, 田黎 申請人:瀋陽藥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