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3:05:56 1
專利名稱:手把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把與工具的連接結構。現有技術和產品,為了實現非金屬手把與工具的連接,通常為下列三種結構,現分析其結構和缺點如下1、在工具上備有錐形孔或錐形套管,但是由於手把是近似於園柱形的杆件,與錐形的內孔不能吻合,裝的不牢,搖動間隙大,尤其是竹手把,不能削成錐形去適應錐孔,這個問題突出。此外,錐形內孔所允許的手把直徑的變化範圍很小,錐形件製作困難,成本高。
2、用兩個半園件合攏抱住手把,從兩邊(未洞穿手把)用緊固件把緊半園件伸出的法蘭邊來夾緊手把,此方法緊固件多,法蘭邊伸出長,會碰物件,夾緊力易壓破手把。
3、用螺紋連接手把,螺紋加工困難,某些非金屬手把螺紋強度低,壁厚難選擇和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手把與工具的連接結構,既允許手把直徑在較大範圍內變化,還能增加連接處手把的強度,連接牢固無間隙且結構簡單易作。
此任務是這樣完成的用徑向穿過手把的緊固件3(螺栓或鉚釘)拉緊具有V形(或弧形)截面的扣件2(兩件),使其從兩側抱緊手把1,當手把1的直徑不同時,只要改變緊固件的長度(例如旋進或旋出螺母)即可,因為V形截面的扣件是兩個,允許手把直徑在較大範圍內變化,而且在通過扣件2和手把1的徑向截面上兩個扣件2與手把1的接觸點會自動均勻分布在手把的園周上,從四周徑向壓緊手把,這種連接很牢固,無晃動間隙,而且增加連接處手把的強度,(尤其是竹手把,從四周徑向壓緊,竹管壁不易喪失穩定性破壞),工具4通過緊固件3和扣件2固定到手把1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2是利用本實用新型將拖布與竹製手把連接起來的實施例。
參照圖2,緊固件3徑向穿過竹手把1,通過具有V形截面的扣件2將捆緊拖布5用的滑動件4與 竹手把1夾緊連接,要換拖布時,只要鬆開緊固件3,滑動件4便可鬆開下降,換上新拖布後,將滑運件4上升,捆緊拖布5,然後將緊固件3夾緊,拖布5就牢固地連接在竹手把上了。扣件2是兩個V形截面(或弧形截面)的構件組成,與竹手把1有4處接觸,在徑向截面上,接觸點均勻地分布在竹手把的園周上(見附圖2的D-D截面)。
權利要求
1.一種緊固件3和扣件2組成的手把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緊固件3是徑向穿過手把1的,並且是拉緊「兩個」扣件2抱住手把1,工具4通過緊固個3或扣件2與手把1相連接。
2.按權利要求
1所述的手把連接結構,其特徵是兩個扣件2與園截面的手把1,在徑向截面上的接觸點總共不會超過四點。
3.按權利要求
2所述的手把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扣件2由兩個具有V形(或弧形)截面的構件組成。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把與工具的連接結構,用徑向穿過手把的緊固件,拉緊兩個扣件將手把夾緊,實現手把與工具的連接,在通過兩扣件和手把的截面上,兩扣件與手把的接觸點,較均勻地分布在手把的全圓周上,這種連接可適應手把直徑在較大範圍內變化,連接穩固、無間隙,並可增加連接處手把的強度。
文檔編號B25G3/00GK87205226SQ87205226
公開日1988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1987年11月4日
發明者向恆思 申請人:向恆思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