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7:21: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救險車領域,具體涉及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
背景技術:
排水救險車主要是用於消防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排澇、搶險等多項救援行動,其要求能快速應及響應。
排水救險車作業時,需將潛水泵拿下放置抽水區,現有排水車因底盤結構及潛水泵安裝方式,造成潛水泵放置都偏高,潛水泵裝卸及固定及不方便,增加勞動強度,影響搶險效力。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包括駕駛室和車廂,所述車廂內設置有發電機組,所述車廂後方的一側外壁上設有潛水泵放置區,所述潛水泵放置區分隔成兩層,下層固定有若干個潛水泵放置架,所述潛水泵放置架包括「日」字型的立板以及位於立板兩側的翼板,所述潛水泵固定架上放置潛水泵,潛水泵緊貼在立板上並通過鎖緊繩固定在潛水泵固定架上,上層通過電纜板隔開成若干個放置架,用於放置潛水泵電纜。
優選的,所述潛水泵放置區底平面離地高度設計為500mm~700mm。
優選的,所述車廂後方的另一側外壁上設有潛水泵控制櫃,用於控制潛水泵作業。
優選的,所述車廂內在潛水泵放置區及潛水泵控制柜上方設置有置物區,所述置物區由若干個隔板將橫板分隔成的若干個用於放置長水帶的置物架。
優選的,所述車廂內在所述潛水泵放置區及潛水泵控制櫃的背側設有浮圈,浮圈數量與所述潛水泵數量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車廂底部設有液壓支撐腿。
優選的,所述駕駛室上設有氣動升降杆,氣動升降杆的頂端設有照明燈,氣動升降杆與照明燈之間設有萬向節。
優選的,所述車廂的兩側設有進風口,車廂靠近駕駛室的一側上設有出風口。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由於本排水救險車設置有專門的潛水泵放置區,其離地高度設計為500mm~700mm,潛水泵放置區固定有潛水泵放置架,潛水泵放於潛水泵放置架上,起放潛水泵時更方便,操作、快捷、省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性,提高應急響應能力。潛水泵通過鎖緊繩固定在潛水泵固定架上,固定方便,快捷。此外,駕駛室上的照明燈可以360度照明,為排水救險時提供全方位照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的車廂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的潛水泵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和圖4出示本實用新型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的具體實施方式:便於潛水泵裝卸的排水救險車,包括駕駛室1和車廂2,車廂2內設置有發電機組,車廂2後方的一側外壁上設有潛水泵放置區3,潛水泵放置區3底平面離地高度設計為500mm~700mm,潛水泵放置區分隔成兩層,下層設有3個潛水泵放置架4,潛水泵放置架4通過螺栓5緊固於潛水泵放置區3底平面,潛水泵放置架4包括「日」字型的立板41以及位於立板兩側的翼板42,翼板42上設置有螺栓通孔,潛水泵固定架4上放置潛水泵6,潛水泵6緊貼在立板41上並通過鎖緊繩固定在潛水泵固定架4上,上層通過電纜板7隔開成4個放置架,用於放置潛水泵電纜;車廂2後方的另一側外壁上設有潛水泵控制櫃8,用於控制潛水泵6作業;車廂2內在潛水泵放置區3及潛水泵控制櫃8上方設置有置物區9,所述置物區9由若干個隔板91將橫板92分隔成的若干個用於放置長水帶的置物架。
進一步的,車廂2內在潛水泵放置區3及潛水泵控制櫃8的背側設有浮圈10,浮圈10數量與潛水泵數量相對應,浮圈10數量為3個;車廂2底部設有4個液壓支撐腿11,液壓支撐腿11通過設置在車廂下方的液壓支撐腿控制櫃進行操作。
進一步的,駕駛室1上設有氣動升降杆12,氣動升降杆12的頂端設有照明燈13,氣動升降杆12與照明燈13之間設有萬向節。
進一步的,車廂2的兩側設有進風口14,車廂2靠近駕駛室的一側上設有出風口,便於車廂2內發電機組的通風作用。
基於上述,由於本排水救險車設置有專門的潛水泵放置區3,其離地高度設計為500mm~700mm,潛水泵放置區3固定有潛水泵放置架4,潛水泵6放於潛水泵放置架4上,起放潛水泵6時更方便,操作、快捷、省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安全性,提高應急響應能力。潛水泵6通過鎖緊繩固定在潛水泵固定架4上,固定方便,快捷。此外,駕駛室1上的照明燈13可以360度照明,為排水救險時提供全方位照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