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鸚鵡一隻眼睛閉著一隻眼睛睜(就會有多少悲傷)
2023-11-02 21:17:32
銷售虧損了,
股票跌停了,
開車遭罰款了,
被人辱罵了......
心塞。
但是,只要看到它,一切煩惱都會消失,周圍的氣息,瞬間就變得充滿了歡樂,頭上的陰天,立刻就灑下了陽光。
它是一隻公藍腰黃桃鸚鵡,取名「團團」。甚至,打算長大後給他找的女朋友名字也想好了,叫圓圓。
2021年10月12日,在網上下單後,擔驚受怕了兩天,沒等派送,站長第一時間到順豐貨運站取件,趕快回家餵點溫水。
小傢伙的年齡大約20多天,特別帥,吃了就睡,很快就長大了。
順便說下,能合法飼養的鸚鵡,在我國有三類:虎皮、牡丹和玄鳳,注意牡丹鸚鵡分為頭類和面類兩種,只有面類是合法的。
站長沒有雛鳥經驗,但最大優點是善於學習和實踐。
雛鳥需要恆溫在21~30度,羽量偏少的要到28~30度才行,溫度過低要感冒,過高要中暑。站長花了4天時間測試了5種方案,最後決定採用「PP收納盒 恆溫毯」方案,PP材質無毒,嬰兒奶瓶都用這種材料。
恆溫毯下面墊泡沫,有九檔調節。 盒子鑽了6個孔透氣,裡面鋪上刨花和衛生紙,放置兩個溫度計,分別監測刨花和盒內空氣溫度。
奶粉一天餵三次,一次大約1.5克,用精確秤稱重。兌點溫開水,濃度大約比酸奶稀一點點就行。
和籠養鳥完全不同,團團特別黏人,愛呆在人手上,爬到肩上,飛到頭上,當你把腿杆斜著伸直,它就扇著小翅膀,像爬山一樣呼呼地上來了。
雛鳥和成年鳥的體味也不同,由於吃奶粉,全身都充滿著奶香味道。
兩周後,約摸40天了,聽到它在籠子裡面扇動翅膀,就到斷奶期了。這時讓它學著啃稍微硬的食物,白天吃泡小米和滋養丸,超市裡買的無殼小米,用開水泡幾分鐘就可以了,滋養丸不怎麼喜歡,晚上繼續餵一頓奶粉。
到了第三周,團團左眼瞼上方長了一些黃色的類似人的老繭狀物質,問了賣家,也在網上查了資料,基本上判斷為「疥蟎」,類似人的蟎蟲,鳥的疥蟎標準治療方法是塗抹白凡士林(醫用)。
塗抹第二天繭狀物質消失,但看上去腫起來了,繼續塗抹一天後腫塊部分消退。
高興剛到,憂愁又至,前幾天出現了一些不好的預兆。
1、團團的瞌睡變得多起來,而且每次睡覺前,都會使勁刨開刨花,仿佛想挖一個坑似的。
2、消瘦,體重從44克下降到36克,而這是斷奶期的正常現象,未重視。
3、憔悴,羽毛沒有以前順滑。
4、愛啃刨花。
5、出現了一次黑便,但很快就消失,變為黃便。
這些都被忽略了,它已經生了嚴重的疾病。
團團在睡覺
今天,2021年11月13日下午,團團突然就不行了,在最後一刻,站長緊緊將它依偎在懷裡,期盼自己的體溫能帶來奇蹟。15點,愛寵回鳥星了,心如刀割,一切都是這麼突然,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一切都做得非常細心,怎麼突然就不行了呢,到底是患的什麼疾病呢?
經過一番研究,站長認為,團團患的不是疥蟎,而是腫瘤,大概率應該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為什麼這麼說?
原因有四:
1、從年齡看,在人類裡,一般3歲以內發病,而團團大約8周齡,按8年壽命計算,約相當於人類1歲零八個月,年齡符合。
2、此病發展到中期,會有白色或黃色結節狀隆起白色或黃色結節狀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症狀符合。
3、腫瘤患者迅速消瘦,體徵符合。
4、從繭狀到凸起的包塊,發展迅速,符合惡性腫瘤特徵。
視網膜母細胞瘤具體原因不明,可能和遺傳、基因突變有關。
對人類來說,此病沒有有效辦法,何況團團只是一隻小鳥,即便站長願意拿出一年工資給它醫治, 也無力回天。
團團是不幸的,他遇到了災難。
團團也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我,享受了一個月的萬千寵愛。
而今天,正好是給它買的全景鳥籠到貨,剛組裝完成。
難道,是上天都在嫉妒你麼?
現在才明白,一個人當初有多麼歡樂,以後就會有多麼悲傷......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夥伴,它是一隻小鳥,它來過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