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火災煙霧即時排煙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1:59:21 3

本發明涉及消防裝置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室內火災煙霧即時排煙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重大惡性火災事故頻繁發生,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而且對人們心理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據消防部門統計,當前全球每年約發生六七百萬次火災,並約有近7萬人在火災中喪生。經調查,火災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煙霧中毒窒息死亡、被火燒亡、慌亂跳樓墜亡等。其中,煙霧中毒窒息死亡是火災致死的首要原因,約佔火災死亡率的80%左右,因此如何在室內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排出火災煙霧對挽救被困人員生命意義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室內火災煙霧即時排煙系統,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排出煙霧,為被困人員脫困爭取寶貴時間。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室內火災煙霧即時排煙系統,包括排煙口組件、排菸葉片、排煙道、主煙道和葉片電機,其中所述排煙口組件通過所述排煙道與所述主煙道相通,在所述排煙道內以及所述主煙道內均設有多個排菸葉片,且所述排煙道和主煙道內的排菸葉片分別通過葉片電機驅動旋轉;
所述排煙口組件包括固定箱體和內箱體,所述內箱體設置於所述固定箱體中,在所述內箱體後壁與固定箱體後壁之間設有一個齒條和一個驅動齒輪,所述內箱體和所述齒條固連且均可移動地設置於所述固定箱體中,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
在所述排煙道內設有啟動軸和移動軸,所述移動軸套裝於所述啟動軸端部,並且與所述啟動軸滑動連接,所述啟動軸通過一個啟動傳動機構與所述驅動齒輪的輪軸相連,在所述移動軸遠離所述啟動傳動機構一端設有移動電磁鐵,且所述移動電磁鐵通過復位彈簧與所述啟動傳動機構中的啟動主動帶輪相連,所述葉片電機的輸出軸端部設有固定電磁鐵,且當所述內箱體移動時,所述移動電磁鐵和固定電磁鐵通電吸合。
所述排煙道和主煙道的交匯處設有單向氣流閥。
所述排煙道內的排菸葉片均安裝在一個葉片連杆上,所述葉片電機通過一個葉片傳動機構與所述葉片連杆相連。
所述內箱體的前端設有進煙口,在所述內箱體靠近所述排煙道一側設有兩個導煙口,且當所述內箱體完全縮回時,第一導煙口與所述排煙道相通,第二導煙口被所述固定箱體的側壁擋住,當所述內箱體完全伸出時,所述第一導煙口伸出至固定箱體外,所述第二導煙口與所述排煙道相通。
在所述固定箱體的底側設有滑槽,所述齒條和內箱體下側均設有與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塊。
所述移動軸上沿著軸向設有限位鍵槽,在所述啟動軸上沿著軸向設有與所述限位鍵槽配合的限位鍵。
所述移動電磁鐵通過復位彈簧與所述啟動主動帶輪相連,且所述復位彈簧套設於所述移動軸上。
所述驅動齒輪安裝在所述固定箱體的側壁上,且所述驅動齒輪的輪軸穿過所述固定箱體的側壁後與所述所述啟動傳動機構中的啟動從動帶輪固連。
所述啟動軸通過支撐軸承支撐安裝在所述排煙道的側壁上。
本發明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1、本發明使煙氣沿著排煙道和主煙道很快排出建築物,同時因為在排煙道與主煙道交匯處設置單向氣流閥,從而避免氣流的逆向流動,為被困人員脫困爭取寶貴時間。
2、本發明運行時,可通過房間頂部的煙霧傳感器感應火災煙霧,使控制系統啟動排菸葉片轉動,反應快速靈敏,同時排煙口組件中的內箱體伸出擴大吸菸面積。
3、本發明的控制系統與室內淋水滅火系統相連,當房間內的火焰傳感器發現明火時,本發明停止工作,滅火噴水裝置啟動,明火澆滅後,本發明再次啟動,以最大可能挽救被困人員生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排煙口組件的工作狀態示意圖一,
圖3為圖1中排煙口組件的工作狀態示意圖二,
圖4為圖3中排菸葉片驅動機構的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移動軸與啟動軸的套裝示意圖一,
圖6為圖4中的移動軸與啟動軸的套裝示意圖二。
其中,1為排煙口組件,2為排菸葉片,3為排煙道,4為單向氣流閥,5為主煙道,6為葉片連杆,7為葉片電機,8為葉片傳動機構,9為啟動傳動機構,91為啟動主動帶輪,10為支撐軸承,11為驅動齒輪,12為齒條,13為固定箱體,14為內箱體,15為進煙口,16為第一導煙口,17為第二導煙口,18為移動電磁鐵,19為復位彈簧,20為啟動軸,21為移動軸,22為限位鍵,23為固定電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6所示,本發明包括排煙口組件1、排菸葉片2、排煙道3和主煙道5,其中所述排煙口組件1通過所述排煙道3與所述主煙道5相通,在所述排煙道3內以及所述主煙道5內均設有多個排菸葉片2,且所述排煙道3內的排菸葉片2將煙氣由排煙口組件1吹向所述主煙道5,所述主煙道5內的排菸葉片2將煙氣由下方吹向上方,最後由主煙道5頂端排出,為了防止煙氣由主煙道5返回排煙道3內,在所述排煙道3和主煙道5的交匯處設有一個單向氣流閥4,以保證煙氣只能由排煙道3流向主煙道5,所述單向氣流閥4為本領域公知技術。
如圖2~3所示,所述排煙道3內的排菸葉片2均安裝在葉片連杆6上,所述葉片連杆6通過一個葉片電機7驅動旋轉,本實施例中,所述葉片電機7設置於所述排煙道3內,並且所述葉片電機7通過一個葉片傳動機構8與所述葉片連杆6相連,所述葉片傳動機構8為皮帶傳動機構,其中所述葉片傳動機構8的主動帶輪安裝在所述葉片電機7的輸出軸上,從動帶輪安裝在所述葉片連杆6端部,所述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通過一皮帶連接。所述主煙道3內的各個排菸葉片2驅動方式與所述排煙道3相同。
如圖2~3所示,所述排煙口組件1包括固定箱體13和內箱體14,所述內箱體14可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固定箱體13中,且所述內箱體14通過所述葉片電機7驅動移動,當所述內箱體14伸出時可擴大吸菸面積。如圖2所示,在所述內箱體14的前端設有進煙口15,在所述內箱體14靠近所述排煙道3一側設有兩個導煙口,當所述內箱體14完全縮回時,第一導煙口16與所述排煙道3相通,第二導煙口17則被所述固定箱體13的側壁擋住,此時煙氣由進煙口15進入並經第一導煙口16排入排煙道3中。如圖3所示,當所述內箱體14完全伸出時,所述第二導煙口17與所述排煙道3相通,而第一導煙口16則伸出與所述進煙口15一起起到吸菸作用。本發明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在所述內箱體14的前半部分,在除了設有第一導煙口15一側外的其於各側設置煙口,從而進一步擴大吸菸面積,當內箱體14縮回時,各個煙口可由所述固定箱體13的箱壁擋住。
如圖2~3所示,所述固定箱體13長度為內箱體14長度的二倍,在所述內箱體14後壁與固定箱體13後壁之間設有一個齒條12和一個驅動齒輪11,所述齒條12一端與所述內箱體14後壁固連,所述內箱體14和齒條12均可移動地設置於所述固定箱體13中,本實施例中,在所述固定箱體13的底側設有滑槽,所述齒條12和內箱體14上均設有與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塊,所述齒條12和內箱體14即通過所述滑槽和滑塊實現與所述固定箱體13的滑動連接。所述驅動齒輪11與所述齒條12嚙合,當所述驅動齒輪11轉動時即驅動所述齒條12移動,進而驅動所述內箱體14伸出或縮回。
如圖2~6所示,在所述排煙道3內設有啟動軸20和移動軸21,其中所述啟動軸20通過支撐軸承10支撐安裝在所述排煙道3的側壁上,如圖5~6所示,所述移動軸21套裝於所述啟動軸20端部並與所述啟動軸20為滑動連接,在所述移動軸21上沿著軸向設有限位鍵槽,在所述啟動軸20上沿著軸向設有限位鍵22。如圖2~3和圖5所示,所述啟動軸20通過一個啟動傳動機構9與所述驅動齒輪11的輪軸相連,本實施例中所述啟動傳動機構9為一個皮帶傳動機構,其中所述啟動傳動機構9中的啟動主動帶輪91安裝在所述啟動軸20上,所述驅動齒輪11的輪軸穿過所述固定箱體13的側壁後與啟動傳動機構9中的啟動從動帶輪固連,在所述移動軸21遠離所述啟動傳動機構9一端設有移動電磁鐵18,且所述移動電磁鐵18通過復位彈簧19與所述啟動主動帶輪91相連,所述復位彈簧19套設於所述移動軸21上,如圖4所示,在所述葉片電機7的輸出軸端部設有固定電磁鐵23,所述移動電磁鐵18與所述固定電磁鐵23相對設置,當排煙口組件1中的內箱體14需要移動時,所述移動電磁鐵18和固定電磁鐵23均通電吸引,此時葉片電機7的輸出軸即實現與所述移動軸21固連,並且進而實現驅動所述啟動軸20轉動,所述啟動軸20再通過所述啟動傳動機構9傳遞轉矩驅動所述驅動齒輪11轉動,並進而驅動所述齒條12移動,當不需要內箱體14移動時,所述移動電磁鐵18和固定電磁鐵23均斷電,移動電磁鐵18在所述復位彈簧19作用下與所述固定電磁鐵23分離,從而實現葉片電機7的輸出軸與所述移動軸21的分離,此時葉片電機7隻驅動排菸葉片2轉動。
在房間內設有煙霧傳感器,當所述煙霧傳感器感應到煙霧產生時即發出信號給控制系統,使控制系統控制啟動排菸葉片2,同時將排煙口組件1的內箱體14伸出擴大吸菸面積。
本發明的控制系統與室內淋水滅火系統相連,在每個房間內均設有火焰傳感器,當火焰傳感器發現明火後,該房間內排煙系統停止工作,滅火噴水裝置啟動,明火澆滅後,排煙裝置再次啟動,由於煙霧蔓延速度快,一個房間起火,很多房間都會有煙霧,在沒有明火的房間裡,本發明還是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及時排出煙霧,以最大可能挽救被困人員生命。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
本發明設計原理主要源於「煙囪效應」,使煙氣沿著排煙道3和主煙道5很快排出建築物,同時因為在排煙道3與主煙道5交匯處設置單向氣流閥4,從而避免氣流的逆向流動。系統運行時,通過房間頂部的煙霧傳感器感應火災煙霧,並信號傳至控制系統,使控制系統啟動排菸葉片2轉動,同時排煙口組件1中的內箱體14伸出擴大吸菸面積。
本系統採用自然補風方式,補風量按房間體積的50%計算,本系統通過UPS供電,以保證發生火災斷電時設備的正常運轉,另外本系統所用材料均保證絕熱阻燃,滿足在280℃環境條件下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的國家技術標準。本系統通過信息採集裝置實時將數據傳輸到後臺,為救援工作提供可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