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希吊打小鮮肉(陳冠希最巔峰的表演也是最後的表演)
2023-11-09 02:28:05 1
提起陳冠希,總是繞不過「某某門」,繞不過另外兩個女主,時隔多年,我們終於發現,他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如今的陳冠希已為人夫為人父,重新發專輯,拍電影,生活走上正常的軌道。回顧他的演繹生涯,《狗咬狗》一定是他最好的作品,靠著這部作品的演技,他秒殺了所有同時期的演員。
在《狗咬狗》這部電影裡,陳冠希飾演的殺手生活在一個消滅別人才可以生存下去的殘酷世界,對他來說,人命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有飯吃,求生也不算什麼,僅僅是一種本能。
這下,警察局的小分隊出現了對立的態度,李燦森飾演的阿偉,脾氣暴躁,行事衝動,完全不顧警察的規章制度,所以,在隊長的安排下,阿偉總是單獨行動,利用自己的人脈和暴力逼供冠希的位置。
這樣的主題一直是香港導演熱衷的方向,對飢餓的刻畫,對人性惡的挖掘,對制度和規則的藐視,在《殺破狼》、《英雄本色》、《導火線》裡都可以看到這些元素。
執導該片的導演是鄭保瑞,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獲得者。對大陸觀眾來說,他最出名的電影應該是把張晉拍出最帥典獄長的《殺破狼2》和撲街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香港,他還有兩部代表作:《車手》和《軍雞》,巧合的是這兩部都是餘文樂主演的。
要是沒有陳冠希,《狗咬狗》的知名度一定不會這麼大。通過這部電影,觀眾才知道原來陳冠希不止可以演奶油小生,帥得一塌糊塗,還可以自毀形象,拋棄偶像包袱,飾演一個臺詞不到5句的冷酷殺手。
該片的劇情設置相當出彩,始終聚焦在殺手和警察的對峙上,警察一直落於下風,比兇狠和殘酷,殺手總是勝出。所以鄭保瑞想說的不是一個正邪的故事,不是正義總會勝出的大團圓結局,是深深的宿命感,和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無力感。
就像李燦森飾演的警察阿偉原本相信公理和正義,立誓當上警察,懲強扶弱,可是他抓的第一個壞人是在警察局人人敬仰的爸爸。所以他暴躁,易怒,沒有安全感,面對身邊同事一個個倒下,他徹底走上以暴制暴、以惡制惡之路。這一點和《殺破狼》裡的馬軍最後單挑寶爺如出一轍,畢竟鄭保瑞之前一直是葉偉信的副導演。
殺手的世界裡,讓他有弱點,讓故事更豐富和打動人心的永遠只有一條路,讓殺手有一個想保護的人。《狗咬狗》裡冠希救下無助的小女孩,對她有了本能的保護欲望,從此,江湖遠去,柔情歸來。
原本無情無義,靠著本能和生存經驗生活下來的殘酷眼神不見了,多了一絲溫柔和愛意。這樣的轉變讓陳冠希的演技有了充分發揮的餘地,因為優秀的演員對人物的呈現一定是多層次的。
演技是可以通過對比體現出來的,反觀李燦森。在這部電影裡,算是很不錯,眼睛裡帶著殺意,但終究流於表面的誇張動作表情,無法真正深入人心,就像《無間道》裡的劉德華和梁朝偉。
在該片結尾處,故事回應了陳冠希生活的世界:生命以另一個生命作為代價,才可以生存下去。
不想說什麼要是沒有「某某門」陳冠希會如何如何,也不能說重新站起的陳冠希以後會如何如何,有些東西就像人生一樣,記住曾經的美好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