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70周年作文彙編
2023-11-02 18:54:58 2
1.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作文: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列強就利用他們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閉已久的大門,把地大物博的中國當作一塊肥肉爭相瓜分、蠶食。神州大地山河破碎、狼煙四起,美麗的家園化為廢墟,無盡的財富被掠奪。中華民族一步步地陷入了屈辱的深淵……
鴉片就是這個罪惡的開始。清末,中國的一些城鎮煙館林立,噴雲吐霧的菸鬼成千上萬,國家的命運岌岌可危。面對鴉片流毒,以林則徐為首的愛國人士上書道光皇帝堅決要求禁菸。沒想到,這一正義的舉動,卻惹惱了英國政府。1840年6月,英國以此為藉口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面對強敵,中國人民毫不畏懼,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然而****無能的清政府卻妥協退讓,向敵人屈服。1842年8月,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籤訂了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從此,香港島被清政府拱手讓給了英國。
1856年10月英國首先挑起戰爭,炮轟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在血淚交際中拉開了序幕。第二年,英法聯合出兵,攻陷廣州。1858年6月26、27日懦弱的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籤訂《天津條約》。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主權……
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劍與火、血和淚、苦難和抗爭的交響曲。頑強的中國人民為維護國家主權、求得民族獨立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他們甘願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用鮮血和生命譜寫出一曲曲英雄的讚歌。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曆盡磨難。但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終於****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這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萬戶千家,到如今全民生活基本實現小康。中國,這個在噩夢中奮起的雄獅,開始展現他威武的一面。建國六十年來,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人民在經濟、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偉大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正在大步邁向小康社會。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留給我們的不怕困難,開闊前進的大無畏精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我們最大的力量。「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相信我們,一定會牢記歷史的恥辱,加倍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為將來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
2.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作文:警鐘長鳴
對於現在處於和平時期的我們,對於正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70年前的那段恥辱!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指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70年前,一名中國記者登陸剛剛投降的日本進行採訪,把他在日本的見聞和感受都記錄了下來,告誡中國人:所謂的投降在日本人看來只不過是臨時休戰而已。警鐘長鳴,70年後的今天重讀舊文,相信讀者心有戚焉……
從1937年到1945年,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富強,中國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銘記烈士的鮮血,反思國家民族的未來。通過紀念,增強愛國之情和民族凝聚力,使中華民族不再受外敵欺辱,我們做得到!
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3.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作文:居安思危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最好的明鏡,也是一部絕好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國恥,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不容忘記。只有真正了解並牢記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並牢記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戰爭反法西斯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知恥而後勇。」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才能從內心伸出激發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才能高揚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不斷激發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重溫歷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化恥辱為悲憤,化悲憤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強、自勵,進而確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而奮鬥!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講,必須牢固樹立國恥的意義、憂慮意識和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對自己民族遭受的恥辱,往往比得到榮譽更能刻骨銘心。而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憂慮意識,更是當代青少年建功立業的現實壓力和動力!目前一個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的日子裡,在偉大祖國通往現實化的不平坦的徵途上,我們廣大青少年理應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變壓力為動力,把愛國精神和國恥危機轉變為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朋友們,我們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要樹立起強烈的觀念:居安思危。
4.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作文:追憶抗戰,珍惜和平
20xx年12月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全城鳴響警報1分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裡保存了相當多的歷史資料,每一份都在控訴著日本侵略者的罪惡。
走過一段青粒石子鋪成的廣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高高地聳立在廣場上。廣場四周藍黑色調的外牆赫然地寫著一個看了讓人心痛的數字:「300000」!外牆下面是一組組雕塑,向人們講述著當時南京市民在日本人屠刀下驚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情狀。尤其是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她衣衫不整、表情驚恐,仿佛在向世人控訴著那段屈辱的歲月,控訴著那段血與火交織的歷史。
看著這一幕幕,我的眼前似乎又呈現起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情景來:城外長江邊,一批批手無寸鐵的居民被捆綁起來,他們成批地倒在了日軍的機槍下,倒在了日軍的刺刀下…,無數的屍體阻塞了長江,江水被血水染紅;城內,日軍燒殺搶掠,成千上萬的無辜同胞在日軍屠刀下面驚恐地四處奔逃,屈辱地掙扎,全城充斥著日軍獰笑聲和我同胞的哭叫聲;到處是爆炸聲,到處是煙火,六朝古都成了一座人間煉獄。
紀念館內有一處「遇難同胞遺骨坑」,就是俗稱的「萬人坑」。館內光線很昏暗。透過暗淡的燈光。我看到了累累白骨。他們呈各種各樣的姿態,或立,或臥,層層堆疊,而那散落一地的碎骨,有的上面明顯帶著槍眼,顯然他們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他們死前一定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尤其是那些孩子們,他們帶著懵懂來到這個世界,他們的人生畫卷還沒來得及展開,他們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留戀…。死者長已矣,生者當警惕悲劇重現。在冥思廳的照壁上,有這樣的祈福語,表達了善良人們的祈願:
讓白骨可以入睡,
讓冤魂能夠安眠,
把屠刀化鑄警鐘,
把逝名刻作史鑑,
讓孩童不再驚恐,
讓母親不再泣嘆,
讓戰爭遠離人類,
讓和平灑滿人間。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回望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痛定思痛,唯有銘記歷史,才能自立自強;唯有珍惜和平才能發展,1937-20xx,匆匆78年,歷經幾代人的建設,今天的南京城煥發著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