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收線盒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3:50:51
電器收線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器收線盒,包括:外殼;收線盤組件,包括收線盤和卷簧,收線盤可繞軸線A轉動地設於外殼的內部,卷簧設置於收線盤與外殼之間;電源線,卷繞於收線盤上;導電組件,包括設置於L極動導電片、N極動導電片、L極靜導電片和N極靜導電片,L極動導電片和N極動導電片沿軸線A的方向間隔地設置在收線盤上,L極靜導電片和N極靜導電片分別設置於收線盤兩側的外殼的內壁上,且L極動導電片和N極動導電片分別與L極靜導電片和N極靜導電片相互滑動接觸。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器收線盒,由於導電組件位於收線盤的軸線A上,因此導電組件轉動的周長最短,導電組件的零件體積更小,加工工藝更加簡單,更加節省材料,成本更低。
【專利說明】電器收線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條帶或細絲狀材料的重複放出和重複存儲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器收線盒。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器收線盒一般包括外殼、收線盤組件、電源線及導電組件,收線盤組件包括樞設在外殼內的收線盤和卷簧,電源線卷繞於所述收線盤上,導電組件包括設置在收線盤外壁上的火線動金屬環和零線動金屬環以及設置於外殼內壁上的火線靜金屬環和零線靜金屬環,火線動金屬環和零線動金屬環分別與火線靜金屬環和零線靜金屬環相互滑動接觸,所述電源線的火線和零線的內端分別與火線動金屬環和零線動金屬環電氣連接。由於火線動金屬環和零線動金屬環設置在收線盤同一側的外壁上,且火線靜金屬環和零線靜金屬環設置在外殼同一側的內壁上,火線動金屬環、零線動金屬環、火線靜金屬環和零線靜金屬的周長較長,轉動導電組的零件體積需要更大,這樣會浪費更多的材料。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電器收線盒,其導電組件的零件體積小,節省材料。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電器收線盒,包括:
[0005]外殼;
[0006]收線盤組件,包括收線盤和卷簧,所述收線盤可繞軸線A轉動地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所述卷簧設置於所述收線盤與所述外殼之間;
[0007]電源線,卷繞於所述收線盤上;
[0008]導電組件,包括設置於所述收線盤上的L極動導電片和N極動導電片,以及設置於所述外殼內壁上的L極靜導電片和N極靜導電片,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分別與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相互滑動接觸,且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分別與所述電源線的火線和零線電氣連接;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沿所述軸線A的方向間隔布置,所述L極靜導電片設置於所述收線盤一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所述N極靜導電片設置於所述收線盤另一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收線盤的中心設置有中心孔,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設置在所述中心孔內,所述收線盤兩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第二中心軸上,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L極靜導電片從所述中心孔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內,所述第二中心軸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從所述中心孔的另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內。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第二中心軸的端面上。[0011 ]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均包括第一本體部和設置於該第一本體部邊緣的向一側延伸的第一插腳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的端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L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插腳部插入對應的所述第一插孔內,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插腳部插入對應的所述第二插孔內。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的端面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位於對應的所述定位凹槽內。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銀觸點。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均包括第二本體部和自該第二本體部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插腳部,所述中心孔的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第一插縫和兩個相對的第二插縫,所述L極動導電片的兩個所述第二插腳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一插縫內,所述N極動導電片的兩個所述第二插腳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插縫內。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的所述第二本體部上設置有非閉合鏤空,由該非閉合鏤空圍成彈性接觸部。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外殼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器收線盒,由於導電組件位於收線盤的軸線A上,因此導電組件轉動的周長最短,導電組件的零件體積更小,加工工藝更加簡單,更加節省材料,成本更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電器收線盒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的電器收線盒的N極靜導電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1中的電器收線盒的第二外殼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1中的電器收線盒的N極動導電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圖1中的電器收線盒的收線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以上各圖中,1、第一外殼;11、第一中心軸;2、導電組件;21、L極靜導電片;22、N極靜導電片;22a、第一本體部;22b、第一插腳部;22c、銀觸點;23、L極動導電片;24、N極動導電片;24a、第二本體部;24b、第二插腳部;24c、彈性接觸部;24d、鏤空;3、電源線;4、收線盤;41、圓柱體;41a、中心孔;41b、第一插縫;41c、第二插縫;43、環槽;6、卷簧;7、第二外殼;71、第二中心軸;71a、定位凹槽;71b、第二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以下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002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的電器收線盒包括:外殼、收線盤組件、電源線3及導電組件2,其中,所述外殼優選由第一外殼I和第二外殼7組成。所述收線盤組件包括收線盤4和卷簧6,所述收線盤4可繞軸線A轉動地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所述收線盤4上設置有環槽43。所述卷簧6安裝在所述環槽43內,卷簧6的一端固定在收線盤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外殼7上。所述電源線3卷繞於所述收線盤4上。所述導電組件2包括沿所述軸線A的方向間隔地設置在所述收線盤4上的L極動導電片23和N極動導電片24,設置於所述第一外殼I的內壁上的L極靜導電片21,以及設置於所述第二外殼7的內壁上的N極靜導電片22,所述L極動導電片23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24分別與所述L極靜導電片21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22相互滑動接觸,且所述L極動導電片23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24分別與所述電源線3的火線和零線電氣連接。本實施例中的電器收線盒的導電組件2由於位於收線盤4的軸線A上,因此導電組件2轉動的周長最短,導電組的零件體積更小,加工工藝更加簡單,更加節省材料,成本更低。
[0026]優選地,所述收線盤4的中心設置有中空圓柱體41及形成於圓柱體41中心的中心孔41a,所述L極動導電片23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24設置在所述中心孔41a內,所述第一外殼I和所述第二外殼7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中心軸11和第二中心軸71,所述L極靜導電片21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軸11和所述第二中心軸71上,所述第一中心軸11和所述L極靜導電片21從所述中心孔41a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41a內,所述第二中心軸71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從所述中心孔41a的另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41a內。
[0027]較優地,如圖2及圖3所示,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包括第一本體部22a和設置於該第一本體部22a邊緣的向一側延伸的第一插腳部22b,所述第二外殼7的第二中心軸71的端面上設置有第二插孔71b,所述N極靜導電片22的所述第一插腳部22b插入對應的所述第二插孔71b內,從而將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二中心軸71的端面上。較優地,所述N極靜導電片22的所述第一本體部22a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凸起(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二中心軸71的端面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71a,所述定位凸起位於對應的所述定位凹槽71a內,對所述N極靜導電片22進行定位。較優地,所述N極靜導電片22的所述第一本體部22a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銀觸點22c。
[0028]所述L極靜導電片21和所述第一中心軸11的結構及裝配方式與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和所述第二中心軸71的結構及裝配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29]較優地,如圖4及圖5所示,所述N極動導電片24包括第二本體部24a和自該第二本體部24a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插腳部24b,所述中心孔41a的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第一插縫41b和兩個相對的第二插縫41c,所述N極動導電片24的兩個所述第二插腳部24b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插縫41c內。較優地,所述N極動導電片24的所述第二本體部24a上設置有非閉合鏤空24d,由該非閉合鏤空24d圍成彈性接觸部24c,以使所述N極動導電片24與所述N極靜導電片22可靠接觸。
[0030]所述L極動導電片23的結構與所述N極動導電片24的結構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所述L極動導電片23的兩個第二插腳部插入兩個所述第一插縫41b內。
[003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器收線盒,包括: 夕卜殼; 收線盤組件,包括收線盤和卷簧,所述收線盤可繞軸線A轉動地設於所述外殼的內部,所述卷簧設置於所述收線盤與所述外殼之間; 電源線,卷繞於所述收線盤上; 導電組件,包括設置於所述收線盤上的L極動導電片和N極動導電片,以及設置於所述外殼內壁上的L極靜導電片和N極靜導電片,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分別與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相互滑動接觸,且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分別與所述電源線的火線和零線電氣連接;其特徵在於, 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沿所述軸線A的方向間隔布置,所述L極靜導電片設置於所述收線盤一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所述N極靜導電片設置於所述收線盤另一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收線盤的中心設置有中心孔,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設置在所述中心孔內,所述收線盤兩側的所述外殼的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第二中心軸上,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L極靜導電片從所述中心孔的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內,所述第二中心軸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從所述中心孔的另一端插入所述中心孔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所述第二中心軸的端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均包括第一本體部和設置於該第一本體部邊緣的向一側延伸的第一插腳部,所述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的端面上分別設置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L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插腳部插入對應的所述第一插孔內,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插腳部插入對應的所述第二插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內表面上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中心軸和第二中心軸的端面設置有與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位於對應的所述定位凹槽內。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靜導電片和所述N極靜導電片的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銀觸點。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均包括第二本體部和自該第二本體部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插腳部,所述中心孔的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第一插縫和兩個相對的第二插縫,所述L極動導電片的兩個所述第二插腳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一插縫內,所述N極動導電片的兩個所述第二插腳部分別插入兩個所述第二插縫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L極動導電片和所述N極動導電片的所述第二本體部上設置有非閉合鏤空,由該非閉合鏤空圍成彈性接觸部。
9.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器收線盒,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
【文檔編號】H01R13/40GK203406476SQ20132042074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5日
【發明者】王冬雷, 王進榮 申請人: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