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小程序官方(天貓推出微信小程序)
2023-11-08 09:04:51 2
【文/觀察者網 周毅,編輯 張廣凱】
繼「支付寶與微信轉帳互通」功能上線後,阿里和騰訊又要繼續「拆牆」搞合作?
日前不少網友發現,微信上架了小程序「天貓超市小鐺家」。該小程序以靜態的方式,展示了天貓超市的LOGO,並搭配了「貓超卡介紹」和「超值換購介紹」等界面。在不少人看來,阿里淘系電商以「天貓」品牌入駐小程序,這是兩者互聯互通的「重要一步」。
在反壟斷背景下,原本熱衷於構建彼此的生態圈、鮮有合作的騰訊和阿里,近年來頻繁試水互聯互通。但雙方很多業務的合作看上去熱鬧,卻沒有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方便,很難真正稱得上互聯互通。
在某種程度上,壁壘和圍牆依然存在,阿里和騰訊依然同床異夢。
這背後的「黑暗森林」困境,更是網際網路種種亂象的根源。
微信小程序「天貓超市小鐺家」截圖
阿里直接以「天貓」品牌命名小程序,這次不一般?
這不是阿里和騰訊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第一次「拆牆」。
微信小程序和阿里電商業務早就有過「牽手」、合作:2021年4月,盒馬集市入駐微信小程序;2021年5月,淘寶在微信端內測名為「親友省錢購」的小程序。
在去年一季度末,市場還一度傳出淘寶特價版和閒魚向微信提交小程序申請的消息,一時間沸沸揚揚——不過時至今日,微信中只可檢索到淘寶特價版和閒魚的公眾號和視頻號,其小程序並未上架。
與以往相比,此次是阿里巴巴直接以「天貓」品牌命名小程序。
從小程序背後公司的股權設置來說,「天貓超市小鐺家」也更顯特殊。
同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小程序,「盒馬集市」和「親友省錢購」背後的公司,其實控人均為杭州寶燦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而「天貓超市小鐺家」的開發者是杭州昊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眼查APP資料顯示,該公司由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天眼查APP截圖
因此在一些國內媒體看來,這是阿里淘系電商首次在微信中上線重要的電商業務小程序。
這會是阿里和騰訊牽手的重要一步嗎?
至少目前還看不出來。「天貓超市小鐺家」的小程序內,目前還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功能,只有兩個頁面,分別是對天貓超市的會員卡「貓超卡」、以及一個名為「超值換購」的活動的介紹。
未來小程序內會增加什麼功能,外界還不得而知。
但從雙方過往的合作來看,大部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比如去年上線的「親友省錢購」,其Slogan為「天天領紅包,省心又省錢」,當親友購買你分享的小程序內商品可以享受親友價,同時可獲得相應的「淘禮金」,在下次購買商品後可與其他優惠疊加。
顯然,這是一個對標拼多多模式的社區團購功能。
但是這個小程序沒有掀起任何水花,甚至上線一個月後,就顯示「因違規已暫停服務」。
「親友省錢購」因違規下架
其它案例也顯示出,騰訊、阿里的互通沒有落到實處。
前幾天,一則「支付寶終於可以向微信轉帳」的新聞刷屏,但用戶實測之後,發現只是可以通過微信通知對方收款,錢款依然是在支付寶平臺內,跟互聯互通沒有一點關係。
此外,今年3月開始,很多網友已經關注到,淘寶訂單已經支持微信支付。但是不少人使用後發現,這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以「去微信找朋友幫我付」功能為例,消費者在淘寶頁面上獲得一個連結,他需要將其通過微信分享,其他用戶複製連結,再跳轉到淘寶平臺才可以完成支付。
說是互聯互通,其實只是「多了一種支付選擇」,實際上沒有方便多少。
淘寶「去微信找朋友幫我付」功能,實際體驗依然繁瑣
在消費者最關係的商品連結分享問題上,儘管目前騰訊有所進步,將淘寶連結用微信分享給好友,已經可以在微信內打開。但相比京東連結的顯示方式,淘寶連結還是簡陋了不少。
在微信上,淘寶和京東的商品連結享受的是不同的「待遇」
「虛假牽手」背後:黑暗森林難以克服
阿里以「天貓」品牌命名小程序,相比以往,雙方的「拆牆」力度看上去是大了一點。但阿里真的願意就此入駐微信體系,跟對方分享利潤嗎?恐怕沒有這麼簡單。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阿里和騰訊都試圖在打造自己的完整生態圈,彼此之間的合作寥寥。阿里身體裡流淌著電商基因,騰訊則掌握著強大的社交版圖,但誰也不滿足於只賺能力內的錢,都想進一步入侵對方的領地。
為此,阿里通過釘釘等載體,試圖打造自己的社交網絡,但顯然早已一敗塗地。
騰訊想利用自己的社交版圖切入電商,於是有了小程序的誕生。在理想情況下,微信將變成一個超級APP,用戶可以在這裡滿足包括購物在內的一切生活需求。
如今,儘管小程序電商也為騰訊貢獻了不少收入,但距離超級APP,顯然還差了很遠。不管是能力所限,還是有意克制,小程序始終未能取代獨立APP的地位,小程序電商也沒能挑戰淘寶的地位。
反而是「騰訊系」的京東、拼多多,充分受益於微信社交流量。2020年,拼多多的活躍買家已經增長至7.88億,超越了淘寶,一躍成為阿里最大競爭對手。甚至騰訊也一度推出了「小鵝拼拼」,要從當年的小老弟手裡搶一杯羹。
拼多多的活躍買家逐年增長,在2020年超越阿里 圖源光大證券研報
騰訊、阿里互相築牆,最終肥的並不是自己。
回過頭來想想,要是當初淘寶、微信就直接牽手,是不是就沒有了拼多多崛起,兩巨頭反而能更舒服的賺錢?
但這種假設確實也很難發生,核心障礙在於「黑暗森林法則」。
一旦對方手裡掌握著足夠殺死你的武器,那麼你絕無可能跟對方坦誠合作。
對騰訊而言,如果親手把自己的社交流量,全部導入淘寶應用,讓用戶養成了使用淘寶APP購物的習慣,那麼微信對淘寶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騰訊必須推出小程序,把流量留在微信體系之內。可是對淘寶來說,如果毫無保留地入駐小程序,自己的APP又剩下什麼存在價值呢?
這一矛盾決定了,阿里和騰訊的合作必然是有顧慮的,「同床異夢」也在所難免。
黑暗森林之中,合作意味著自身的死亡,那麼你能做的只有築牆。
真正的互聯互通,還靠外力推動
讓人欣慰的是,我們並非真的身處毫無規則的黑暗森林之中,一切商業活動都要受到政策約束。
伴隨著反壟斷的進展,平臺之間的壁壘有望進一步消弭。
站在市場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平臺之間的封閉可能會排除、限制市場競爭,長遠來看將損害普通人利益,它也會給社會經濟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我國監管部門提出了「互聯互通」政策,致力於破解平臺築起的「圍牆花園」、打通平臺間的生態體系。
反壟斷執法逐漸成為確保互聯互通政策得到有效實施的重要工具。在一系列背景下,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拆牆」、破冰,嘗試各種合作,生態圈的「次元壁」開始被打破。
2021年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 新華社圖
反壟斷強調「拆牆」,更重要的是,也保障了任何一家企業在「拆牆」的同時,不會被對方殺死,這將是網際網路良性發展的重要根基。
在此基礎上,網際網路巨頭們更加應該跳出「流量思維」、「燒錢戰術」、「壟斷邏輯」,在科學技術創新、商業邏輯升級上付出更多心思。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