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霜降的由來和習俗(節氣民俗霜降)
2023-11-02 16:42:12
霜降
它具有中國式的浪漫審美
也與大地和豐收緊密相連
充滿著樸實的感恩和飽滿的希冀
回望著秋的燦爛,銜接起冬的剔透
設計:謝文君
霜降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有一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漸漸遠去,冬天悄悄來臨。
由於「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節氣。
霜降這些事兒
二十四節氣
霜降有三候
一候豺乃祭獸
豺狼開始四處奔忙
巡捕獵物
並將獵物整齊擺放
二候草木黃落
美好的秋
就是行走在黃葉堆積的路上
踩出吱呀吱呀的聲響
三候蜇蟲鹹俯
蟲兒蜷縮了起來
準備迎接冬的臨近
好「柿」成「霜」
此時節柿子豐收,黃澄澄的柿子漫山遍野,好似繁星點點,每一點都是喜悅,每一點都是甜。
「濃霜猛太陽」
晴朗無雲的秋夜,水汽會凝結在溪邊、樹葉和泥土上,有的像是細巧的冰針,有的仿若潔白的銀花。因為霜只能在晴天形成,故有「濃霜猛太陽」的說法。
霜降與農業
俗話說:「霜降殺百草」,嚴霜打過的植物,一點生機也沒有。其實,霜和霜凍雖形影相連,但危害莊稼的是「凍」不是「霜」。與其說「霜降殺百草」,不如說「霜凍殺百草」。霜是天冷的表現,凍是殺害莊稼的敵人。
圖源:遇見閩侯
「霜降見霜,米谷滿倉」的農諺正反映出了勞動人民對這個節氣的重視。在南方正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
穿秋褲
以10℃為界限,若最低氣溫低於10℃就該穿秋褲,並且隨著溫度的降低,秋褲也應適當增厚。
福州霜降習俗
二十四節氣
賞菊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
吃柿子
此時天氣轉寒,人們認為吃柿子不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能補筋骨。老人言: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
進補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天氣越發寒冷,民間有「煲羊肉」「煲羊頭」「迎霜兔肉」的食俗。
當歲月悄悄染紅了深秋,當白霜悄悄掛上了枝頭,當又一個冬天即將來臨……霜降九州,人間煙火不休。
霜降,是一場淬鍊。楓林只有歷經風霜,才能紅勝火;果實只有捱過寒夜,才能甜如蜜。
霜降,是深秋華麗的謝幕,它意味著秋的腳步漸漸遠去,冬的序幕緩緩揭開,眼前濃墨重彩的時節,正是萬物蕭瑟前,最後一次的用力綻放。
隨著最後一片落葉歸根,最後一枚碩果收穫,一季到此終結。
但,不管四季如何更迭,生命將一如既往,驚喜與溫暖常在。
-END-
節氣民俗 | 霜降:霜降柿子紅,時至秋日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