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2023-11-03 09:12:07 3
樂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巖石刻彌勒佛坐像。它位於凌雲山上,坐東向西,注視著岷江上來來往往的遊船。樂山大佛坐高71米!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樂山大佛遊記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篇【一】
早就聽說過樂山大佛是世界之最,中國的一大亮點。這次,我終於可以盡情享受這奇觀帶給我們的歡樂。
一進門,我們就對小路邊的石像起了興趣。那石像不知沾了什麼靈氣,活靈活現,仿佛是真的活物一樣。尤其是那龍潭虎穴。龍無拘無束地在龍潭裡翻騰,白虎自由自在的在山崗上尋食,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呀!我們上到了頂端,隱隱約約地看到佛頭,過去一看,我們幾乎驚呆了,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呈現出來,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這麼大的佛頭,真是不敢想像!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當我們走到通到佛腳的那一條又窄又陡的棧道時,不禁發起抖來,都像找個理由不下去。可是俗話又說:不歷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只好硬著頭皮緩緩向下走。可是,越走越膽大起來,我還不時向下望,看著大佛,我好像也擁有了法力,灑脫起來,鬆開雙手,一邊欣賞三江水緩緩流動,一邊有節奏的下著樓梯。不知不覺,也就順利到達目的地,
從下往上看佛像我輕聲說了句;我的天啊,這是真的嗎。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座高71米,寬28米的佛像就像一座大樓一樣安安穩穩坐在中間,絲毫不動搖。彌勒佛笑嘻嘻地面對著遊客們。更讓人吃驚的數據: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子長5.6米,眼長3.3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為世界第一大佛,似乎眼睛欺騙了我,看了數據,似乎微乎其微,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結晶不得不承認,只能去為這尊大佛去驚嘆吧!
我們又得走長徵路,只不過和棧道相比,上去就很簡單了,憑著毅力我們再次登頂,繞著山路離開了這偉大的世界奇觀。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篇【二】
走了四個多小時的「免費按摩」路,我們終於到達樂山大佛景區的大門。一進大門,一個有許許多多的鮮花組成的一個巨大的「佛」字映入眼帘。這個「佛」字似乎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芒,提醒人們在這裡無論如何都要信佛。隨後,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跋涉,終於到達大佛所處的山上。這時,導遊說:「大佛臨江依崖鑿造,高71米,有『佛是一座山,山勢一尊佛』之說。由於樂山市是『佛教之國』,所以這裡的樓房都不能超過71米。它竣工時全身貼金嵌玉,金碧輝煌,但如今的大佛已經風化的很嚴重。」我們來到樂山大佛旁的九曲棧道,棧道有九個彎,陡峭又狹窄,只能容一個人的寬度。道壁上刻著許多精美的佛像,但已風化得看不清了。沿著棧道,我們來到大佛腳下,抬頭仰望大佛:它安詳的坐落在山坳中,神情莊嚴、肅穆。它心臟部位有許多小洞,導遊說那是修建時放了很多石頭做的菩薩。據說,在大佛手上可以放兩張桌子,許多人圍著桌子喝茶,還挺寬敞;大佛的腳上足以一個老師給二十多個學生講課的空間。三江匯合之處正好從大佛面前流過,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飽覽了大佛過後,導遊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在歷史上,大佛有過顯靈的記載,所謂『顯靈』就是閉眼睛。」者,乾媽困惑地說:「這明明是石頭,怎麼回閉眼睛呢?」「是啊,這令所有人都無法解釋。最近三次是在1962年、1976年和2000年,其中2000年那次還伴有白色的佛光出現,長達三小時。並且都是自動睜開的。這些全是真實的。」我們在這兒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大佛的行為讓我非常震驚。我國的文化遺產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次旅遊,使我更加熱愛祖國。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篇【三】
險與美交集的樂山大佛突出一個奇,樂山大佛那高大巍峨的身影讓人讚嘆,棧道與江水不得不讓人嘖嘖讚嘆。
中午,我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樂山,在上面看大佛,無法全面地了解到樂山大佛的巍峨,所以我們決定前往樂山的佛下方正面觀看大佛。經過幾時的行程,已行了三分之一,時間也悄悄地到了十五時,這正是觀察大佛臉部的好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佛碩大的耳朵,但對於整個大佛卻是那麼微不足道。簡直就像一個側立的大水盆,可以裝下三、四個人。鼻子高挺,面部慈祥,眼睛碩大,是常人的幾十倍。
時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十八時,天色已經暗淡,這是距離下面平臺已經不遠了,但越發覺得險了。天色比較暗了,梯步又很陡,讓人覺得害怕。新跟著流水「怦怦」地跳,產生幾分恐懼。泯江水洶湧澎湃,並不是清脆的譁譁聲而是振耳欲聾的響聲,令人恐懼。。十九時,我們終於下到了底端平臺終於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巍峨的樂山大佛,人們平視只能看到大佛的雙腳,據當地人說這每一隻腳都可以坐上一百人,慢慢仰視,那兩隻碩大的雙腳像兩根巨大的石柱一般,高至天際,接著仰視,便是一個橢圓形的臉部,現在看來剛才那雙大耳朵顯得那麼渺小。石頭的眼睛越發越覺得炯炯有神,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隱隱約約聽到泯江水衝擊石岸,敲打著兩岸的沙石。風狂嘯著,映襯這洶湧江水,令人恐懼,大佛卻鎮定自若,似乎在應付江水,對抗著狂風。
天色已暗,我們他這返回的階梯。我們不得不發出對樂山大佛的讚美,對古代工匠的敬佩。樂山大佛「奇」字為重,「美」、「險」次之,令人讚美,令人崇敬。真是「前有古人,後卻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