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的製作方法
2023-11-08 13:49:17 1
專利名稱: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害蟲誘殺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室內常見爬行害蟲(如蟑螂、螞蟻、臭蟲等)誘殺盒。
蟑螂、螞蟻、臭蟲等爬行害蟲分布廣泛,密度高,造成的危害相當嚴重。目前,對這些害蟲最常見的殺滅方法是噴灑化學殺蟲劑。但由於噴灑化學殺蟲劑,一方面此類害蟲極易產生抗藥性,殺滅效果並不佳;另一方面噴灑時,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極易造成環境汙染,許多場所不宜噴灑化學殺蟲劑。市售的電子滅蟑器,結構複雜、成本很高,推廣應用有一定的難度。我國專利「害蟲誘殺裝置」(CN2257992Y),它包括一個誘殺倉,其壁上裝有單向活門,倉內部裝有誘殺劑槽,單向活門處還裝有誘劑吸附層。害蟲在誘劑的引誘下通過單向活門進入誘殺倉,通過誘殺劑槽中的誘殺劑將其殺滅。這種裝置需要害蟲推開單向活門進入誘殺室,這與害蟲的習性不符,一般情況下,蟑螂、螞蟻等害蟲的觸角一接觸到障礙物,便會繞道而行,達不到誘殺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根據蟑螂、螞蟻、臭蟲等室內爬行害蟲喜暗、鑽洞等生活習性而設計的誘殺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的該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由底座和頂蓋兩大部分組成。底座上設有毒餌室,毒餌室室壁上分布有蟲體出入口,毒餌室外壁周圍設有擋板;頂蓋突起部位為害蟲棲息室,內設害蟲棲息板,棲息板上有缺口,頂蓋壁周圍也設有害蟲出入口;底座與頂蓋通過熱襯或膠粘法組裝在一起,誘殺盒內各部位塗有一層控釋殺蟲劑膜。
由上述方案設計製造的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利用蟑螂、螞蟻等害蟲均有喜歡鑽洞和在黑暗處棲息以及易受引誘劑引誘的習性而設計,當害蟲由頂蓋上的出入口進入盒子後,接觸到藥膜或吃到毒餌室內的毒餌,便會中毒死亡,結構合理,誘殺效果顯著,安全可靠。該誘殺盒對蟑螂和螞蟻有觸殺和胃毒兩方面的作用,對臭蟲等其它爬行害蟲具有觸殺作用。對蟑螂的誘殺主要用於誘殺分布最廣的德國小蠊及各種大蠊的幼蟲。
圖1、圖2分別為該誘殺盒底座的俯視圖和側視圖;圖3、圖4分別為該誘殺盒頂蓋的仰視圖和側視圖;圖5、圖6分別為該誘殺盒頂蓋、底座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該誘殺盒組裝後的立體示意圖。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圖2及圖6所示,該誘殺盒底座1的中央設有毒餌室2,毒餌室室壁3上分布有害蟲出入口4,毒餌室外壁周圍設有擋板5。
圖3、圖4及圖5所示,該誘殺盒頂蓋6的中央突起部位為害蟲棲息室8,內設害蟲棲息板9,棲息板9上有缺口10,頂蓋壁周圍也設有害蟲出入口7。
圖7所示,底座1與頂蓋6通過熱襯或膠粘法組裝在一起,盒內各部位塗有一層控釋殺蟲劑膜,誘殺盒內最好用黑塑料或內襯黑塑料,以滿足蟑螂、螞蟻、臭蟲等害蟲喜歡在黑暗處棲息的習性;誘殺盒底座1上的毒餌室2及其外壁周圍擋板5、頂蓋6的頂部害蟲棲息室8以及棲息板9,使盒內呈迷宮狀,既滿足了蟑螂、螞蟻、臭蟲等害蟲均有喜歡鑽洞的習性,也增加了控釋殺蟲劑的塗抹面積。底座1背面可設一塊不乾膠,將誘殺盒放置或粘貼在蟑螂、螞蟻、臭蟲等害蟲活動頻繁的地方。該誘殺盒整體形狀可設計成圓形,也可設計成六邊形、方形、橢圓形等。
權利要求1.一種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它由底座(1)和頂蓋(6)組成,其特徵在於底座(1)上設有毒餌室(2),毒餌室室壁(3)上分布有害蟲出入口(4),毒餌室外壁周圍設有擋板(5);頂蓋(6)的突起部位為害蟲棲息室(8),棲息室(8)內設害蟲棲息板(9),棲息板(9)上有缺口(10),頂蓋壁周圍也設有害蟲出入口(7);底座(1)與頂蓋(6)通過熱襯或膠粘法組裝在一起,盒內各部位塗有一層控釋殺蟲劑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其特徵在於誘殺盒底座(1)背面可設一塊不乾膠。
專利摘要一種室內爬行害蟲誘殺盒,由底座和頂蓋組成,底座上設有毒餌室,毒餌室室壁上分布有蟲體出入口,毒餌室外壁周圍設有擋板;頂蓋突起部位為害蟲棲息室,內設害蟲棲息板,棲息板上有缺口,頂蓋壁周圍也設有害蟲出入口;底座與項蓋通過熱襯或膠粘法組裝在一起,誘殺盒內各部位塗有一層控釋殺蟲劑膜。該誘殺盒利用害蟲均有喜歡鑽洞和在黑暗處棲息以及易受引誘劑引誘的習性而設計,結構合理,誘殺效果顯著,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A01M1/10GK2471114SQ0120340
公開日2002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8日
發明者楊銀書, 宮佔威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後勤部軍事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