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娶媳婦怎麼稱謂(男子妻子之父母稱謂種種)
2023-11-02 15:49:55 1
我國習俗,丈夫對妻子父親的稱謂有丈人、「泰山」、「嶽父」、「嶽翁」。
我們先來說說丈人稱謂的由來。「丈」在古代有「長」的意思,魏晉以前,妻子的父親被叫做「舅」或「婦翁」。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裡提到「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董承是獻帝劉協的表叔,親上做親,女兒給劉協做了「貴人」。裴松之注釋時寫道:「(董承)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
「丈人」則是對老年人、長輩的尊稱。《論語•微子》中說:「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這裡「丈人」就是「老漢」之意。王充《論衡•氣壽》中也有「名男子為丈夫,尊公嫗為丈人」的說法,也講「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老年人的說法。不過,在王充所處的漢代,對老年人不分男女,無論公嫗均可稱為「丈人」。那麼,對妻父尊稱「丈人」源於何時何地?有人認為此說從漢代匈奴傳來。班固著《漢書•匈奴傳》中有匈奴單于謂漢天子為「我丈人」的說法,當時漢代皇帝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以公主或宗室女嫁於匈奴單于為妻,故有此稱,這大概就是對妻父尊稱「丈人」說法的起源。
後來又有人稱妻父為「泰山」、「嶽父」、「嶽翁」的。那麼這些稱謂又是怎麼得來的呢?
一種說法認為與皇帝在泰山'封禪'有關。封禪是古代統治者舉行的一種祭祀天地的禮儀。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 天下第一山」,因此帝王應到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傳說大唐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在泰山'封禪,由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張說趁機把自己的女婿鄭鎰也一同帶去了。按照舊例,凡是隨皇帝參加封禪大典,封禪活動完畢後,自三公以下的官員均可升一級,張說便利用職權之便,將自己的女婿鄭鎰由九品一下提升為五品,越升四級,後玄宗皇帝隆基在朝上問起鄭鎰升遷事,鄭鎰支支吾吾,無言以對。在旁的黃幡綽便語帶譏諷道:'此乃泰山之力也。'借指封禪泰山之事,隱指張說越級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語雙關。玄宗方知張說徇私,很不高興,馬上把鄭鎰降為原職。後來此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後來有好事者,因此戲稱他人妻父為「泰山」。不料沿襲日久,戲稱成為尊稱。因為泰山又是所謂「五嶽之首」的東嶽,所以又把妻父稱作「嶽翁」、「嶽丈」、「嶽父」等。
另一種意見認為,"泰山"之稱緣自泰山頂上的一座山峰。在泰山頂的西南部,有座山峰兀然特立,叫做丈人峰。由於"丈人"既是妻子父親的稱謂,又是泰山的一座山峰名,所以"泰山"也成了妻之父的稱謂。歐陽修《歸田錄》:「今人呼妻父為嶽公,以泰山有丈人峰。」清代聶劍光《泰山道裡記》:絕巔裡許為丈人峰,狀如老人佝僂。"人們由石峰想到"丈人",又從"丈人峰"、"泰山"漸漸將妻父與泰山聯在了一起。
還有一種說法,「泰山」之稱乃是以訛傳訛而來。清代趙翼著《陔餘叢考》中說,晉人樂廣為衛釐父,衛釐尊其為「樂丈」、「樂」訛為「嶽」,「樂丈」訛為「嶽丈」,又從「嶽丈」變化為「嶽翁」、「嶽父」。「嶽」又使人聯想起「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稱為「泰山」。嶽父為何又叫"泰山"?以上的三種意見,究竟誰為"泰山"之謎底,至今難以斷定。
而對妻母尊稱為「丈母」。最早的記載大約要算北齊顏之推所著《顏氏家訓•風操》,其中有「丈人之婦,猥俗呼為丈母」的說法,之後對妻子之母尊稱為「丈母」的記載屢見不鮮。人們將妻子之母尊稱為「嶽母」,是為了與妻子之「父」對應並稱。妻父稱作「嶽父」,相應的妻母被稱作「嶽母」。也有一些人,為了與「泰山」相應並稱,便將妻子之母尊稱為「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