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枝是誰?他有什麼歷史事跡?
2023-12-09 00:25:06 1
欒枝是晉國大夫,為城濮之戰的主要將領之一,對晉國的稱霸事業作出了貢獻。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秦國公孫枝帶領三千秦兵,護送晉國公子重耳渡過了黃河。過了黃河便是晉國境內,重耳和晉國闊別已有大約二十年,如今重回故土,有很多的感想。晉國國內的狐氏、趙氏、欒氏、先氏、郤氏等氏族勢力紛紛派人前來接應。在眾人的護送下,重耳真正的回國了。晉國國君晉懷公已經被國內的氏族勢力給趕走了,晉懷公的心腹郤芮和呂省等黨羽則選擇了歸順新主重耳。擁立重耳的家族中,欒枝的欒氏一族也在其中,所以晉文公繼位後,對有擁立之功的人都格外看重,在這些家族中挑選精良的人才為國所用,讓他們擔任近官的職責。而那些姬姓的公族中選好的來當中官,和晉國宗族姓氏很遠的異姓人才就執掌遠官。欒枝屬於欒氏一族,而且善於作戰,所以也受到了晉文公的重用。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決定將晉國的二軍擴大至三軍,由山下變為上中下三軍。晉文公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晉國這幾年發展的很快,人員增長數量倍增,不得不採取這種方式,也是增強國家軍隊實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大國將三軍,次國分二軍,小國僅一軍。晉國這次擴張軍隊的行為也標誌著晉國步入了大諸侯國的行列之中。
到了要安排將領的時候,晉文公犯了難,他屢次安排趙衰為將,卻都被趙衰推辭了,趙衰還向晉文公舉薦說:「欒枝貞慎;先軫多謀;胥臣多聞」於是晉文公就封了欒枝為下軍將。
公元前632年,晉國因為要去援救被楚國攻打的宋國,而和強大的楚國對上,晉楚兩國在城濮爆發了一次大型戰爭。這次戰役中,欒枝利用了塵土迷惑敵軍,將敵軍引進晉軍的殲滅圈,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戰爭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楚成王已經決定不攻打晉國直接撤兵了,但是楚國的將領子玉卻是不肯,他覺得這一次若是沒有晉國,楚國就可以一舉吞下宋國,這口氣他咽不下。最後楚成王只交給了子玉較少的兵力,勸他不要逞能。於是子玉帶著這少量的兵力以及陳、蔡四國的聯軍一起進攻晉軍。面對子玉的挑戰,晉文公吩咐欒枝為他寫了一封答覆的信件,欒枝回復得有理有據,很是得體。子玉是楚國的一員大將,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他安排了陳、蔡兩軍從右邊攻擊晉軍,意圖破壞晉軍的軍陣。因為陳、蔡梁國的士兵人數眾多,還有很多的兵馬戰車。本來這樣安排是沒有錯誤的,但是晉軍中的胥臣用了一招虎皮迷惑敵軍之計,他命令士兵們在自己的馬背上蒙上老虎的皮,以此來震懾敵軍。動物是最不可預測的因素,子玉沒有想到晉軍的假老虎竟然把一匹匹強健的戰馬嚇得掉頭就跑,陣勢一下子就亂了,只能被晉軍追殺。
子玉聽了前來報告戰果的消息很生氣,他衝著楚軍說到:「誰要是趕在戰場上逃跑,我就軍法處置了他;反之,誰要是勇猛殺敵,我就大大的賞賜。」楚軍不求得到賞賜,只是害怕被殺掉,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上戰場。
子玉率領楚軍進攻晉軍的左翼,也就是欒枝所率領的部隊。欒枝讓士兵們假裝逃跑,還專門讓人在戰車的車尾綁上柴草,這樣士兵們逃跑的時候就會掀起大片大片的塵土,這樣就會讓逃跑看起來更真實,以引誘楚軍進入晉軍的包圍圈。
子玉看到晉軍逃跑,笑著說到:「哈哈,我就知道你晉軍會分為左右兩個軍陣,看我不打的你滿地找牙。」子玉命令士兵們追趕欒枝的「逃兵」,最後落入包圍圈。正是有了欒枝的計策,晉軍才能輕易的絞殺被包圍的楚軍取得勝利。城濮之戰的勝利對晉國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