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2:20:11
專利名稱: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平衡立式泵軸向力的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立式 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
技術背景隨著國家火(核)電領域的大力快速發展,凝結水泵的需求量也 越來越大。目前,為凝結水泵提供動力的大型立式電機,由於要承受 立式泵的軸向力,因此技術含量高,體積很大,成本居高不下,並且 佔用空間大,這就造成了供需雙方的矛盾。如何既滿足電廠成本性價 比要求,又能提供佔用空間較小的凝結水泵,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 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由泵 本體承受軸向力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軸承體、軸承套、推力軸承及平衡鼓,平衡鼓位 於立式泵的泵體內、套接在立式泵傳動軸上,與傳動軸連動;軸承體固定在泵體上,傳動軸由軸承體內穿過,軸承體內的傳動軸上套設有 軸承套,軸承套的下部設有燕尾槽,軸承套上開有第一通油孔與燕尾槽相通;在軸承套上連接有鎖緊螺母,軸承體與鎖緊螺母以上的軸承 套之間為軸承室,內部設有套設於軸承套上的推力軸承,軸承體與鎖 緊螺母以下的軸承套之間為儲油室;推力軸承上方設有固接於軸承體 的軸承壓蓋。其中所述軸承套的中下部位於儲油室內,設有外螺紋,鎖緊螺 母通過外螺紋與軸承套相連接;軸承體上開有與儲油室相通的第二通 油孔;儲油室內加設有與儲油室相隔的冷卻水管,其通過設在軸承體 上的冷卻水接頭與外接冷卻水源相連;軸承體的上方固接有防塵盤, 軸承壓蓋容置於防塵盤與軸承體形成的空間內,在該空間內還設有調 整螺母,其固接在軸承套上;防塵盤上開有放氣塞;軸承體上設有觀 察儲油室油量的油標;軸承體上還開有排油的絲堵;軸承體上設有鉑 電阻測溫元件,其與軸承室內的推力軸承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1. 本實用新型在立式泵上安裝了平衡鼓,立式泵的傳動軸穿過 平衡鼓及推力軸承,立式泵的軸向力由立式泵本體承受,平衡鼓平衡 掉大部分的軸向力,其餘軸向力由推力軸承承受,電機因不需承受軸 向力,大大降低了機組成本。2. 由於使立式泵軸向力由泵本體承受,機組的徑向及軸向尺寸相對減小,為用戶節省了空間。3. 本實用新型的推力軸承實現了自潤滑,保證了其能夠在良好 的狀態下工作。4. 在油室中的冷卻水管可保證推力裝置的散熱、冷卻。5. 本實用新型釆用鉑電阻測溫元件監控推力軸承溫度,可發出 報警信號,直觀地提醒操作者。6. 本實用新型的軸承體上開有油標,可以方便地觀察油室內的油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l為軸承體,2為軸承套,3為鎖緊螺母,4為推力軸承, 5為銷電阻測溫元件,6為軸承壓蓋,7為防塵盤,8為調整螺母,9 為放氣塞,IO為油標,ll為冷卻水管,12為絲堵,13為冷卻水接頭, 14為傳動軸,15為平衡鼓,16為第一通油孔,17為第二通油孔,18為燕尾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軸承體1、軸承套2、推力軸承4 及平衡鼓15,平衡鼓15位於立式泵的泵體內、套接在立式泵傳動軸 14上,與傳動軸14連動。軸承體1固定在泵體上,傳動軸14由軸 承體l內穿過,並由另一端穿出。軸承體l內的傳動軸"上套設有 軸承套2,軸承套2的下部設有燕尾槽18,軸承套2上開有第一通油 孔16與燕尾槽18相通。在軸承套2上連接有鎖緊螺母3。軸承體l 與鎖緊螺母3以上的軸承套2之間為軸承室,內部設有套設於軸承套 2上的推力軸承4。軸承體l與鎖緊螺母3以下的軸承套2之間為儲 油室,軸承套2的中下部位於儲油室內,設有外螺紋,既可以使鎖緊 螺母3通過外螺紋與軸承套2相連接,另外也可將一小部分潤滑油帶 入軸承室,大部分潤滑油是由軸承套2上的第一通油孔16實現的, 當泵運行時,旋轉的燕尾槽18為潤滑油提供離心力,使得潤滑油通 過第一通油孔16到達推力軸承4上部。推力軸承4上方設有固接於 軸承體1的軸承壓蓋6。軸承體1上開有與儲油室相通的第二通油孔17,在軸承體1的上方固接有防塵盤7,其上開有放氣塞9。軸承壓蓋6容置於防塵盤7與軸承體1形成的空間內,在該空間內還設有調 整螺母8,其固接在軸承套2上,用於固定調整軸承套2。儲油室內 加設有冷卻水管11,與儲油室不相通,在軸承體1上設有一進一出 的兩個冷卻水接頭13,冷卻水管11通過兩個冷卻水接頭13與外接 冷卻水源相連,在儲油室內形成閉式迴路。軸承體l上設有觀察儲油 室油量的油標10,可以顯示油位,通過油標可以觀察到儲油室內油 位的高低,確定是否需要向儲油室內加油。軸承體l上還開有排油的 絲堵12,當儲油室內的潤滑油用了一段時間,含有雜質時,可以打 開絲堵12將儲油室內含有雜質的油放掉,再加入新的乾淨的潤滑油, 尤其是剛開始加油時,需要通入潤滑油兩三遍,才能將加工及運輸、 存放過程中油室內的細微雜質都帶出,等到潤滑油變得潔淨後,再擰 上絲堵12,這時再加入的潤滑油才是為推力軸承提供潤滑的。軸承 體1上設有鉑電阻測溫元件5,其與軸承室內的推力軸承4相接觸, 可以直接測到推力軸承4的溫度,當推力軸承4的溫度超出設定值, 鉑電阻測溫元件5測到的信號通過轉換後可以發出報警信號,保證推 力裝置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當通過油標io觀察到儲油室內的油位 較低時,可以打開放氣塞9,向內加潤滑油,潤滑油即可通過軸承體 l及軸承套2上的第一、二通油孔16、 17流到儲油室內。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本實用新型作為平衡機構,立式泵產生的軸向力由平衡鼓15平 衡掉90~95%,由於立式泵工況的變化和軸向力計算的誤差,軸向力 不能完全平衡,剩餘的軸向力就由推力軸承4承受。當泵運轉時,旋 轉的燕尾槽18攪動儲油室內的潤滑油,在燕尾槽18內的潤滑油通過 離心力的作用,通過軸承套2上的第一通油孔16到達推力軸承4上 部,位於推力軸承4下部的軸承套2外螺紋段,也將少量潤滑油通過 外螺紋帶入軸承室,並且多餘的潤滑油可以通過軸承體l上的第二通 油孔17流回儲油室內。從而形成了潤滑油循環迴路,對推力軸承4 進行著充分有效地潤滑。只要立式泵運行著,推力軸承的自潤滑就不 會間斷。在立式泵啟動的同時,打開外接冷卻水源,冷卻水進入冷卻 水管ll內,即可帶走潤滑油的熱量。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凝結水泵軸向推力由自身承受,大大降低了成 本以及佔有空間,可以用於300麗 1000MW火(核)電的凝結水泵上, 並有更大的擴展空間,還可以用於其他領域的立式泵上,也可以用於 火(核)電的小型斜流泵上等。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軸承體(1)、軸承套(2)、推力軸承(4)及平衡鼓(15),平衡鼓(15)位於立式泵的泵體內、套接在立式泵傳動軸(14)上,與傳動軸(14)連動;軸承體(1)固定在泵體上,傳動軸(14)由軸承體(1)內穿過,軸承體(1)內的傳動軸(14)上套設有軸承套(2),軸承套(2)的下部設有燕尾槽(18),軸承套(2)上開有第一通油孔(16)與燕尾槽(18)相通;在軸承套(2)上連接有鎖緊螺母(3),軸承體(1)與鎖緊螺母(3)以上的軸承套(2)之間為軸承室,內部設有套設於軸承套(2)上的推力軸承(4),軸承體(1)與鎖緊螺母(3)以下的軸承套(2)之間為儲油室;推力軸承(4)上方設有固接於軸承體(1)的軸承壓蓋(6)。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套(2)的中下部位於儲油室內,設有外螺紋, 鎖緊螺母(3)通過外螺紋與軸承套(2)相連接。
3.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體(1)上開有與儲油室相通的第二通油孔(17 )。
4.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儲油室內加設有與儲油室相隔的冷卻水管(11),其 通過設在軸承體(1)上的冷卻水接頭(13)與外接冷卻水源相連。
5.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體U)的上方固接有防塵盤(7),軸承壓蓋(6) 容置於防塵盤(7)與軸承體(1)形成的空間內,在該空間內還設有 調整螺母(8),其固接在軸承套(2)上。
6. 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防塵盤(7)上開有放氣塞(9)。
7.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體(1)上設有觀察儲油室油量的油標(10)。
8.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體(1)上還開有排油的絲堵(12)。
9.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其 特徵在於所述軸承體(1)上設有鉑電阻測溫元件(5),其與軸承 室內的推力軸承(4)相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平衡立式泵軸向力的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立式泵自潤滑推力裝置及平衡機構,包括軸承體、軸承套、推力軸承及平衡鼓,平衡鼓位於立式泵的泵體內、套接在立式泵傳動軸上,與傳動軸連動;軸承體固定在泵體上,傳動軸由軸承體內穿過,軸承體內的傳動軸上套設有軸承套,其下部設有燕尾槽,軸承套上開有第一通油孔與燕尾槽相通;在軸承套上連接有鎖緊螺母,軸承體與鎖緊螺母以上的軸承套之間為軸承室,內部設有套設於軸承套上的推力軸承,軸承體與鎖緊螺母以下的軸承套之間為儲油室;推力軸承上方設有固接於軸承體的軸承壓蓋。本實用新型電機不承受軸向力,降低了機組成本;推力軸承實現了自潤滑,保證了其能夠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
文檔編號F04D29/06GK201106574SQ20072001382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5日
發明者冀秀彥, 司紅超, 萌 席, 龐志梅, 李中雙, 牛紅軍, 王豔蕊, 賀玉錚, 陳金鶴 申請人: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