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ang音樂好嗎(酷狗能帶網絡神曲打入美利堅嗎)
2023-11-09 05:05:29 1
從「海洋」到「酷酷」,留給酷狗的時間不多了。
從13年底與海洋、酷我初步整合成海洋音樂集團,到14年4月合併完成,圍繞酷狗赴美上市的話題不絕於耳。然而近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酷狗的上市之夢卻遙遙無期。2016年初,重新整合換殼的「酷酷音樂集團」又繼續奔赴IPO之路,然而在今天偶然看到酷狗TOP500排行榜中網絡神曲《夜色》力壓BIGBANG的《BANG BANG BANG》的「奇觀」之後,不禁再次皺眉:這一次,酷狗真的會離美利堅更近一些嗎?
為什麼一定要上市?
酷狗是網絡音樂發展較早的平臺,但卻在數位音樂變革的夾縫中生存得異常艱難。由於缺乏商業模式,酷狗長期以來只能以免費來穩住用戶量,這直接導致在正版化大潮來臨之時,用戶的層次意識無法快速地適應付費服務。進而,酷狗難以消化高昂的版權費用,自然也沒有精力進行平臺開拓,而免費換來的用戶數據越多,堆積的泡沫危機也隨時可能爆炸。因此,對於酷狗而言,通過融資上市或者直接被收購,才能換來真金白銀維持平臺運營。
神曲當道產品停滯 城鄉體質難挑上市大梁
為上市,酷狗將自身包裝得十分豐滿,用戶、版權內容、商業模式各個維度看上去都無懈可擊,但剖開來看,還是只有泡沫:號稱2000萬的版權內容多數來自騰訊轉授(據傳已於近日到期,並不再續約),實際上只有百萬左右,且核心版權內容幾乎都是庸俗的網絡歌曲,而這些魔性的節奏和旋律居然還是酷狗的流量擔當。在酷狗TOP500排行榜裡,《夜色》、《社會搖》這樣的土嗨神曲能雄居第二和第四,甚至力壓BIGBANG,對應出的「主流用戶」群,除了基於免費的忠誠度,能為酷狗帶來的音樂價值想必已不用多分析。
打開酷狗主頁,其十年如一日的「審美」也充分迎合了「主流用戶」:大膽的撞色、陳舊的設計、謎一般的推廣歌手,除了low,實在看不出這是一家數位音樂的「頂級品牌」。對於這種連門面都沒修好的表裡不一,真的很好奇酷狗的終極目標究竟是想上市之後再發力?還是僅僅打著音樂的旗號、借著上市之噱頭說故事,融資而已?
燒錢無用 營收難決定上市難
據報導,在14年4月三家正式合併時,酷狗們就獲得了上億美元的融資。然而殘酷的真相是,至始至終,酷狗還是沒有解決營收難的問題。據2016中國音樂消費報告顯示,酷狗音樂的包月用戶僅佔全國整體用戶的5%,營銷能力極度低迷,從其商業模式上也可以看到,只要是與音樂相關的,如會員服務、數字專輯等,收益一律墊底;所謂創新的「粉絲經濟 藝人經紀」、「線下KTV LiveHouse」也並未見成功的營收案例。
只能說還好酷狗有投資人的錢可以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阿里寧願收購天天動聽和蝦米,也不願意收購這枚「業界先鋒」。近日,又傳酷狗將融資3-6億美元,但要是自身的營收變現問題都解決不了,酷狗燒錢之路還將漫漫,而投資人雖然錢多、但不傻。
對於酷狗的上市,除了「市場佔有率」等數據的自我欺騙外,酷狗的競爭劣勢會在殘酷的競爭中逐步呈現,如跟進的「直播間」模式很難超越YY、樂視,其他諸如線上演出、周邊產品販售等產品線也不及音悅臺和聲勢浩大的阿里星球。僅靠燒錢和融資兼併,從「海洋」到「酷酷」,上市夢是指日可待還是遙遙無期,只能靠時間來證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