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菌絲體培養基靜置窖酒及協同栽培食用菌的方法與流程
2023-12-08 18:06:36 3

本發明屬於儲酒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窖酒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將酒盛入以陶質容器為主或其他適宜窖藏的容器內,貯藏在地下、巖洞、半地下的酒窖內,除雜增香,貯藏至老熟,使剛蒸出的原酒中的揮發性硫化物、醛類等刺激性強的揮發性物質慢慢揮發掉,降低酒的刺激性,並使酒的口感變得綿軟、柔和,同時生成新的酯類,使酒的香氣濃鬱。長期以來,窖酒的工藝基本都是採用傳統的方法,窖出的酒基本保持的是窖酒原料的本味、原香和營養。
食用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營養豐富並具有獨特的香氣,如果能夠將食用菌獨特的香氣和營養融入酒中,將會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種營養豐富、口感優異的新品種酒,豐富人們的生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利用菌絲體培養基靜置窖酒及協同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使窖藏得到的酒集酒香和菌香為一體、營養豐富、口感優異,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藉助窖藏的酒改善食用菌的生長環境,促進食用菌生長,提高食用菌產量和品質。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利用菌絲體培養基靜置窖酒及協同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是將要儲存的酒裝入帶頂蓋的容器中,在容器外圍罩上帶網孔的敞口外罩,將菌絲體培養基填塞在容器和外罩之間並覆蓋住容器頂部,使菌絲體培養基將整個容器包覆起來,並在菌絲體培養基與外罩之間墊上紙張或薄膜;容器中的酒在菌絲體培養基的包圍下儲存,同時在菌絲體培養基上沿外罩表面逐漸長出食用菌;所述容器為木桶或者瓦罐。
本發明所述菌絲體培養基為食用菌菌包,將食用菌菌包環繞容器呈放射狀逐層碼放,一直碼放至蓋住容器頂蓋。所述菌絲體培養基還可以是從容器底部開始,鋪一層發酵料,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發酵料,撒一層菌種,直至鋪到蓋住容器頂蓋,在頂層發酵料上再撒上菌種,蓋上紙或薄膜。在頂層菌絲體培養基上還可以加蓋塑料。所述外罩為用竹子編織的帶網孔的竹蘿。對於需要在菌絲體培養基上覆土才能出菇的食用菌品種,在外罩外面再罩一層網孔罩,在外罩與外層網孔罩之間倒入拌溼的土,所述紙或者薄膜墊在外層網孔罩內壁。
採用本發明方法,菌絲體培養基中的有益菌會滲入容器內的酒中,使酒從食用菌培養基中吸收到一些精華,溶入獨特的菌香劑食用菌的營養成分,窖藏得到的酒香濃四溢,相比傳統方法窖藏的酒,香味更加濃鬱而獨特,口感極佳,營養價值得到提升。同時,裝滿酒的容器就像一個恆溫裝置,可使圍繞容器的菌絲體培養基保持適宜菌種發育生長的溫度,不至於因溫度過低而不出菇,改善了食用菌的出菇條件,促進食用菌的生長,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散發的酒香浸入培養基中,使食用菌的香氣更突出。
本發明方法巧妙地將窖酒和食用菌培養有機結合,實現了窖酒和食用菌栽培的雙贏,並且同時得到了香氣更加濃鬱、營養價值更高的酒和食用菌,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採用本發明方法窖酒和栽培食用菌的示意圖;
圖2外帶網孔的外罩的示意圖;
圖3是在外罩外面再罩一層網孔罩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利用菌絲體培養基靜置窖酒及協同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是將要儲存的酒裝入帶頂蓋2的容器1中,在容器外圍罩上帶網孔的敞口外罩3,將菌絲體培養基4填塞在容器和外罩之間並覆蓋住容器頂部,使菌絲體培養基將整個容器包覆起來,並在菌絲體培養基與外罩之間墊上紙張或薄膜5;容器中的酒在菌絲體培養基的包圍下儲存,同時在菌絲體培養基上沿外罩表面逐漸長出食用菌。所述外罩如圖2所示,為採用竹子編織的帶網孔的竹蘿。所述菌絲體培養基為食用菌菌包,如圖1所示,將食用菌菌包4環繞容器呈放射狀逐層碼放,一直碼放至蓋住容器頂蓋。菌絲體培養基還可以採用從容器底部開始,鋪一層發酵料,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發酵料,撒一層菌種,直至鋪到蓋住容器頂蓋,在頂層發酵料上再撒上菌種,蓋上紙或薄膜。裝酒的容器最好是木桶,其次是瓦罐,蓋好頂蓋,蓋子不要太緊要有酒氣能出入的縫隙,蓋沿要全部遮擋住容器口,以免水流入容器中。用竹篾編一個直徑比酒容器直徑大40~50公分的敞口外罩,外罩上的網孔比雞蛋稍大,將菌絲體培養基逐層填塞在外罩內,外罩內壁用兩三層紙墊好,填塞至蓋住容器頂蓋,再蓋上紙,然後蓋一層塑料在上面,注意塑料遮得不要太嚴,要有足夠的空氣進入。
菌絲體培養基可以自己製作,也可以直接採購。培養基要有旺盛的菌絲體。培養基的製作材料多為棉仔殼、木屑、花生殼、各種農作物下腳料、土、各種農家糞等。可用生料形成、熟料形成,發酵料形成,可以按自己的要求做成各種形狀。食用菌的品種可以選用高溫品種、中溫品種和低溫品種,高溫品種如金福菇、豬肚菇、茶樹菇、黑雞縱等,中溫品種如平菇、雞腿菇、榆黃菇等,低溫品種如金針菇、海鮮菇、杏鮑菇等。窖存的酒可以是白酒、果酒、葡萄酒、黃酒、低度酒、高度酒等。裝酒容器與外罩之間的厚度一般在20公分左右。對於菌絲體可以自然走入土中的品種,更適宜鋪一層發酵料,撒一層菌種的培養基方式,每層發酵料的厚度30公分左右。對於熟料品種培養基,菌絲體長好後須把所包的塑膠袋打開,也可以兩頭剪開備用,食用菌很多品種開了袋以後,它就會從開口處出菇,只是時間長短而已,所以窖存時,相鄰的外罩之間要留出出菇的空間。一般二十天以後就能長滿全部料面。
由於有的食用菌品種需要在菌絲體培養基上覆土才能出菇,因此可以如圖3所示,採用在外罩外面再罩一層網孔罩6的方法,在兩層網孔罩之間倒入拌溼的土7,紙或者薄膜5墊在最外面的網孔罩內壁。紙或者薄膜的作用一是擋住如發酵料、土一類的散料不落出,更主要的目的是保溼保溫,以及使菌絲體培養基使用壽命即出菇時間更長。當出菇後,要將紙或薄膜捅開或撕掉,以防止阻擋食用菌的生長。當發現培養基不出菇以及發黑時,清除更換新的菌絲體培養基。
採用本發明方法,酒在容器裡可以自然調節菌絲體溫度,基本保持恆溫,菌絲體老化慢,菌絲體可以保證酒在季節變化中酒的溫度變化更小,成分更穩定,更重要的是酒長時間受菌絲香味的充溢,酒也會淡淡的有種菌香味,香味比傳統窖酒更加濃鬱。培養基得到酒的調節,出菇比盆栽種植多出兩三次菇,效果更好於現有所有食用菌栽培模式,特別是應用木桶裝酒儲酒,菌絲體長期與木桶接觸,菌絲更深入,基本要菌酒相連。果酒採用本發明方法更容易發酵,葡萄酒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