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珍為什麼會起義反抗元朝?方國珍為什麼能得以善終?
2023-12-07 01:56:46 2
「起義」這個單詞在現代有很多種解釋,其中一種就是人民為了反抗反動統治而舉行的武裝暴動。方國珍是元末明初的起義領袖,也是元朝末年第一個發動起義的人物。他發動起義,反對元朝統治,自然有這樣的一層原因在裡面。
元朝時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外族入主中原,統一中國,統治漢族人民的國家政權。古人有言:「非我族內,其心必異。」由外族統治漢族,而且是在階級差異明顯的封建時代,自然無法像今天一樣做到民族平等。
在元朝的歷史上,有過統治者重用漢臣,崇拜漢族儒家文化的情況。但是整個基調,還是對漢族有著很大的歧視。當時的統治者,將整個國家分級分等,漢族人基本處於第三第四位的末等。根本權益得不到保證,就連出頭做官都比其他民族的人民艱難。
在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時,還曾經有過這樣的規定。如果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那麼殺蒙古人要償命,殺中亞人要罰黃金四十巴裡失,而殺死一個漢人,只要繳一頭毛驢的價錢就可以了。一個人命和畜生價格相等,可見當時對漢族人的歧視有多麼嚴重。
這種種族歧視,精神層面上的壓制嚴重不說,就連物質方面都不放過。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各地賦稅十分苛刻,使得百姓名不聊生,交了賦稅之後,生存艱難,連生命都無法保證。不說其他,就拿劉福通起義而言,就是因為元朝政府強徵十萬農夫治理黃河,將人命不當命,這才有了後來的劉福通徐壽輝的起義。
方國珍那個時候,雖然情況還沒有劉福通那麼嚴重,但是卻也受到沉重的剝削。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漸漸培養了方國珍的反抗之心。如果一個政府一心為民,百姓安居樂業,誰吃飽了沒事兒幹跑去起義。而且起義是現在的說法,在當時就叫謀反,是殺頭誅九族的大罪,誰想謀反呀!
方國珍謀反還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受人誣陷,不得不走上了這樣一個道路。他最初為賊寇,和梁山泊許多好漢的情況差不多。
當時海上一夥以蔡亂頭這個人為首的賊寇勢力,打家劫舍,阻攔海路,侵犯元朝利益。元朝政府,下令對蔡亂頭進行徵討。當時方國珍一個仇家,為了報複方國珍,於是就跑去官府陷害方國珍,說他與蔡亂頭等人有勾結。
官府得到這個消息,自然不會放過方國珍。方國珍不想這樣冤枉的丟了性命,於是最後心一狠,直接將仇家全家殺害,與兄長一起逃亡海上。在海上糾結了幾千人的勢力,最終舉起了反抗大旗。
所以說,起義這事兒真不是誰打心底裡願意做的。方國珍最後走上這樣的道路,既是時局的影響,也是被逼無奈。
方國珍之後,先後又崛起了不少力量強大的起義力量。最後是以朱元璋為首的勢力取得了勝利,統一全中國,開創大明王朝。方國珍那個時候,已經接受元朝的招降,可以說是站在朱元璋的對立面了。但是方國珍最後卻得以善終,一直活到洪武七年,壽終正寢。
方國珍能有這樣一個好的結局,是因為他識時務。雖然是站在元朝一方,但是在看見無法戰勝朱元璋之後 ,果斷的選擇了投降。而朱元璋也不想與他多糾纏,就賜給他一個並不上任,只拿俸祿的官職了事。
就這樣,方國珍開始了自己的閒散生活,最終也善終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