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刮泥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1:51:1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刮泥機,具體涉及一種既可以刮泥又可以抽泥的新型刮泥機。
背景技術:
刮泥機主要工作原理是將汙泥水中的汙泥沉澱在沉澱池底部,在通過刮板將沉澱的汙泥集中後抽出沉澱池。由此,這就需要在沉澱池組建時,沉澱池底部連接抽泥管。然而抽泥管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堵塞,需要經常更換或維修,這就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另外,刮泥機常常帶有攪拌裝置,通過攪拌裝置加速汙泥水的運動,有利於提高汙泥沉澱的速率。但是,現有的刮泥機中的刮泥裝置、抽泥裝置和攪拌裝置均為分體設備,導致佔地面積大,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背景中外加抽泥管導致的更換維修不便,刮泥機佔地面積大,生產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既可以刮泥又可以抽泥的新型刮泥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新型的刮泥機,包括沉澱池,位於沉澱池內部的攪拌軸,與攪拌軸連接的傳動裝置,與傳動裝置固定連接的操作平臺,套在攪拌軸外部的導流管以及導流管穿過的斜管,該刮泥機還包括位於攪拌軸下方的汙泥鬥,與攪拌軸下部連接的刮壁和位於刮壁下方與刮壁連接的刮板,其中,所述攪拌軸為空心結構,攪拌軸上端設有用於與外部抽泥管道連接的接口,導流管的上方設有進水管,沉澱池上方設有出水管。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刮壁上方設有拉筋,拉筋與攪拌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拉筋至少有2根,拉筋分別與攪拌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刮壁分為左刮壁和右刮壁,左刮壁和右刮壁分別與攪拌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攪拌軸下部設有緊固件,緊固件上設有圓孔,左刮壁和右刮壁分別通過圓孔與攪拌軸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刮板的兩端分別與刮壁的上邊緣和刮壁的下邊緣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刮板至少有2個,刮板等距離連接在刮壁上。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沉澱池內設有出水堰,出水堰位於出水管的下方,與出水管連接。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出水管位於斜管上方。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新型刮泥機,所述沉澱池為圓柱形。
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的沉澱池內設有斜管,斜管能將汙泥水中的汙泥快速沉澱,增加了沉澱效果,提高了刮泥機的工作效率。並且,通過傳動裝置控制攪拌軸轉動,刮壁隨著攪拌軸轉動,刮板將斜管中沉澱的汙泥不斷集中到汙泥鬥中。再由空心結構的攪拌軸,將汙泥鬥中的汙泥不斷分離出沉澱池,充分利用了攪拌軸的結構特點,有效地將攪拌裝置與抽泥裝置結合,節省了佔地面積,節約了生產成本,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刮泥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刮泥機的俯視圖。
圖中:1沉澱池,11出水管,12出水堰;2攪拌軸,21接口,22緊固件;3傳動裝置;4操作平臺;5導流管,51進水管;6斜管;7汙泥鬥;8刮壁,81拉筋;9刮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由圖1至圖2所示,一種新型的刮泥機,包括沉澱池1,位於沉澱池1內部的攪拌軸2,與攪拌軸2連接的傳動裝置3,與傳動裝置3固定連接的操作平臺4,套在攪拌軸2外部的導流管5以及導流管5穿過的斜管6。該刮泥機還包括位於攪拌軸2下方的汙泥鬥7,與攪拌軸2下部連接的刮壁8和位於刮壁8下方與刮壁8連接的刮板9。通過傳動系統3帶動攪拌軸2轉動,刮壁8隨著攪拌軸2轉動,刮板9將沉澱池1底部的汙泥集中到汙泥鬥7。
攪拌軸2為空心結構,攪拌軸2上端設有用於與外部抽泥管道連接的接口21。在汙泥集中到汙泥鬥7後,汙泥鬥7中的汙泥通過空心結構攪拌軸2的接口21抽離出沉澱池1。
導流管5的上方設有進水管51,汙泥水通過導流管5的進水管51進入到沉澱池1中。
沉澱池1上方設有出水管11,經過斜管6沉澱的汙泥水的上清液通過出水管11流出沉澱池1。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沉澱池1為圓柱形,在保證沉澱池1容積不變的前提下,降低了沉澱池1的高度,方便操作,有效增大沉澱池1的底面積,一方面可以增加斜管6的數量,提高沉澱效率;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汙泥在沉澱池1底部堆積的厚度,有利於刮板9集中汙泥。
沉澱池1內設有出水堰12,出水堰12位於出水管11的下方,出水堰12與出水管11連接,用以使流經出水管11的水流更穩定;並且出水管11位於斜管6上方,防止一些未經過斜管6沉澱的汙泥水流出,從而達到更好的沉澱效果。
刮壁8上方設有4根拉筋81,4根拉筋81分別與攪拌軸2連接。刮壁8分為左刮壁和右刮壁,左刮壁和右刮壁分別與攪拌軸2連接,防止攪拌軸2震蕩,增加刮壁8與攪拌軸2連接的穩固性。攪拌軸2下部設有緊固件22,緊固件22上設有圓孔,左刮壁和右刮壁分別通過圓孔與攪拌軸2連接。刮板9設置有16個,16個刮板9同時刮泥,提高了工作效率;刮板9分別等距離連接在刮壁8上,並且刮板9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刮壁8上邊緣和刮壁8的下邊緣,以便保證刮板9隨著刮壁8一起運動,防止刮板9自行轉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