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白蟻防治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4 14:53:56 2
一種白蟻防治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存儲罐,所述存儲罐內裝有用於滅殺白蟻的藥物,主管,所述主管一端與所述存儲罐連接,所述主管另一端兩側分別連接有N個側管,水泵,所述與所述主管連接,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水泵連接,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主管連接,另一端與一噴頭連接,其中,所述軟管纏繞在軟管柱表面,其中,所述側管兩側設有M個噴藥孔,所述側管下表面設有一誘殺箱,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節能環保不需要浪費人力,滅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專利說明】[0001] 一種白蟻防治裝置
【技術領域】
[0002]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研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白蟻防治裝置。
【背景技術】
[0003] 白蟻對房屋建築的破壞,特別是對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築的破壞尤為嚴重。由於其 隱藏在木結構內部,破壞或損壞其承重點,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白蟻危害江河堤防的嚴重性,我國古代文獻上已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近代的記載更為詳盡。 其種類有土白蟻屬大白蟻屬和家白蟻屬種類的白蟻群體,它們在堤壩內,密集營巢,迅速繁 殖,苗圃星羅棋布(除家白蟻外),蟻道四通八達,有些蟻道甚至穿通堤壩的內外坡,當汛期 水位升高時,常常出現管漏險情,更烈者則釀成塌堤垮壩。
[0004] 因此防治白蟻成為電力部門的重要工作,現有的白蟻防治方法主要採用人工利用 農藥噴灑裝置進行噴灑,由於個別地方無法噴灑到,導致無法根除白蟻危害,且採用人工噴 灑效率較低,且浪費人力物力。
[0005] 綜上所述,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 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由於現有的白蟻防治方法主要採用人工利用農藥噴灑裝置進行噴灑, 由於個別地方無法噴灑到,導致無法根除白蟻危害,且採用人工噴灑效率較低,且浪費人力 物力,所以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低,滅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解決了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 低,滅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不需要浪費人力,滅 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0007]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存儲罐,所述存儲罐內裝有用於滅殺白蟻的藥物; 主管,所述主管一端與所述存儲罐連接,所述主管另一端兩側分別連接有N個側管,所 述N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 水泵,所述水泵與所述主管連接; 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水泵 連接; 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主管連接,另一端與一噴頭連接,其中,所述軟管纏繞在軟 管柱表面; 其中,所述側管兩側設有Μ個噴藥孔,所述Μ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所述側管下表面 設有一誘殺箱。
[0008] 其中,所述側管下表面設有滲透孔,所述滲透孔外設有一層紗布,所述紗布位於所 述誘殺箱內,所述誘殺箱底部設有誘餌,所述誘殺箱底部兩側設有開口。
[0009] 其中,所述軟管柱表面設有凹槽。
[0010] 其中,所述側管與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一水閥,所述軟管與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 一水閥。
[0011] 其中,所述N個側管均勻分布在所述主管兩側。
[0012] 其中,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方向形成45度夾角。
[0013] 其中,所述噴藥孔的直徑大於所述滲透孔的直徑。
[0014] 其中,所述側管與所述軟管均位於所述水泵水平方向的右側。
[0015]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由於採用了利用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為水泵提供電能,節能環保, 且不需要搭設專門的電路,採用了將藥物通過主管運輸到側管,並從噴藥孔噴灑到地面對 白蟻進行滅殺,並且還採用了軟管配合噴頭可以準備的對局部災害嚴重的地段進行噴灑滅 殺,並且側管下還設有誘殺裝置,可以對白蟻進行誘殺,採用多種滅殺方式可以對白蟻進行 多方位的滅殺,滅殺效果較好,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低, 滅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節能環保不需要浪費人 力,滅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白蟻防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一中側管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存儲罐,2-水泵,3-主管,4-側管,5-蓄電池,6-太陽能電池板,7-軟管,8-軟 管柱,9-噴頭,10-水閥,11-噴藥孔,12-誘餌,13-開口,14-紗布。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解決了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 低,滅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不需要浪費人力,滅 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0018] 本申請實施中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採用了利用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為水泵提供電能,節能環保,且不 需要搭設專門的電路,採用了將藥物通過主管運輸到側管,並從噴藥孔噴灑到地面對白蟻 進行滅殺,並且還採用了軟管配合噴頭可以準備的對局部災害嚴重的地段進行噴灑滅殺, 並且側管下還設有誘殺裝置,可以對白蟻進行誘殺,採用多種滅殺方式可以對白蟻進行多 方位的滅殺,滅殺效果較好,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低,滅 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節能環保不需要浪費人力, 滅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0019] 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 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0] 實施例一: 在實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請參考圖1-圖2,所述裝置包括: 存儲罐1,所述存儲罐1內裝有用於滅殺白蟻的藥物; 主管3,所述主管3 -端與所述存儲罐1連接,所述主管3另一端兩側分別連接有N個 側管4,所述N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 水泵2,所述水泵2與所述主管3連接; 太陽能電池板6,蓄電池5,所述太陽能電池板6與所述蓄電池5連接,所述蓄電池5與 所述水泵2連接; 軟管7,所述軟管7 -端與所述主管3連接,另一端與一噴頭9連接,其中,所述軟管3 纏繞在軟管柱8表面; 其中,所述側管4兩側設有Μ個噴藥孔11,所述Μ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所述側管4 下表面設有一誘殺箱。
[0021]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側管4下表面設有滲透孔,所述滲透孔外設有一層 紗布14,所述紗布14位於所述誘殺箱內,所述誘殺箱底部設有誘餌12,所述誘殺箱底部兩 側設有開口 13。
[0022]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驅動水泵將藥物從 存儲罐中抽出,然後經側管的噴藥孔和軟管連接的噴頭噴出。
[0023]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軟管柱表面設有凹槽。
[0024] 其中,在實際應用中,設計凹槽是為了方便軟管纏繞在軟管柱上面。
[0025]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側管與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一水閥10,所述軟管與 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一水閥10。
[0026]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Ν個側管均勻分布在所述主管兩側。
[0027]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方向形成45度夾角。
[0028]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噴藥孔的直徑大於所述滲透孔的直徑。
[0029] 其中,在本申請實施例中,所述側管與所述軟管均位於所述水泵水平方向的右側。
[0030] 上述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或優點: 由於採用了利用太陽能發電板發電為蓄電池充電,蓄電池為水泵提供電能,節能環保, 且不需要搭設專門的電路,採用了將藥物通過主管運輸到側管,並從噴藥孔噴灑到地面對 白蟻進行滅殺,並且還採用了軟管配合噴頭可以準備的對局部災害嚴重的地段進行噴灑滅 殺,並且側管下還設有誘殺裝置,可以對白蟻進行誘殺,採用多種滅殺方式可以對白蟻進行 多方位的滅殺,滅殺效果較好,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的白蟻防治裝置存在使用效率較低, 滅白蟻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白蟻防治裝置使用效率較高,節能環保不需要浪費人 力,滅白蟻效果較好的技術效果。
[0031]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 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 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32]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 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 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白蟻防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 存儲罐,所述存儲罐內裝有用於滅殺白蟻的藥物; 主管,所述主管一端與所述存儲罐連接,所述主管另一端兩側分別連接有N個側管,所 述N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 水泵,所述水泵與所述主管連接; 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與所述水泵 連接; 軟管,所述軟管一端與所述主管連接,另一端與一噴頭連接,其中,所述軟管纏繞在軟 管柱表面; 其中,所述側管兩側設有Μ個噴藥孔,所述Μ為大於等於2的正整數,所述側管下表面 設有一誘殺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側管下表面設有滲透孔,所述滲透孔 外設有一層紗布,所述紗布位於所述誘殺箱內,所述誘殺箱底部設有誘餌,所述誘殺箱底部 兩側設有開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軟管柱表面設有凹槽。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側管與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一水閥, 所述軟管與所述主管連接處設有一水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Ν個側管均勻分布在所述主管兩側。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太陽能電池板與水平方向形成45度 夾角。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噴藥孔的直徑大於所述滲透孔的直 徑。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側管與所述軟管均位於所述水泵水 平方向的右側。
【文檔編號】A01M1/20GK104041475SQ201410272296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8日
【發明者】秦宏民, 徐琪 申請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市新都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