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03:40:01 2
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包括固定屋頂、可移動屋頂、可移動屋架和驅動機構,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電機上的齒輪逆時針運轉,將可移動屋頂向前緩慢推動到指定位置,奶牛舍屋脊處敞開,使奶牛舍內的牛糞墊料接受太陽輻射熱,加速牛糞墊料水水分的蒸發;氣候寒冷或下雨天,電機順時針運轉,將可移動屋頂拉回原位,起遮風擋雨和保溫的作用,可以大量使用牛糞作為墊料,增加奶牛的躺臥舒適度,增加反芻行為頻次和累計時間,降低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增加牛奶產量和改善乳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畜牧業中的動物房舍【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背景技術】
[0002]以色列奶牛養殖業以奶牛單產高居世界第一而聞名於世,奶牛養殖從業者非常重視提高奶牛在牛床上的躺臥舒適度。基於其資源短缺、氣候炎熱和降雨量小的特點,奶牛舍屋頂在屋脊處是全部敞開的,牛床是典型的大通鋪,通鋪上使用大量的牛糞作為墊料。由於奶牛舍屋脊處完全敞開,可以接受大量的太陽光照射,增加牛床墊料水分的蒸發量,保持墊料乾燥,降低奶牛乳房炎的發病率;由於牛糞中的粗纖維含量高,加之乾燥含水量低,奶牛躺臥舒適度好,奶牛躺臥在牛糞墊料的時間較長,增加了反芻行為頻次和累計時間,提高了飼料轉化率,獲得的有益結果是泌乳量得以大幅度提高。
[0003]我國奶牛養殖數量龐大,然而奶牛泌乳量仍然較低。借鑑以色列的經驗本無可厚非,但由於國情差異的存在,比如照搬使用以色列屋脊開放的奶牛舍並採用牛糞作為墊料,在降雨量大的地區可能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因為牛糞墊料的水分蒸發緩慢,難以經常保持乾燥,奶牛躺臥在含水量高的牛糞墊料上,容易患乳房炎和腐蹄病。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節約人力、保證奶牛舍內的牛糞墊料在天氣晴朗時接受太陽輻射,在下雨天又可避免雨水浸淋,在兩個層面上保證牛糞墊料的乾燥,增加奶牛在牛糞墊料上的躺臥時間和躺臥舒適度,增加反芻行為頻次和累計時間,增加乳房部的血液流量,提高泌乳量和乳汁品質。
[0005]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奶牛舍可移動屋頂,它包括可移動屋頂I和固定屋頂20,可移動屋頂I固定在可移動屋架2上,可移動屋架2的下方安裝有滾動輪3,滾動輪3布置在水平設置的導軌5上,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可前後移動。
[0006]驅動機構由電機11、減速機7、齒條12和連接齒輪13組成,電機11和減速機7安裝在驅動機構支撐臺6上。
[0007]可移動屋架下方安裝的滾動輪3由連軸14固定,且連軸14的中間部位固定有一連接齒輪13,連接齒輪13通過齒條12和驅動機構的減速機7的輸出齒輪8相連;減速機通過另一側的輸入齒輪9和電機11的驅動齒輪10哨合聯繫。
[0008]導軌5上布置有減震器15。
[0009]可移動屋頂I和固定屋頂20在相鄰部位有約10 cm的重疊,且在高度上有約10cm的高度差。
[0010]驅動機構的電機11和減速機7安裝在固定屋頂20的下方的驅動機構支撐臺6上。
[0011] 在天氣晴朗或無雨時,按下點動開關16,電機11的驅動齒輪10逆時針轉動,驅動與之嚙合的減速機的輸入齒輪9也逆時針轉動,並由減速機7另有一側同樣逆時針轉動的輸出齒輪8推動齒條12向前移動,此時固定在滾動輪3的連軸14中間位置的連接齒輪13在齒條12的推動下向前移動,並將可移動屋頂一起連帶著向前移動,實現了可移動屋頂遠離奶牛舍屋脊,形成一定的空隙,使奶牛舍內的牛糞墊料接受太陽的照射,促進牛糞墊料水分的蒸發,使牛糞墊料得以保持乾燥。
[0012]在下雨天或奶牛舍需要保溫時,掰動點動開關16,電機11的驅動齒輪10順時針轉動,驅動與之嚙合的減速機的輸入齒輪9也順時針轉動,並由減速機7另有一側同樣順時針轉動的輸出齒輪8推動齒條12向後移動,此時固定在滾動輪3之間的連軸14中間位置的連接齒輪13在齒條12的推動下向後移動,並將可移動屋頂I 一起連帶著向後移動,在滾動輪3與減震器15碰撞時停止運行,實現了可移動屋頂I與奶牛舍屋脊相連,避免雨水降落入奶牛舍內淋溼牛糞墊料。
[0013]奶牛舍可移動屋頂與固定屋頂的相鄰部位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可移動屋頂相對固定屋頂在相鄰部分的位置稍高,可以避免可移動屋頂在移動過程中與固定屋頂發生摩擦;此外,可移動屋頂在關閉狀態時與固定屋頂在空間上有一定的重置,避免雨水流入奶牛舍內,淋溼牛糞墊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可移動屋頂開啟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可移動屋頂奶牛舍可移動屋頂與屋脊敞開一定距離時的剖面圖。
[0015]圖3為可移動屋頂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可移動屋頂奶 牛舍可移動屋頂與屋脊敞開結合時的剖面圖。
[0016]圖中:1-可移動屋頂、2-可移動屋架、3-滾動輪、4-連接杆、5-導軌、6-驅動機構支撐臺、7-減速機、8-輸出齒輪、9-輸入齒輪、10-驅動齒輪、11-電機、12-齒條、13-連接齒輪、14-連軸、15-減震器、16-點動開關、17-奶牛糞墊料、18-採食通道、19-飼餵通道、20-固定屋頂、21-奶牛舍牆體、22-屋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0018]如圖1、2所示,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包括可移動屋頂1、可移動屋架2、固定屋頂20和驅動機構。
[0019]可移動屋頂I固定在可移動屋架2上,可移動屋架2與驅動機構連接,可移動屋架2的下方安裝有滾動輪3,滾動輪3布置在水平固定的導軌5內,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可前後移動,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1、減速機7、齒條12和連接齒輪13,電機11和減速機7安裝在固定屋頂20的下方,左右兩側的滾動輪3通過連軸14固定,連軸14的中央位置固定有連接齒輪13,連接齒輪13通過與齒條12嚙合和減速機7上的輸出齒輪8相連,減速機7通過輸入齒輪9和電機的驅動齒輪10嚙合連接,電機11和減速機7安裝在固定屋頂的下方,可實現可移動屋頂的開啟或關閉。
[0020]導軌5上布置有減震器15,為可移動屋頂的開啟或關閉過程提供緩衝。
[0021]可移動屋頂I和固定屋頂20在相鄰部位有約10 cm的重疊,且在高度上有約10cm的高度差,實現了可移動屋頂與固定屋頂20的相連,避免雨水降落入奶牛舍內淋溼牛糞墊料。[0022]驅動機構的電機11和減速機7安裝在固定屋頂20的下方的驅動機構支撐臺6上,充分利用空間,同時為電機11和減速機7提供隱蔽遮雨的環境,延長使用壽命。
[0023]本發明的具體實施過程:
在天氣晴朗或無雨需要開啟可移動屋頂時,即需要可移動屋頂無奶牛舍屋脊間敞開一定的距離,使奶牛舍牛糞墊料接受太陽輻射時,按下點動開關16,電機11的驅動齒輪10逆時針轉動,驅動與之嚙合的減速機的輸入齒輪9也逆時針轉動,並由減速機7另有一側同樣逆時針轉動的輸出齒輪8推動齒條12向前移動,此時固定在滾動輪3之間的連軸14中間位置的連接齒輪13在齒條12的推動下先前移動,並將可移動的屋頂一起連帶著向前移動,實現了可移動屋頂遠離奶牛舍屋脊22,形成一定空隙,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使奶牛舍內的牛糞墊料接受太陽光照射,促進牛糞墊料水分的蒸發,使牛糞墊料得以保持乾燥。
[0024]在下雨天或奶牛舍需要保溫時,掰動點動開關16改變電機11的電流方向,使電機11的驅動齒輪10順時針轉動,驅動與之嚙合的減速機的輸入齒輪9也順時針轉動,並由減速機7另有一側同樣順時針轉動的輸出齒輪8推動齒條12向後移動,此時固定在滾動輪3之間的連軸14中間位置的連接齒輪13在齒條12的推動下向後移動,並將可移動屋頂一起連帶著向後移動,在滾動輪3與減震器15碰撞時停止運行,如附圖3和附圖4所示,實現了可移動屋頂與奶牛舍屋脊相連,避免雨水降落入奶牛舍內淋溼牛糞墊料。
[0025]移動屋頂下是可移動屋架,可移動屋架作為可移動屋頂的支撐構件,在可移動屋架的下方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的下方是導軌,緊鄰驅動機構減速機的兩個滾動輪的連軸中間位置固定有一齒輪,齒輪與安裝在其上方的齒條嚙合,在齒條被驅動機構的牽引下可以帶動齒輪順時針或逆時針運轉,實現可移動屋頂的開啟或關閉過程。 [0026]本發明通過具體實施過程進行說明的,在不脫離本發明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明專利進行各種變換及等同代替,因此,本發明專利不局限於所公開的具體實施過程,而應當包括落入本發明專利權利要求範圍內的全部實施方案。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其特徵在於: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包括固定屋頂、可移動屋頂、可移動屋架和驅動機構,可移動屋頂固定在可移動屋架上,可移動屋架與驅動機構連接,可移動屋架的下方安裝有滾動輪,滾動輪布置在水平固定的導軌內,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可前後移動,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減速機、齒條和連接齒輪,電機和減速機安裝在固定屋頂的下方,左右兩側的滾輪通過連軸固定,連軸的中央位置固定有連接齒輪,連接齒輪通過與齒條嚙合和減速機上的輸出齒輪相連,減速機通過輸入齒輪和電機的驅動齒輪嚙合連接,電機和減速機安裝在固定屋頂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可移動屋頂和固定屋頂在相鄰部位有約10 cm的重疊,且在高度上有約10 cm的高度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軌上布置有減震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移動式奶牛舍屋頂,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的電機和減速機安裝在固定屋頂的下方的驅動機構支撐臺上。
【文檔編號】A01K1/03GK103947570SQ201410224057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6日
【發明者】顧招兵, 毛華明, 楊舒黎, 李清 申請人:雲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