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8 01:04: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煙淨化器,具體為一種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油煙淨化器多為靜電油煙靜化器,油煙由風機吸入靜電式油煙淨化器,其中部分較大的油霧滴、油汙顆粒在均流板上由於機械碰撞、阻留而被捕集。當氣流進入高壓靜電場時,在高壓電場的作用下,油煙氣體電離,油霧荷電,大部分得以降解炭化;少部分微小油粒在吸附電場的電場力及氣流作用下向電場的正負極板運動被收集在極板上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到集油盤,經排油通道排出,餘下的微米級油霧被電場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終排出潔淨空氣。該種油煙淨化器有如下不足:1、衰減率高,大型餐飲使用的靜電油煙淨化器,當使用三個月或更長時間後,去除率呈直線下降直到為零;2、清洗頻率高,為保證油煙淨化效果,以及油煙去除率達標,必須每兩周清洗一次;3、清洗費用高,專業的靜電油煙淨化器清洗服務公司代勞,費用每次1000~5000元不等;4、清洗要求高,清洗需專業人員進行,如果非專業人員不按規範清洗,排煙管道內積油嚴重,存在較大的失火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淨化效果好、衰減率低、清洗頻率低、費用低、要求低的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包括微生物儲存箱,所述微生物儲存箱為臥式結構,所述微生物儲存箱的前面板上設有油煙進口,微生物儲存箱的一側面板上分別設有油煙出口,另一側面板通過第一排汙管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所述微生物儲存箱內部設有縱向設置的多層微生物菌槽,每層微生物菌槽內均裝有微生物填料,相鄰微生物菌槽之間留有流通間隙,每層微生物菌槽上方均設有噴淋系統,所述噴淋系統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通過臥式結構微生物儲存箱的設置,在微生物儲存箱內縱向設置多層微生物菌槽,該種微生物菌槽除油原理為油煙進入微生物菌槽後,與微生物填料發生化學反映,進行油脂分解後流入微生物儲存箱底部的集油收集槽內,其油煙淨化效果好;相鄰微生物菌槽之間留有流通間隙,便於以一層微生物菌槽後流通分散後再進入下一層微生物菌槽,有效提升油煙與微生物的接觸面積和時間,提升油煙淨化效果;每層微生物菌槽頂部均設置噴淋系統,用於向微生物菌槽噴淋水霧,對殘留微生物菌槽上的油煙顆粒進行衝洗,一方面提升淨化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確保微生物菌槽的清潔度,提升微生物菌槽的使用壽命,有效減少微生物菌槽及微生物填料的衰減率;噴淋系統與水循環系統連接,使噴淋系統利用水循環系統自動噴水,水通過噴淋系統、微生物儲存箱和水循環系統循環使用,利用率高,有效節約用水,同時噴淋系統的設置,有效保持了微生物儲存箱內的清潔度,有效減少了清洗頻率;微生物儲存箱的清洗可先打開水循環系統,使噴淋系統啟動進行噴淋,噴淋後通過在油煙進口和/或油煙出口設置吹風機即可完成,其清洗簡單,要求低,無需專業人員即可,同時了有效降低了清洗費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汙管位於微生物儲存箱的側面板下部一角,便於髒汙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噴淋系統包括噴淋管和噴淋管固定座,所述噴淋管固定座的兩端分別與微生物儲存箱連接,所述噴淋管固定座內設有噴淋管,所述噴淋管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打開水循環系統,使水不斷地進入噴淋管,通過噴淋管向微生物儲存箱內噴淋水霧,使微生物儲存箱內的生物菌槽上殘留油煙顆粒被水霧衝洗掉,起到二次清潔的作用,清潔效果好。
進一步地,所述噴淋管固定座為U形座,U形座的兩端均設有向外水平彎折的彎折部,所述U形座內設有噴淋管。噴淋管固定座的設置,用於固定和放置噴淋管,對噴淋管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噴淋管的底部和下部設有若干個噴淋孔,所述U形座上設有與噴淋孔相配合的流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流通孔的大小大於等於噴淋孔的大小,便於水霧及時噴出,達到清潔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循環水箱,所述循環水箱的一側通過第一排汙管與微生物儲存箱連通,另一側通過第一水管與水泵連接,所述水泵的出口通過第二水管與噴淋總管連通,所述噴淋總管分別通過噴淋支管與噴淋管連通。水循環系統開啟後,通過噴淋總管和各噴淋支管向噴淋系統上的噴淋管內不斷補充水源,使各噴淋管不斷地向微生物菌槽內噴水霧,去除微生物菌槽內殘留的油煙顆粒。
進一步地,所述循環水箱的上部一側設有第二排汙管,第二排汙管的設置,用於定時排出循環水箱的漂浮物,有效確保循環水的清潔度,提高循環水的利用率和循環率。
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油煙淨化效果好,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通過臥式結構微生物儲存箱的設置,在微生物儲存箱內設置多層微生物菌槽,該種微生物菌槽除油原理為油煙進入微生物菌槽後,與微生物填料發生化學反映,進行油脂分解後流入微生物儲存箱底部的集油收集槽內,其油煙淨化效果好,同時相鄰微生物菌槽之間留有流通間隙,便於以一層微生物菌槽後流通分散後再進入下一層微生物菌槽,有效提升油煙與微生物的接觸面積和時間,提升油煙淨化效果;
第二、衰減率低,每層微生物菌槽頂部噴淋系統的設置,用於向微生物菌槽噴淋水霧,對殘留微生物菌槽上的油煙顆粒進行衝洗,一方面提升淨化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確保微生物菌槽的清潔度,提升微生物菌槽的使用壽命,有效減少微生物菌槽及微生物填料的衰減率;
第三、清洗頻率低,噴淋系統與水循環系統連接,使噴淋系統利用水循環系統自動噴水,水通過噴淋系統、微生物儲存箱和水循環系統循環使用,利用率高,有效節約用水,同時噴淋系統的設置,有效保持了微生物儲存箱內的清潔度,有效減少了清洗頻率;
第四、清洗要求低,微生物儲存箱的清洗可先打開水循環系統,使噴淋系統啟動進行噴淋,噴淋後通過在油煙進口和/或油煙出口設置吹風機即可完成,其清洗簡單,要求低,無需專業人員即可操作;
第五、清洗費用低,結合第三、第四點,清洗頻率低以及清洗要求低,一是清洗頻率低減少清洗費用,二是清洗人員要求低降低清洗費用,因此,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具有清洗費用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噴淋系統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包括微生物儲存箱1,所述微生物儲存箱1為臥式結構,所述微生物儲存箱1的前面板上設有油煙進口12,微生物儲存箱1的一側面板上分別設有油煙出口(圖中未示出),另一側面板通過第一排汙管6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所述微生物儲存箱1內部設有縱向設置的多層微生物菌槽2,每層微生物菌槽2內均裝有微生物填料,相鄰微生物菌槽2之間留有流通間隙,每層微生物菌槽2上方均設有噴淋系統3,所述噴淋系統3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本實用新型臥式生物油煙淨化器通過臥式結構微生物儲存箱1的設置,在微生物儲存箱1內縱向設置多層微生物菌槽2,該種微生物菌槽2除油原理為油煙進入微生物菌槽2後,與微生物填料發生化學反映,進行油脂分解後流入微生物儲存箱1底部的集油收集槽內,其油煙淨化效果好;相鄰微生物菌槽2之間留有流通間隙,便於以一層微生物菌槽2後流通分散後再進入下一層微生物菌槽2,有效提升油煙與微生物的接觸面積和時間,提升油煙淨化效果;每層微生物菌槽2頂部均設置噴淋系統3,用於向微生物菌槽2噴淋水霧,對殘留微生物菌槽2上的油煙顆粒進行衝洗,一方面提升淨化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確保微生物菌槽2的清潔度,提升微生物菌槽2的使用壽命,有效減少微生物菌槽2及微生物填料的衰減率;噴淋系統3與水循環系統連接,使噴淋系統3利用水循環系統自動噴水,水通過噴淋系統3、微生物儲存箱1和水循環系統循環使用,利用率高,有效節約用水,同時噴淋系統3的設置,有效保持了微生物儲存箱1內的清潔度,有效減少了清洗頻率;微生物儲存箱1的清洗可先打開水循環系統,使噴淋系統3啟動進行噴淋,噴淋後通過在油煙進口12和/或油煙出口設置吹風機即可完成,其清洗簡單,要求低,無需專業人員即可,同時了有效降低了清洗費用。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排汙管6位於微生物儲存箱1的側面板下部一角,便於髒汙排出。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噴淋系統3包括噴淋管33和噴淋管固定座31,所述噴淋管固定座31的兩端分別與微生物儲存箱1連接,所述噴淋管固定座31內設有噴淋管33,所述噴淋管33與水循環系統連接,打開水循環系統,使水不斷地進入噴淋管33,通過噴淋管33向微生物儲存箱1內噴淋水霧,使微生物儲存箱1內的生物菌槽上殘留油煙顆粒被水霧衝洗掉,起到二次清潔的作用,清潔效果好。所述噴淋管固定座31為U形座,U形座的兩端均設有向外水平彎折的彎折部32,所述U形座內設有噴淋管33。噴淋管固定座31的設置,用於固定和放置噴淋管33,對噴淋管33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所述噴淋管33的底部和下部設有若干個噴淋孔,所述U形座上設有與噴淋孔相配合的流通孔。所述流通孔的大小大於等於噴淋孔的大小,便於水霧及時噴出,達到清潔效果。
如圖1所示,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循環水箱8,所述循環水箱8的一側通過第一排汙管6與微生物儲存箱1連通,另一側通過第一水管9與水泵10連接,所述水泵10的出口通過第二水管11與噴淋總管5連通,所述噴淋總管5分別通過噴淋支管4與噴淋管33連通。水循環系統開啟後,通過噴淋總管5和各噴淋支管4向噴淋系統3上的噴淋管33內不斷補充水源,使各噴淋管33不斷地向微生物菌槽2內噴水霧,去除微生物菌槽2內殘留的油煙顆粒。所述循環水箱8的上部一側設有第二排汙管7,第二排汙管7的設置,用於定時排出循環水箱8的漂浮物,有效確保循環水的清潔度,提高循環水的利用率和循環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