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仙陳摶的人物成就 睡仙陳摶的睡覺詩
2023-12-07 17:15:56 2
陳摶是華山著名道士,活躍在後唐到大宋初年,提倡睡覺養生,有「睡仙」、「希夷老祖」、「陳摶老祖」的稱號,相傳紫微鬥數及無極圖說皆為陳摶之創作。
《宋史·陳摶傳》稱陳摶「能逆知人意」,「好讀《易》」,傳有《無極圖》《先天圖》等。不知真假,但肯定他是一個受人敬仰的道士。
在後世,陳摶一般被認為是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在他之前未見有「太極圖」,也沒有形成太極文化及理論體系,從陳摶繪「太極圖」、「先天方圓圖」等一系列《易》圖,提出太極陰陽說之後,才有了宋代周敦頤《太極圖說》、邵雍的《皇極經世》,以及程朱理學等人的《易傳》。
周敦頤、程顥、程頤以及朱熹,都是宋代力學的奠基人,是儒家文化中理學的重要人物。而這些人的思想,又五一不受陳摶思想學說的影響,所以陳摶還是思想意義上的儒師道組。
陳摶是中國繪製「龍圖」第一人,著《易龍圖序》,意義重大。
所謂的「龍圖」,其實就是「河圖」,是「龍馬始負圖」和「河龍圖發」傳說的簡稱。「河圖」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僱命》,因為一直未曾見到實物,所以河圖是否存在,一直是兩漢時期學者爭論的焦點。
後來又有傳,說《河圖》二十卷在隋煬帝時期,受戰亂侵害而燒毀。一直到了五代後周時期,陳摶著《龍圖序》,又名《易龍圖序》,從道家文化寶庫中傳出了《龍圖》的基本內容後,人們才知道「龍圖」是一個物象數理起源圖示。此後科學家將河圖認定為「數學之母」,而數學又是科學之母,後來南宋數學家秦九韶作《數術九章》便是受此書啟迪。
陳摶是受到統治者承認的道教高人,在五代到後周時期,分別受後周世宗和宋太宗趙光義召見,並且同時受到兩位皇帝的敬仰。
後周世宗在召見陳摶之後,賜其「白雲先生」之名。本來還想讓他做官的,但是陳摶堅決不接受,於是放還歸山,並命當地刺史每月供奉。宋太宗趙光義先後多次召見陳摶,賜予他「希夷先生」的稱號,後來的「希夷老祖」就是從這而來。
陳摶自幼聰慧,學習百家之書事半功倍,同時也精於棋藝。在陳摶流傳的一些故事中,就有他通過下棋,從宋太祖趙匡胤那兒將華山贏過來的傳說。與此同時,趙匡胤也通過與陳摶對弈,明白了做事不可急躁的道理,最終獲取天下。
陳摶有睡仙之稱,並不僅僅說他會睡覺而已,同時也因為他開創了睡覺養生的體系。他對於睡覺有自己的堅持,甚至於一生作的詩中,就有許多與睡覺有關的「睡覺詩」。
《喜睡歌》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無一累。宇宙茫茫總是空 ,人生大抵皆如醉,勞勞碌碌為誰忙,不若高堂一夕寐。爭名爭利滿長安,到頭勞攘有何味?
世人不識夢醒關,黃粱覺時真是愧。君不見,陳摶探得此中訣,鼎爐藥物枕上備。又不見,痴人說夢更認真,所以一生長憒憒。睡中真樂我獨領,日上三竿猶未醒。
《勵睡詩》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
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濃。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
至人本無夢,其夢本遊仙。真人本無睡,睡則浮雲煙。
爐裡近為藥,壺中別有天。欲知睡夢裡,人間第一玄。
《睡歌》
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覆地。南北任眠,東西隨睡。轟雷掣電泰山摧,萬丈海水空裡墜,驪龍叫喊鬼神驚,臣當恁時正酣睡。
閒想張良,悶思範蠡,說甚曹操,休言劉備。兩三個君子,只爭些小閒氣。爭似臣,向清風,嶺頭白雲堆裡,展放眉頭,解開肚皮,打一覺睡!更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