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
2023-12-07 09:34:41 2
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提高火花塞的製造效率。火花塞具有:棒狀的中心電極,沿軸線方向延伸;絕緣體,呈具有軸孔的筒狀,將中心電極保持在軸孔中;筒狀的主體配件,呈具有端面和內周面的筒狀,在絕緣體的前端側和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以及接地電極,被焊接在端面上。該火花塞的製造方法包括:焊接工序,將接地電極焊接在端面上;以及成形工序,在進行焊接工序後,對於在端面上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成形內周面。
【專利說明】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關於火花塞公知有這樣的火花塞,在主體配件的端面焊接接地電極,在保持中心電極的絕緣體的前端側和主體配件的內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3)。在專利文獻I~3中記載了當在主體配件形成端面和內周面後,在主體配件的端面焊接接地電極。在專利文獻I中還記載了當在主體配件焊接接地電極後,去除在主體配件的表面溢出的焊接塌邊。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3- 223968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 175985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3】日本國際公開第2009/020141號
[0008]在專利文獻I~3的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即在主體配件的端面的厚度相對於接地電極的厚度比較薄的情況下,當在主體配件的端面焊接接地電極時,接地電極容易從主體配件的端面脫落。另外,在專利文獻I~3的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即由於在主體配件的端面焊接接地電極時的熱量的影響,存在主體配件的內周面變形的情況。這些問題在使火花塞小型化時更明顯。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能夠以如下的方式實現。
[0010](I)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方式提供火花塞的製造方法。該火花塞的製造方法用於製造火花塞,該火花塞具有:棒狀的中心電極,沿軸線方向延伸;絕緣體,其呈具有軸孔的筒狀,將所述中心電極保持在所述軸孔中;主體配件,其呈具有端面和內周面的筒狀,在所述絕緣體的前端側和所述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以及接地電極,被焊接在所述端面上,所述火花塞的製造方法包括:焊接工序,將所述接地電極焊接在所述端面上;以及成形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成形所述內周面。根據該方式,與已經成形了內周面的主體配件的端面相比,能夠確保在焊接工序中的端面的厚度比較厚,能夠抑制接地電極在焊接工序中從主體配件的端面脫落。並且,由於在焊接工序後成形內周面,因而能夠避免內周面由於焊接接地電極時的熱量的影響而變形。其結果是,能夠提高火花塞的製造效率。 [0011](2)在上述方式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中,所述成形工序也可以是如下的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去除在所述焊接工序中形成的焊接塌邊並成形所述內周面。根據該方式,能夠避免焊接塌邊從內周面溢出。其結果是,能夠防止火花塞的點火不良(例如,火花放電在內周面產生的橫向火花)。另外,相對於該方式,在前述的專利文獻I?3的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即不能形成不存在焊接塌邊從主體配件的內周面溢出的狀態,由於在內周面溢出的焊接塌邊而引起的間隙縮小以及電場強度的增加成為點火不良的原因。
[0012]圖17是放大表示現有的火花塞IOp的前端側的說明圖。專利文獻I的火花塞IOp具有中心電極IOOp、絕緣體200p、主體配件300p和接地電極400p。在絕緣體200p的前端側與主體配件300p的內周面392p之間形成有間隙IG。在製造火花塞IOp時,製造者在將接地電極400p焊接於主體配件300p的端面310p後,去除溢出於主體配件300p的表面上的焊接塌邊700p。在去除溢出於主體配件300p的表面上的焊接塌邊700p時限制焊接塌邊700p的去除範圍,以防止內周面392p受損傷。因此,焊接塌邊700p的溢出SD殘留在內周面392p上。焊接塌邊700p的溢出SD導致間隙IG的縮小和電場強度的增加,並成為點火不良的原因。
[0013](3)在上述方式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中,所述成形工序也可以是如下的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去除在所述焊接工序中形成的焊接塌邊並成形所述內周面,並且成形對所述端面的內周側進行倒角加工得到的倒角部。根據該方式,通過倒角部實現間隙的增加和電場強度的降低,從而能夠提高火花塞的點火性。
[0014](4)在上述方式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主體配件的所述內周面所在的部分中沿著徑向的厚度T、和所述接地電極的沿著所述徑向的厚度S的關係滿足T/SS 1.2。根據該方式,能夠有效地防止起因於在焊接工序中形成的焊接塌邊的點火不良。
[0015]( 5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方式,提供利用上述火花塞的製造方法製造的火花塞。根據該方式,能夠提高火花塞的製造效率。
[0016](6)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方式提供火花塞。該火花塞具有:棒狀的中心電極,沿軸線方向延伸;絕緣體,其呈具有軸孔的筒狀,將所述中心電極保持在所述軸孔中;筒狀的主體配件,具有端面和內周面;以及接地電極,被焊接在所述端面上,焊接塌邊位於所述端面中的所述接地電極的周圍,並且避開所述內周面,所述焊接塌邊具有朝向所述主體配件的徑向內側而露出且與所述主體配件的表面連接的截面。根據該方式,能夠防止緣於焊接塌邊的點火不良。
[0017](7)在上述方式的火花塞中,也可以是,所述焊接塌邊位於所述接地電極的周圍,並避開所述內周面,而且避開對所述端面的內周面進行倒角加工得到的倒角部。根據該方式,通過倒角部實現間隙的增加和電場強度的降低,因而能夠進一步防止緣於焊接塌邊的點火不良。
[0018]本發明也能夠以火花塞及其製造方法以外的各種方式實現。例如,能夠以具有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和火花塞的內燃機的方式實現,也能夠以火花塞的製造裝置等的方式實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不火花塞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20]圖2是放大表示火花塞的前端側的說明圖。
[0021]圖3是進一步放大表示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0022]圖4是表示火花塞的製造方法的工序圖。
[0023]圖5是表示製造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24]圖6是表示對比較試樣的厚度比與焊接塌邊的關係進行評價的試驗的結果的表。
[0025]圖7是表示製造第I變形例的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26]圖8是放大表示在第I變形例的火花塞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27]圖9是表示製造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28]圖10是放大表示在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29]圖11是表示製造第3變形例的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30]圖12是放大表示在第3變形例的火花塞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31]圖13是表示製造第4變形例的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32]圖14是放大表示在第4變形例的火花塞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33]圖15是表示製造第5變形例的火花塞的狀態的說明圖。
[0034]圖16是放大表示在第5變形例的火花塞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的主體配件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35]圖17是放大表示現有的火花塞的前端側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A.實施方式
[0037]A-1.火花塞的結構
[0038]圖1是表示火花塞1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在圖1中,以火花塞10的軸心即軸線CAl為邊界,在紙面右側圖示了火花塞10的外觀形狀,在紙面左側圖示了火花塞10的截面形狀。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將火花塞10在圖1中的紙面下側稱為「前端側」,將在圖1中的紙面上側稱為「後端側」。
[0039]火花塞10具有中心電極100、絕緣體200、主體配件300和接地電極400。在本實施方式中,火花塞10的軸線CAl也是中心電極100、絕緣體200和主體配件300各部件的軸心。
[0040]火花塞10在前端側具有形成於中心電極100和接地電極400之間的間隙SG。火花塞10的間隙SG也被稱為火花間隙。火花塞10構成為能夠以如下狀態被安裝於內燃機90,即,使形成有間隙SG的前端側從燃燒室920的內壁910凸出的狀態。在將火花塞10安裝於內燃機90的狀態下,在對中心電極100施加2萬?3萬伏的高電壓的情況下,在間隙SG產生火花放電。在間隙SG產生的火花放電實現對燃燒室920中的混合氣體的點火。
[0041]在圖1中圖示了相互垂直的XYZ軸。圖1中的XYZ軸與後述的其它附圖中的XYZ軸對應。
[0042]圖1的XYZ軸中的Z軸是沿著軸線CAl的軸。沿著Z軸的Z軸方向(軸線方向)中,+Z軸方向表不從火花塞10的後端側朝向前端側的方向,-Z軸方向是+Z軸方向的反方向。+Z軸方向是中心電極100與絕緣體200 —起沿著軸線CAl從主體配件300的前端側凸出的方向。
[0043]圖1的XYZ軸中的Y軸是沿著接地電極400朝向軸線CAl彎曲的方向的軸。沿著Y軸的Y軸方向中,-Y軸方向是接地電極400朝向軸線CAl彎曲的方向,+Y軸方向是-Y軸方向的反方向。
[0044]圖1的XYZ軸中的X軸是與Y軸及Z軸垂直的軸。沿著X軸的X軸方向中,+X軸方向是從圖1的紙面裡側朝向紙面近前側的方向,-X軸方向是+X軸方向的反方向。
[0045]火花塞10的中心電極100是具有導電性的部件。中心電極100形成使軸線CAl沿中心延伸的棒狀。在本實施方式中,中心電極100由以鎳(Ni)為主成分的鎳合金(例如Inconel (註冊商標))構成。中心電極100的外側面被絕緣體200從外部進行電氣絕緣。中心電極100的前端側從絕緣體200的前端側凸出。中心電極100的後端側與絕緣體200的後端側電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中心電極100的後端側通過密封體160、陶瓷電阻170、密封體180和端子配件190與絕緣體200的後端側電連接。
[0046]火花塞10的接地電極400是具有導電性的部件。接地電極400形成從主體配件300暫且相對於軸線CAl平行地延伸,然後朝向軸線CAl彎曲的形狀。接地電極400的基端部被焊接在主體配件300上。接地電極400的前端部在與中心電極100之間形成間隙SG。在本實施方式中,接地電極400由以鎳(Ni)為主成分的鎳合金(例如Inconel (註冊商標))構成。
[0047]火花塞10的絕緣體200是具有電氣絕緣性的絕緣子。絕緣體200形成使軸線CAl沿中心延伸的筒狀。在本實施方式中,絕緣體200是通過將絕緣性陶瓷材料(例如氧化鋁)進行燒結而製作的。
[0048]絕緣體200具有使軸線CAl沿中心延伸的貫通孔即軸孔290。在絕緣體200的軸孔290中,中心電極100以從絕緣體200的前端側(+Z軸方向側)凸出的狀態被保持在軸線CAl上。在絕緣體200的外側,從前端側朝向後端側依次形成有第I筒狀部210、第2筒狀部220、第3筒狀部250、第4筒狀部270。
[0049]絕緣體200的第I筒狀部210是朝向前端側變尖細的圓筒狀的部位,第I筒狀部210的前端側從主體配件300的前端側凸出。絕緣體200的第2筒狀部220是具有比第I筒狀部210大的直徑的圓筒狀的部位。絕緣體200的第3筒狀部250是比第2筒狀部220和第4筒狀部270靠外周方向擴展的圓筒狀的部位。絕緣體200的第4筒狀部270是從第3筒狀部250形成後端側的圓筒狀的部位,第4筒狀部270的後端側從主體配件300的後端側凸出。
[0050]火花塞10的主體配件300是具有導電性的金屬體。主體配件300形成使軸線CAl沿中心延伸的筒狀。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配件300是對被成形為筒狀的低碳鋼實施了鍍鎳的部件。在其它實施方式中,主體配件300也可以是實施了鍍鋅的部件,還可以是沒有實施電鍍的部件(無電鍍)。
[0051]主體配件300以與中心電極100電氣絕緣的狀態通過鉚接被固定在絕緣體200的外側面上。在主體配件300的外側,從前端側朝向後端側依次形成有端面310、螺紋部320、主體部340、槽部350、工具卡合部360、鉚接蓋380。
[0052]主體配件300的端面310是構成主體配件300的前端側(+Z軸方向側)的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端面310是沿著X軸和Y軸的平面,是面向+Z軸方向的平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端面310是中空圓狀的平面。接地電極400被焊接在端面310上。中心電極100和絕緣體200 —起從端面310的中央朝向+Z軸方向凸出。
[0053]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端面310可以是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內側傾斜的面,也可以是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外側傾斜的面。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端面310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構成臺階的多個面。
[0054]主體配件300的螺紋部320是外側面形成有螺紋牙的圓筒狀的部位。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主體配件300的螺紋部320螺合在內燃機90的螺紋孔930中,能夠將火花塞10安裝在內燃機90上。在本實施方式中,螺紋部320的標稱直徑為M10。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螺紋部320的標稱直徑也可以小於MlO (例如M8),還可以大於MlO (例如M12、M14)。
[0055]主體配件300的主體部340是比槽部350靠外周方向擴展的凸緣狀的部位。在將火花塞10安裝在內燃機90上的狀態下,襯墊500被壓縮在主體部340與內燃機90之間。
[0056]主體配件300的槽部350是在通過鉚接將主體部件300固定於絕緣體200時向外周方向鼓出的圓筒狀的部位。槽部350位於主體部340和工具卡合部360之間。
[0057]主體配件300的工具卡合部360是比槽部350靠外周方向呈多邊形狀擴展的凸緣狀的部位。工具卡合部360形成與用於將火花塞10安裝於內燃機90的工具(未圖示)進行卡合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工具卡合部360的外形為六邊形狀。
[0058]主體配件300的鉚接蓋380是使主體配件300的後端側朝向絕緣體200彎曲的部位。鉚接蓋380是在通過鉚接將主體配件300固定於絕緣體200時形成的。
[0059]在絕緣體200的第3筒狀部250及第4筒狀部270的外側、與主體配件300的工具卡合部360及鉚接蓋380的內側之間,在後端側配置有環部件610,在前端側配置有環部件620。在環部件610和環部件620之間填充有粉末650。
[0060]絕緣體200以從主體配件300的前端側(+Z軸方向側)與中心電極100 —起凸出的狀態,被保持在主體配件300的內側。在主體配件300的內側,從前端側朝向後端側依次形成有內周面392、環狀凸部394、內周面396。
[0061]主體配件300的內周面392是位於主體配件300的內側中比環狀凸部394靠前端側的位置的部位。主體配件300的環狀凸部394是比內周面392和內周面396朝向內側隆起的環狀的部位。主體配件300的內周面396是位於主體配件300的內側中比環狀凸部394靠後端側的位置的部位。
[0062]圖2是放大表示火花塞10的前端側的說明圖。圖3是進一步放大表示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
[0063]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端面310的外周側形成有倒角部312。在本實施方式中,倒角部312是方面。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倒角部312也可以是圓面。在其它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沒有倒角部312。
[006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端面310的內周側形成有倒角部319。在本實施方式中,倒角部319是方面。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倒角部319也可以是圓面。在其它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沒有倒角部319。
[0065]主體配件300的內周面392在與絕緣體200的第I筒狀部210之間形成間隙IG。間隙IG防止在內周面392火花放電產生的橫向火花的發生。[0066]在端面310中的接地電極400的周圍具有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時形成的焊接塌邊700。主體配件300的內周面392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去除在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Y軸方向側)形成的焊接塌邊700而成形的,因而焊接塌邊700避開了內周面392。在本實施方式中,倒角部319也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與內周面392 —起形成的,因而焊接塌邊700在避開內周面392的同時,也避開了倒角部319。
[0067]焊接塌邊700具有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_Y軸方向側)露出的截面740。截面740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時而形成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截面740是沿著Z軸的面。截面740是與主體配件300的表面相連接的截面,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倒角部319連接。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在沒有倒角部319的情況下,截面740也可以是與內周面392連接的截面。
[0068]主體配件300的內周面392所在的部分中沿著徑向(Y軸方向)的厚度T大於接地電極400的沿著Y軸方向的厚度S。主體配件300的厚度T是將沿著Y軸方向的倒角部312的厚度和沿著Y軸方向的倒角部319的厚度相加得到的長度。從防止起因於焊接塌邊700的點火不良的角度考慮,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對於厚度比T/S < 1.77的情況比較有效,對於厚度比T/S < 1.20的情況更加有效。關於厚度比T/S的評價將在後面進行說明。
[0069]Α-2.火花塞的製造方法
[0070]圖4是表示火花塞10的製造方法的工序圖。圖5是表示製造火花塞10的狀態的說明圖。
[0071]在製造火花塞10時,製造者準備主體配件300的中間件即主體配件300Ρ (工序Ρ132)。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工序Ρ132中,製造者通過衝壓加工和切削加工來製作主體配件300Ρ。
[0072]如圖5所示,主體配件300Ρ形成至少成形有端面310的筒狀。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主體配件300Ρ沒有成形螺紋部320。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主體配件300Ρ形成有倒角部312。在主體配件300Ρ沒有成形內周面392和倒角部319,但成形了具有比內周面392小的內徑的內周面392Ρ。內周面392與內周面392Ρ的內徑差在後面的工序中成為用於成形內周面392的切削量,因而優選0.1mm (毫米)以上,以便確保內周面392的加工精度。
[0073]返回圖4的說明,在準備主體配件300Ρ後(工序Ρ132),製造者進行在主體配件300Ρ的端面310焊接接地電極400的焊接工序(工序Ρ13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焊接工序(工序Ρ134)中,製造者在以端面310面向鉛直方向上方的方式將主體配件300Ρ固定,在該狀態下向端面310按壓接地電極400,並且通過電阻焊接將端面310和接地電極400接合。在本實施方式中,焊接工序(工序Ρ134)中的接地電極400形成不彎曲地直直延伸的形狀。
[0074]如圖5所示,在端面310中的接地電極400的周圍,通過焊接工序(工序Ρ134)形成有焊接塌邊700。在焊接工序(工序Ρ134)中,形成有從端面310 —直到內周面392Ρ的焊接塌邊700。
[0075]返回圖4的說明,在進行焊接工序(工序Ρ134)後,製造者進行在主體配件300Ρ成形內周面392的成形工序(工序Ρ136)。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成形工序(工序Ρ136)中,製造者在主體配件300Ρ成形內周面392,並且在主體配件300Ρ成形倒角部319。[0076]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成形工序(工序P136)中,製造者沿著劃線CL去除焊接塌邊700來成形倒角部319和內周面392。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成形工序(工序P136)中,製造者通過車削加工來成形倒角部319和內周面392。在其它實施方式中,在成形工序(工序P136)中,製造者也可以通過進行其它切削加工(例如銑削加工、鑽削加工)、研磨加工、拋光加工中至少一種加工取代車削加工來成形倒角部319和內周面392。
[0077]在結束成形工序(工序P136)後,如圖3所示,在焊接塌邊700形成有截面740,並且在主體配件300P形成有倒角部319和內周面392。
[0078]返回圖4的說明,在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後,製造者通過進行螺紋切削,在主體配件300P成形螺紋部320(工序P138)。然後,製造者在主體配件300P實施表面加工(鍍鋅)(工序P138)。由此完成主體配件300。
[0079]在完成主體配件300後(工序P139),製造者將其它部件(中心電極100、絕緣體200等)安裝於主體配件300 (工序P180)。由此完成火花塞10。在本實施方式中,製造者在將其它部件安裝於主體配件300時,對接地電極400進行彎曲加工。
[0080]A-3.火花塞的評價
[0081]圖6是表示對比較試樣的厚度比T/S與焊接塌邊700的關係進行評價的試驗的結果的表。在圖6的評價試驗中,試驗者準備了厚度比T/S不同的多個火花塞作為比較試樣。這些試樣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不同,是具有在焊接接地電極400之前成形倒角部319和內周面392的主體配件的火花塞。試驗者根據下面的評價基準評價了各試樣的焊接塌邊700。
[0082]O:內周面392沒有焊接塌邊700,不可能發生橫向火花。
[0083]Δ:內周面392有焊接塌邊700,但發生橫向火花的可能性較小。
[0084]X:內周面392有焊接塌邊700,發生橫向火花的可能性較大。
[0085]根據圖6的評價試驗,從防止起因於焊接塌邊700的點火不良的角度考慮,如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那樣,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對於厚度比T/S ( 1.77的情況比較有效,對於厚度比T/S ( 1.20的情況更加有效。
[0086]A-4.效果:
[0087]根據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與已經成形了內周面392的主體配件300的端面310相比,能夠確保焊接工序(工序P134)中的端面310的厚度較厚,因而在焊接工序(工序P134)中能夠抑制接地電極400從主體配件300的端面310脫落。並且,由於在焊接工序(工序P134)之後成形內周面392,因而能夠避免內周面392由於焊接接地電極400時的影響而變形。其結果是,能夠提高火花塞10的製造效率。
[0088]另外,根據上述實施方式,能夠避免源自內周面392的焊接塌邊700的溢出。其結果是,能夠防止火花塞10的點火不良(例如,火花放電在內周面392產生的橫向火花)。
[0089]另外,通過利用倒角部319實現間隙IG的增加和電場強度的降低,能夠提高火花塞10的點火性。
[0090]A-5.變形例:
[0091]A-5-1.第 I 變形例:
[0092]圖7是表示製造第I變形例的火花塞IOA的狀態的說明圖。圖8是放大表示在第I變形例的火花塞IOA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第I變形例的火花塞IOA具有如圖7所示沿著劃線CLA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得到的構造,除此之外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相同。
[0093]如圖8所示,第I變形例的焊接塌邊700具有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Y軸方向側)露出的截面740A。截面740A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時形成的。截面740A是與倒角部319A連接的面,是以與倒角部319相同的角度相對於內周面392傾斜的面。截面740A與接地電極400的表面連接。
[0094]根據第I變形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能夠提高火花塞IOA的製造效率。並且,能夠防止火花塞IOA的點火不良。
[0095]A-5-2.第 2 變形例:
[0096]圖9是表示製造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IOB的狀態的說明圖。圖10是放大表示在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IOB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IOB具有如圖9所示沿著劃線CLB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得到的構造,除此之外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相同。
[0097]如圖10所示,第2變形例的火花塞IOB具有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Y軸方向側)露出的截面741B、742B。截面741B、742B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時形成的。截面741B是沿著Z軸的面,並與截面742B連接。截面742B是與倒角部319連接的面,是以與倒角部319相同的角度相對於內周面392傾斜的面。
[0098]根據第2變形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能夠提高火花塞IOB的製造效率。並且,能夠防止火花塞IOB的點火不良。
[0099]A-5-3.第 3 變形例:
[0100]圖11是表示製造第3變形例的火花塞IOC的狀態的說明圖。圖12是放大表示在第3變形例的火花塞IOC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第3變形例的火花塞IOC具有如圖11所示沿著劃線CLC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得到的構造,除此之外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相同。
[0101]如圖12所示,在第3變形例中,在端面310的內周側形成有作為圓面的倒角部319C。焊接塌邊700的截面740與倒角部319C連接。
[0102]根據第3變形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能夠提高火花塞IOC的製造效率。並且,能夠防止火花塞IOC的點火不良。
[0103]A-5-4.第 4 變形例:
[0104]圖13是表示製造第4變形例的火花塞IOD的狀態的說明圖。圖14是放大表示在第4變形例的火花塞IOD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第4變形例的火花塞IOD具有如圖13所示沿著劃線CLD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得到的構造,除此之外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相同。
[0105]如圖14所示,在第4變形例中,在端面310的內周側形成有作為圓面的倒角部319D。第4變形例的焊接塌邊700具有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Y軸方向側)露出的截面740D。截面740D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時形成的。截面740D是與倒角部319D連接的面,是與倒角部319D —起構成圓面的面。截面740D與接地電極400的表面連接。
[0106]根據第4變形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能夠提高火花塞IOD的製造效率。並且,能夠防止火花塞IOD的點火不良。
[0107]A-5-5.第 5 變形例:
[0108]圖15是表示製造第5變形例的火花塞IOE的狀態的說明圖。圖16是放大表示在第5變形例的火花塞IOE中被焊接了接地電極400的主體配件300的局部截面的說明圖。第5變形例的火花塞IOE具有如圖15所示沿著劃線CLE進行成形工序(工序P136)得到的構造,除此之外與上述實施方式的火花塞10相同。
[0109]如圖16所示,在第5變形例中,在端面310的內周側形成有作為圓面的倒角部319E。第5變形例的焊接塌邊700具有朝向主體配件300的徑向內側(-Y軸方向側)露出的截面741E、742E。截面741E、742E是在將接地電極400焊接於端面310後成形內周面392時形成的。截面741E是沿著Z軸的面,並與截面742E連接。截面742E是與倒角部319E連接的面,是與倒角部319E —起構成圓面的面。
[0110]根據第5變形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地能夠提高火花塞IOE的製造效率。並且,能夠防止火花塞IOE的點火不良。
[0111]B.其它實施方式:
[0112]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或實施例、變形例,能夠在不脫離其宗旨的範圍內以各種構成方式實現。例如,與在
【發明內容】
一欄中記述的各方式中的技術特徵對應的實施方式、實施例、變形例中的技術特徵能夠適當進行替換或組合,以便解決上述問題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問題、或者實現上述效果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效果。並且,其技術特徵只要在本說明書中沒有作為必須要素進行說明,就能夠適當刪除。
[0113]例如,主體配件的內周面和倒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是利用焊接塌邊構成的部位。
【權利要求】
1.一種火花塞的製造方法,用於製造火花塞,該火花塞具有:棒狀的中心電極,沿軸線方向延伸;絕緣體,呈具有軸孔的筒狀,將所述中心電極保持在所述軸孔中;主體配件,呈具有端面和內周面的筒狀,在所述絕緣體的前端側和所述內周面之間形成間隙;以及接地電極,被焊接在所述端面上,所述火花塞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括: 焊接工序,將所述接地電極焊接在所述端面上;以及 成形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成形所述內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成形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去除在所述焊接工序中形成的焊接塌邊並成形所述內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成形工序是如下的工序:在進行了所述焊接工序後,對於在所述端面上焊接了所述接地電極的所述主體配件,去除在所述焊接工序中形成的焊接塌邊並成形所述內周面,並且成形對所述端面的內周側進行倒角加工得到的倒角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配件的所述內周面所在的部分中沿著徑向的厚度T、和所述接地電極的沿著所述徑向的厚度S的關係滿足T/S ( 1.2。
5.—種火花塞,其特徵在於, 該火花塞是利用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火花塞的製造方法製造的。
6.一種火花塞,具有:棒狀的中心電極,沿軸線方向延伸;絕緣體,呈具有軸孔的筒狀,將所述中心電極保持在所述軸孔中;筒狀的主體配件,具有端面和內周面;以及接地電極,被焊接在所述端面上,所述火花塞的特徵在於, 焊接塌邊位於所述端面中的所述接地電極的周圍,並且避開所述內周面, 所述焊接塌邊具有朝向所述主體配件的徑向內側而露出且與所述主體配件的表面連接的截面。
7.根據權利要求6的火花塞,其特徵在於, 所述焊接塌邊位於所述接地電極的周圍,並避開所述內周面,而且避開對所述端面的內周面進行倒角加工得到的倒角部。
【文檔編號】H01T13/32GK103986079SQ201410050322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3日
【發明者】河合友紀 申請人:日本特殊陶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