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22:29:56 2
專利名稱:一種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治療食道賁門弛緩症及瘢痕性食道狹窄症的器械,特別是一種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
目前在醫院臨床中食管狹窄較為常見,除食道癌外,一般良性狹窄多不需外科手術治療,採用狹窄段擴張治療已成為首選,但目前所用擴張器械多有利弊,不盡如意,且價格昂貴,難以推廣。
當前,食道賁門狹窄擴張法主要有;1、藥物如心病啶等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療效不十分確切;2、傳統擴張方法即各種探條擴張術,但探條擴張器直徑只有1、8cm,術中多盲目擴張。患者痛苦難耐,且緩解症狀時間較短,一般在一周左右;3、經X線透視下帶探子的氣囊擴張,價格昂貴,費時較長,又因吞咽和嘔吐動作的影響,氣囊中央很難置於狹窄處,療效不理想;4、內鏡外套氣囊擴張法;術中操作方便,可在直視下擴張,但因其氣囊最大直徑只能達到1、8cm,且因橡膠囊順應性擴大的缺欠,臨床療效亦不令人滿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用內鏡並行導入,在內鏡的直視下進行治療,對位準確、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易於操作的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它可對狹窄的食道產生有效的控制性擴張,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擴張器是由氣囊、導管、三通接頭、綢布外套、牽引線等幾個主要部件組成,其橡膠氣囊被設計成長橢圓狀,綢布外套套在其外面,導管的一端通過氣囊的內部,其上帶有兩個氣孔,氣囊的頂端帶有一牽引線,導管的另一端帶有三通接頭。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的結構具有以下優點1、該擴張器導管較細,可由內鏡並行導入,操作簡便;2、可在內鏡直視下進行治療,對位準確,每次擴張後可直接由內鏡觀察療效;3、擴張器外帶有優質綢布外套,囊內最大壓力可達40KPa以上,當壓力增加的同時,只增加囊壁的硬度,克服一般橡膠囊順應性擴大的缺點,故療效較佳;4、該擴張器價格低廉、工藝簡單、技術操作易於撐握,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5、利用本實用新型治療食道賁門失馳緩症和瘢痕食道狹窄症,無需開放性手術,擴張力均勻,柔和而不粗暴,肌層撕裂輕微,病人痛苦小,不易感染,治療時間短,費用低,安全性高。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例及其附圖給出。
圖1為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氣囊與內鏡在賁門擴張術中的狀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使用情況;該擴張器是由氣囊1、導管2、三通接頭3、綢布外套4、牽引線5等幾個主要部件組成,其橡膠氣囊1被設計成長橢圓狀,綢布外套4套在其外面,導管2的一端通過氣囊1的內部,其上帶有兩個氣孔6,氣囊1的頂端帶有一牽引線5,導管2的另一端帶有三通接頭3。本實用新型採用聚乙烯硬塑導管2及人工橡膠氣囊1,導管2長80cm、內徑0.3cm,近側接三通接頭3,遠側為園錐形盲端,橡膠氣囊1長15cm、周徑5cm,將橡膠氣囊1固定在導管2前段,囊內導管有兩個通氣孔6,囊外用優質綢布作成直徑4cm外套與橡膠氣囊同長,兩端固定,前端留約3cm絲線作牽引線5。
使用過程;經內鏡7活檢鉗孔伸出活檢鉗,夾住氣囊1前端的牽引線5,使氣囊1與內鏡7平行並緊帖鏡身,按內鏡常規操作將內鏡7和氣囊1通過狹窄的食道賁門部送入胃內,鬆開活檢鉗,向氣囊1內注氣50ml(防止退鏡時氣囊退回)並將內鏡7退至食管狹窄近段,在內鏡7直觀下,將氣囊1拉回食道狹窄部,便氣囊1的中央位於狹窄部,繼續向囊1內注氣至最大壓力(40kpa)關閉導管2,3-5分鐘後減壓數分鐘,再注氣重新擴張,術畢將氣囊1退出狹窄部,以內鏡7觀察有無出氣等情況,再將氣囊1與內鏡7一併退出。如無併發症,術後4小時可進流食,需再行擴張者,宜一周後進行。
權利要求1.一種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該擴張器是由氣囊(1)、導管(2)、三通接頭(3)、綢布外套(4)、牽引線(5)等幾個主要部件組成,其特徵在於;橡膠氣囊(1)被設計成長橢圓狀,綢布外套(4)套在其外面,導管(2)的一端通過氣囊(1)的內部,其上帶有兩個氣孔(6),氣囊(1)的頂端帶有一牽引線(5),導管(2)的另一端帶有三通接頭(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治療食道賁門弛緩症及瘢痕性食道狹窄症的器械,特別是一種食管狹窄氣囊擴張器,該擴張器是由氣囊(1)、導管(2)、三通接頭(3)、綢布外套(4)、牽引線(5)等幾個主要部件組成,利用本實用新型治療食道賁門失弛緩症和瘢痕食道狹窄症,無需開放性手術,擴張力均勻,柔和而不粗暴,肌層撕裂輕微,病人痛苦小,不易感染,治療時間短,費用低,安全性高。
文檔編號A61M29/02GK2248565SQ9620623
公開日1997年3月5日 申請日期1996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1996年3月11日
發明者孫亞新 申請人:孫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