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8:02:51 2
專利名稱: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
(二)
背景技術:
嚴重創傷、腹部手術以及一些危重疾病如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常並發胃腸功能障 礙,臨床表現為無法進食、停止排便、排氣,難以忍受的腹脹等,不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 量,而且影響患者的病情恢復,必須採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全高效、無毒副作用的促進胃腸
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的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殊之處在於由以下重量 份數的原料製成芒硝200-300份、生大黃80-120份、黃芪18-22份、當歸18-22份、厚樸 18-22份、枳實18-22份、桃仁9-11份、冰片4_6份。 芒硝別名芒消、盆消,《中國藥典》95版收載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經加工精 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Na2S04* 101120),其性味苦鹹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 內服有潤燥軟堅,瀉熱通便之功效;外用可清熱解毒,破血行血,散結消腫。芒硝為攻下藥, 其瀉下作用強,用其促進胃腸道功能,恰合其機制。 大黃又名黃良、將軍等,其性苦寒,且有瀉下攻積,清熱瀉水,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功效,能瀉下蕩滌腸胃積。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大黃瀉下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結合性蒽醌 衍生物和雙蒽酮類,特別是雙蒽酮的番瀉甙類。其瀉下作用的產生可能與下列機制有關 a.興奮腸道平滑肌上的M受體,使腸蠕動加快。b.抑制腸細胞膜上Na+, K+-ATP酶,阻礙 Na+轉運吸收,使腸腔內滲透壓增高,保留大量水分,促進腸蠕動而排便。 當歸、黃芪具有補益氣血、行氣止痛;厚樸、枳實有促進腸道運動,收縮節律增強; 既能增加芒硝、大黃的活下作用,又可消除腹脹之症,達到行氣宣中之效;冰片具有開竅作 用,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
製備方法各原料混合研極細末裝入布袋。 用法將布袋平敷於中上腹腔偏左,四角系帶系好,再用一次性腹帶外包固定,避 免移位而降低治療效果,每天一次更換即每天一副,療程7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高效、無毒副作用,上述諸藥外敷於腹部,藉助體溫熱 之藥力,通過皮膚作用於機體,行氣活血,使藥物由表及裡,直達胃腸道處,剌激胃腸腸蠕 動,起到了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消除腹脹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的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製成芒硝
粉末250g、生大黃粉100g、黃芪20g、當歸20g、厚樸20g、枳實20g、桃仁10g、冰片5g。 製備方法各原料混合研極細末裝入布袋,細末可為100-120目。 用法將布袋平敷於中上腹腔偏左,四角系帶系好,再用一次性腹帶外包固定,避
免移位而降低治療效果,每天一次更換即每天一副,療程7天。 實施例2 本發明的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製成芒硝 200g、生大黃80g、黃芪18g、當歸18g、厚樸18g、枳實18g、桃仁9g、冰片4g。
其餘與實施例l相同。
實施例3 本發明的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製成芒硝 300g、生大黃120g、黃芪22g、當歸22g、厚樸22g、枳實22g、桃仁11g、冰片6g。
其餘與實施例l相同。
實施例4臨床觀察 本發明對240例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年齡14至70歲,表現為無法進食、停止排便、 排氣,難以忍受的腹脹等。將布袋平敷於中上腹腔偏左,四角系帶系好,再用一次性腹帶外 包固定,避免移位而降低治療效果,每天一次更換即每天一副,療程7天。
(1)療效評定標準 治癒停止排便、腹脹等臨床症狀體徵消失,功能活動恢復正常。
顯效停止排便、腹脹等臨床症狀體徵基本或大部消失。
有效停止排便、腹脹等臨床症狀明顯好轉或好轉。
無效臨床症狀體徵無改善。
(2)治療效果 臨床治癒226例,佔94% ;顯效12例,佔5% ;有效2例,佔1% ;總有效率100%。
權利要求
一種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芒硝200-300份、生大黃80-120份、黃芪18-22份、當歸18-22份、厚樸18-22份、枳實18-22份、桃仁9-11份、冰片4-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的外用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芒硝200-300份、生大黃80-120份、黃芪18-22份、當歸18-22份、厚樸18-22份、枳實18-22份、桃仁9-11份、冰片4-6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高效、無毒副作用,上述諸藥外敷於腹部,藉助體溫熱之藥力,通過皮膚作用於機體,行氣活血,使藥物由表及裡,直達胃腸道處,刺激胃腸腸蠕動,起到了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消除腹脹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33/04GK101732457SQ201010011609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6日
發明者任洪波, 李延青 申請人:任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