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家風揚校風正班風的徵文
2023-12-04 07:46:46 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體現著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家風也是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在生活點滴中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
倡家風揚校風正班風的徵文【篇一】
家事連著國事,家風連著黨風。通過建設、傳承良好家風,洛陽將集聚更多正風正氣。
布置必答題,力倡好家風
李亞引用名句「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來強調家風的重要性。
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專門講家風問題。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我們一定要按照總書記要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家教、家風上。」李亞強調,節日期間,領導幹部全家相聚,除了歡樂喜慶,也要開個家庭會,對老人儘儘孝心,對孩子提提要求,立規矩、正家風。
6日,市紀委下發了《關於在20xx年春節期間加強家風建設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黨組織利用好春節這個重要契機,組織黨員領導幹部帶頭加強家風建設,樹立清正家風,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定、廉潔的春節。
春節前夕,西工區委向全區黨員幹部發出「家庭助廉倡議書」,倡議黨員幹部家屬牢固樹立「家庭助廉」的自覺意識,主動做反腐倡廉的宣傳員、「守門員」,絕不利用親人的職權職務謀取私利,共同將家庭建設成為溫馨、幸福、祥和、廉潔的港灣。節前,500份倡議書已發放至全區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手中,節後,該區將組織各單位「一把手」集中上交家屬籤字的倡議書。此外,該區還將通過「個人自薦、單位推選、事跡核實、選樹典型」的程序,選樹一批家風優良、家庭助廉的典型。
「春節前,我們已經按照市委、市紀委的要求,給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布置了春節講家風的『必答題』。」市金融辦主任劉茂欽表示,家風是幹部自身作風的重要體現,家風建設更是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幹部家屬不僅要做好賢內助,更要當好廉內助。他認為,由於受各種影響,不少好的家訓和家風在傳承上遇到了斷層,社會影響面也小了。新春佳節,合家團圓,講家風、傳家訓正當其時。
每年春節,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來學齋都要回靈寶老家陪母親過年。「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學齋說,他雖出身貧寒,但從小父母就教育他要知恩圖報,這就是他家的家風,代代相傳。來學齋認為,自己的成長進步是黨培養教育的結果,所以,更要知恩、感恩、報恩,具體來說就是要勤政為民、廉政守身。同時,作為「機關黨員之家」的市委市直機關工委,也應引導廣大機關黨員積極開展家風建設。
注重家風建設,古今都有榜樣
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我們洛陽,從古至今都有這方面的榜樣。
伊尹是商初名相,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他是商湯的老師,還兼任湯王子弟的家庭教師。伊尹認為人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形成的,所以他十分強調「慎終於始」,也就是說對教育要儘早開始,並且要始終如一地持續,一刻也不能放鬆。他把對君主後代的家庭教育看作關係國家興衰存亡的大事:「惟天無親,克敬唯親;民罔常懷,懷於有仁。」也就是說,君主只有做到對天命敬畏、對臣民施仁,才能保有天下。
洛陽是焦裕祿成長進步的重要地方,也是焦裕祿精神孕育生成的重要地方。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焦裕祿,經常教育孩子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但其子女心裡,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是「千萬不能搞特殊」這條家訓,它就像一把尺子,深刻地影響了焦裕祿子女們的一生。如今,焦裕祿的子女大都已退休,焦家人四世同堂,家庭成員中沒有靠著焦裕祿的巨大影響謀私利的,都是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人。多年以來,「千萬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風與焦裕祿精神同樣歷久彌新。
馬海明是全省「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典型,曾任欒川縣潭頭鎮副鎮長,他也十分注重家風建設。其女兒馬凌鴿告訴記者,父親馬海明曾在她生日時發給她一條簡訊:「從今天開始,你又增了一歲,生活的快樂和煩惱在前面等候著你,願你能更加懂得生活,理解人生,創造價值,貢獻社會。」這條簡訊,是對子女的期望,更道出了他心目中的好家風——做積極創造而非坐享其成、貢獻社會而非一味索取的人。
作風黨風政風,都受家風影響
凱旋東路43號院的張素青,是一名退休的老黨員。春節前夕,他在家門口的閱報欄上看到《洛陽日報》刊登的紀檢部門要求加強家風建設的文章,深有感觸。他說:「加強家風建設是十分必要的,春節是萬家團圓、共享天倫的美好日子,這個時候搞家風建設也是一個好時機。」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重視家庭和親情,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張素青說,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和家風,可以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這樣,可以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石。
在張素青看來,家風和社會風氣是相連的,好的家風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基礎,抓家風就是抓整個社會風氣的根基,各個家庭的家風好了,社會自然和諧繁榮。
家事連著國事,家風連著黨風。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王洲說,家風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領導幹部的道德水準和價值取向,最終會影響到黨風政風。所以,要端正黨風政風,既要改進領導幹部本人的作風,也要加強領導幹部家庭的家風建設。
「領導幹部只有正家風、管好家人、處理好家事,才能使家庭真正成為自己拒腐防變的堅強陣地,真正以良好的家風帶動全社會形成廉潔的作風、促成優良的黨風、孕育清正的政風。」
倡家風揚校風正班風的徵文【篇二】
弘揚美德,樹立風尚,展濃厚家風;傳承文化,踐行規範,顯優良校風。5月19日,瀋陽市南昌中學攜手新華街道宜春社區成功舉辦了「傳家教揚家風說家訓」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自四月份以來,瀋陽市南昌中學積極落實「作風、家風、行風、校風」的建設要求,響應和平區「弘揚家教家風,樹立家國情懷」主題活動,相繼進行了系列徵文演講比賽。徵集優秀徵文演講作品200餘篇,其中以德治家、以學樹家、以校為家等優秀家風家訓不勝枚舉。
活動現場,參賽選手們熱情飽滿、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或講述身邊孝老愛親的感人故事,或引述展現孝道家風的歷史典故,或暢談校訓對自己的深遠影響。同學們聲情並茂的演講贏得了全場陣陣掌聲。隨後,宜春社區王積糧老師現場揮毫潑墨寫下「言畢信行必果」幾個大字,激勵同學們傳承美德,弘揚正氣。南昌中學7年3班李欣怡同學也當場提筆,以表決心。最後,大家同聲誦讀《朱子家訓》,琅琅書聲迴蕩在整個會場,大家動情誦讀,用心體味,並立志踐行。
倡家風揚校風正班風的徵文【篇三】
3月30日下午,樂清英華學校團委、少年隊組織部分團員、隊員到柳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同學們一到敬老院,就立刻忙開了。大同學忙著把糕點、水果等慰問品從隨行的車子上卸下來,分發給老爺爺、老奶奶。小同學們表演了陶笛演奏《蟲兒飛》、小合唱《小白船》。老人們一邊吃著糕點,一邊欣賞孩子們的精彩表演,臉上樂開了花,不停地誇獎同學們是「香囊麥」。在歌聲、笛聲中,團員同學或為老人整理內務,或打掃房間衛生,或為老奶奶按摩捶腿,還有的女同學跟老奶奶拉起了家長……
每年三月,油菜花開時節,到柳市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是英華學校「學雷鋒」系列活動之一。多年來,參加活動的團員、紅領巾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敬老愛老的傳統一直在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