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的殺真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9:18:41
專利名稱:含有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的殺真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穎的殺真菌組合物,包含2-氨基噻唑甲醯胺衍生物、即下式的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ISO建議名噻唑菌胺(ethaboxam)) 和作為助劑的適合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背景技術:
式(I)化合物噻唑菌胺已經在韓國專利No.124,552(韓國專利申請No.94-19960)中被描述為保護農作物的殺真菌化合物。進而,含有噻唑菌胺的製劑、例如可溼性粉劑(商品名Guardian;由Misung Ltd.銷售)是已知的。
助劑是不具有農藥活性的化合物,用於增強農藥的總體活性,不同於輔助配製劑,後者控制活性成分的物理性質,有利於處理。助劑在殺蟲製劑中的存在增加能夠與靶植物接觸和/或透入靶植物的活性成分總量,由此增強殺蟲劑的活性,顯著減少需要施用的活性成分量。目前,美國環境保護署和英國農業、漁業與食品部正在認識到採用助劑作為獲得所需新穎的活性成分活性的主要工具。
助劑在主要發達國家得到廣泛使用,例如美國和歐洲國家,照慣例是作為單獨的包裝製造和銷售的,在噴灑除草劑時用作桶混製劑。最近,它的應用也擴展到殺真菌劑、殺蟲劑、生長調節劑和肥料。不過,用作桶混製劑的助劑是作為單獨包裝製造的,因此它的生產和運輸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特別是它的登記需要嚴格的實驗數據。因此,它的開發花費較長時間,需要大量開支。
最近,若干主要的農業化學製造商可能配製了在一個包裝內與活性成分組合的助劑,由此有利於混合、運輸、特別是產品的登記。在一個包裝內含有助劑與活性成分組合的製劑被稱為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與桶混製劑是相反的概念。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實例是round-up製劑(round-up formulation),在一個包裝內含有作為助劑的牛脂胺和作為除草化合物的草甘膦。
照慣例,在施用時向噴霧液加入殺真菌助劑,含有75-95%礦物油和5-25%表面活性劑的產品得到廣泛使用。這種助劑通過延長活性成分留置於植物而不是通過增加活性成分的葉滲透能力來增加殺真菌活性。不過,這種含有礦物油的產品可以導致植物損傷和環境汙染,因為它的生物可降解性低。
最近,為了增加高活性的滲透性殺真菌劑的功效,有人提議向殺真菌劑中摻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脂肪酸的脫水山梨醇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酯、聚氧乙烯烷基苯酚酯、聚氧乙烯醯胺(參見美國專利No.5,905,072)。可以採用的殺真菌劑實例如下三唑類,例如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丙環唑、戊菌唑、己唑醇、環唑醇、氟矽唑等;咪唑類,例如咪鮮安、抑黴唑等;嗎啉類,例如丁苯嗎啉、十三嗎啉等;二羧基醯亞胺類,例如異菌脲、乙烯菌核利等;哌啶類,例如fenprodipin等;醯基丙氨酸類,例如甲霜靈、苯霜靈等。特別是已經公開了聚氧乙烯烷基醚選擇性增強滲透性殺真菌劑苄基三唑基環戊烷的功效(參見美國專利No.5,393,770)。
因此,為了增強噻唑菌胺的殺真菌活性,減少需要施用的量,篩選環保型助劑和利用該助劑開發新穎的殺真菌組合物可以提供很多商業和環境方面上的優點。
發明的公開為了開發增強噻唑菌胺功效和減少需要施用的量的化合物,本發明人向噻唑菌胺摻入各種潛在的化合物,包括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對它們的功效增強活性進行實驗。結果發現,聚氧亞烷基烷基醚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導致活性增強。因此,我們製備了含有它們的單包裝製劑(one-pack formulation),發現這類製劑顯著增強既定水平噻唑菌胺的殺真菌活性。進而發現含有特定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製劑與不含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噻唑菌胺製劑相比,即使在一半或更低水平的噻唑菌胺下也具有等同的或優越的功效,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殺真菌組合物,包含噻唑菌胺和非農藥活性的助劑,該助劑比活性成分性價比更高,生物降解更容易。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殺真菌組合物,它包含下式的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 (以下稱之為噻唑菌胺)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本發明的進一方面提供用於增強噻唑菌胺活性的方法,它包含向噻唑菌胺製劑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本發明的進一方面提供用於控制所不需要的植物病原體的方法,它包含向靶植物施用從本發明組合物製備的製劑。
可以用在本發明中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屬於聚氧亞烷基烷基醚類,具有聚氧亞烷基作為親水性部分和脂肪醇作為親脂性部分。優選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是從烷基鏈長12至18個碳原子的飽和或不飽和醇或其混合物衍生的。更優選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是從具有12個碳原子的月桂醇、具有16個碳原子的鯨蠟醇、具有18個碳原子的飽和硬脂醇或具有18個碳原子的不飽和油醇。本發明中,聚氧乙烯是代表性聚氧亞烷基,但是也包括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其中氧化乙烯和氧化丙烯被共聚。例如,每個聚氧乙烯分子具有平均3至50個、更優選7至20個、最優選10至14個氧乙烯單元,這取決於從脂肪醇衍生的烷基鏈中的碳原子數。本發明中,特別優選的是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鯨蠟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或聚氧乙烯油基醚,它們各自每個分子具有平均7至20個氧乙烯單元。用在本發明中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可以通過氧化乙烯與具有12至18個碳原子的天然或合成脂肪醇的共聚作用而得,純度50至98%。
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含有1至80wt%、優選5至50wt%的噻唑菌胺、10至50wt%的助劑、10至89wt%的固體或液體載體或添加劑和0至20wt%、優選0.1至10wt%的表面活性劑。在組合物含有少於1%噻唑菌胺的情況下,難以控制稀釋倍數。相反,在組合物含有多於80%噻唑菌胺的情況下,難以保持製劑的物理性質。
本發明的組合物中,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存在減少需要施用的噻唑菌胺量,在顯著程度上獲得既定水平的活性。事實上,噻唑菌胺在用於控制霜黴的噴霧劑中的濃度大約是250mg/l。但是,在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或桶混製劑含有100至2000mg/l特定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情況下,即使在一半或以下的噻唑菌胺濃度下,功效也等同於或優於不含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製劑。
單包裝製劑的組成中,助劑佔10至50重量%。不僅在單包裝製劑中而且在桶混製劑中都可以獲得活性的增強。但是,助劑的濃度在罐裝混合製劑中不是固定的,這與單包裝製劑不同。有人提出通過加入助劑增強活性是由於通過提高葉片滲透能力增加進入植物的滲透能力。可以從滲透能力因助劑濃度而異得出此結論。
本發明中,噻唑菌胺與助劑的重量比從約1∶0.5至約1∶10,優選從約1∶1至約1∶5。
根據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有效預防或治療由如下植物病原體導致的植物病害大丁草隱地疫黴(Phytophthora cryptogea)、馬鈴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病(Phytophthoracapsici)、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菸草黑脛(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nicotianae)、芝麻爛腐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r.parasitica)、蘋果疫病(Phytophthora cactorum)、Cucumis melo L.var.makuwa MAKINO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甜瓜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黃瓜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甘藍霜黴病(Peronospora parasitica)、萵苣霜黴病(Bremia lactucae)、玫瑰霜黴病(Peronospora sparsa)、葡萄霜黴病(Plasmopara viticola)、酒花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humuli)和草坪草腐病(Phythium spp.)。
如果需要的話,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含有農藥製劑領域常用的載體、表面活性劑或輔助配製劑。例如,將組合物加工成未改型的形式,例如可溼性粉劑,它是這樣製備的,均勻混合活性成分與填充劑(例如溶劑、固體載體和酌情加入的表面活性劑)和/或研磨該混合物,還有可分散的濃縮液、乳油、水可分散的顆粒劑、膠懸劑、可流動的油劑等,施用時噴灑在植物的葉和莖上。施用頻率和施用量因病原體的生物形式和天氣環境而異。適合的載體和添加劑可以是農藥製劑普遍使用的固體或液體,例如天然或合成的無機材料、溶劑、分散劑、溼潤劑、稀釋劑等。可用的溶劑是極性溶劑,例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或二甲基甲醯胺。輔助溶劑是長鏈醇,例如N-辛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萘、二甲苯、取代的苯、癸醇、十二烷醇等,和長鏈酯化合物。可用的固體載體是微粉化的天然礦物,例如滑石、高嶺土、碳酸鈣、硅藻土或葉蠟石。而且,為了改進位劑的物理性質,特別是可溼潤性,可以採用水溶性離子化合物,例如無水硫酸鈉或親水性多孔的合成化合物。
助劑可以被吸附劑吸附,例如高分散性的合成二氧化矽或高分散性的吸附聚合物等(例如白碳、合成矽酸鈣),只要對貯存穩定性沒有有害影響,確切地說助劑與吸附劑的重量比從2∶1至1∶1。可以根據噻唑菌胺製劑的類型使用具有各種性質的表面活性劑,但是適合的是具有良好的可溼潤性和可分散性的非離子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本文所用的表面活性劑包括其混合物。可用於本發明的溼潤劑包括陰離子溼潤劑,例如月桂基硫酸鈉、聚氧亞烷基烷基苯基醚磺酸鹽、二烷基磺基琥珀酸酯、二烷基萘磺酸鹽、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硫酸酯等,非離子溼潤劑,例如乙炔類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脲配合物。更優選的是月桂基硫酸鈉、聚氧亞烷基烷基苯基醚磺酸鹽、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硫酸鹽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脲配合物等。
粉劑中,分散劑包括陰離子分散劑,例如木質素磺酸鹽、萘磺酸鹽、月桂基硫酸鹽、月桂基磺酸鹽、聚氧亞烷基烷基芳基醚硫酸鹽、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硫酸鹽等,和非離子分散劑,例如聚氧亞烷基烷基芳基醚、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等。不過,在使用每個分子具有平均10個或以上氧乙烯單元的聚氧乙烯鯨蠟基醚或聚氧乙烯硬脂基醚作為助劑的情況下,可以不包含另外的分散劑,因為該助劑也可以充當分散劑。液體製劑中,可以使用分散劑,例如具有高分散性的非離子分散劑,例如聚氧亞烷基烷基芳基醚,優選為聚氧亞烷基三苯乙烯基苯酚醚或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等。在很多情況下,這類分散劑也可用作溼潤劑。溼潤與分散劑不限於上面提到的那些,可以在適合的非離子或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中選擇。
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可以這樣製成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將噻唑菌胺和助劑與載體或表面活性劑混合,或者製成桶混製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將噻唑菌胺和助劑的濃度調整為約30至約300mg/l和約100至約2000mg/l。
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可以進一步包含另外一種或多種預防或治療植物病害的藥物,包括但不限於嘧菌酯、王銅、霜脲氰、烯醯嗎啉、亞唑菌酮、氟啶胺、甲霜靈、噁霜靈、百菌清、二噻農、folfet、代森錳鋅、丙森鋅等。
本發明中,可溼性粉劑可以通過下列方法製備將噻唑菌胺與除助劑和吸附劑以外的輔助配製劑混合,利用適合的研磨機研磨混合物。助劑預先被吸附於吸附劑上,例如白碳等,用Warning摻合機研磨。然後,將兩個經過研磨的部分均勻混合,得到殺真菌組合物。另一方面,可分散性濃縮物可以通過下列方法製備利用適合的混合機溶解活性成分、助劑和其他輔助配製劑,得到均勻的組合物。
實施發明的最佳方式以下將參照下列實施例更加詳細地解釋本發明。不過,這些實施例僅供舉例說明,不打算也不應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製備具有下表所述組成的製劑。除非有特殊指示,n代表每個分子氧乙烯單元的平均數。表中KONION和Brij分別代表KoreaPolyol(韓國)和UniQema(英國)的產品,Koremul和HY代表HanNong Chemicals(韓國)的產品。
實施例1至5可溼性粉劑的製備聚氧乙烯烷基醚預先被吸附於白碳(white carbon)上,用Warning摻合機研磨。利用乙烯袋將噻唑菌胺與其他輔助配製劑均勻混合,然後在研磨機內研磨混合物。然後,將兩個經過研磨的部分均勻混合,得到可溼性粉劑(表1)。
表1
(單位重量%)實施例6至10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2所述組成的可溼性粉劑。
表2
(單位重量%)實施例11至13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3所述組成的可溼性粉劑。
表3
(單位重量%)實施例14至16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預先將噻唑菌胺溶於N-甲基-2-吡咯烷酮,向其中加入其他輔助配製劑和助劑,溶解得到可分散性濃縮物(表4)。
表4
(單位重量%)實施例17至20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4至16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5所述組成的可分散性濃縮物。
表5
(單位重量%)實施例21至24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4至16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6所述組成的可分散性濃縮物。
表6
(單位重量%)實施例25至28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4至16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7所述組成的可分散性濃縮物。
表7
(單位重量%)實施例29至31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4至16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8所述組成的可分散性濃縮物。
表8
(單位重量%)實施例32至36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9所述組成的可溼性粉劑。
表9
(單位重量%)1)(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2)氯化二銅三氫氧化物3)1-(2-氰基-2-甲氧基亞氨基乙醯基)-3-乙基脲4)(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醯基]嗎啉5)3-苯氨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噁唑烷-2,5-二酮實施例37至39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10所述組成的可溼性粉劑。
表10
(單位重量%)1)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對-甲苯胺2)N-(甲氧基乙醯基)-N-(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3)2-甲氧基-N-(2-氧代-1,3-噁唑烷-3-基)乙醯-2』,6』-二甲苯胺實施例40至44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基本上按照與實施例1至5相同的方法製備具有表11所述組成的可溼性粉劑。
表11
(單位重量%)1)四氯間苯二腈2)5,10-二氫-5,10-二氧代萘並[2,3-b]-1,4-二硫雜苯-2,3-二甲腈3)N-(三氯甲硫基)鄰苯二甲醯亞胺4)鋅鹽與亞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錳的(聚合)配合物5)聚合的亞丙基雙(二硫代氨基甲酸)鋅對比例1和2可溼性粉劑的製備向乙烯袋內加入噻唑菌胺、輔助配製劑和填充劑,均勻混合。然後研磨混合物,得到可溼性粉劑(表12)。
表12
(單位重量%)對比例3至5可分散性濃縮物的製備預先將噻唑菌胺溶於N-甲基-2-吡咯烷酮,向其中加入其他輔助配製劑和助劑,溶解,得到可分散性濃縮物(表13)。
表13
(單位重量%)生物學活性評價含有特定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殺真菌組合物與不含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製劑相比功效增加,可以支持聚氧亞烷基烷基醚對功效的增強作用。另外,進一步含有其他控制植物病害的藥物的組合製劑與具有相對高濃度噻唑菌胺的單一製劑相比功效保持或增加,可以支持組合製劑對功效的增強作用。
實驗1含有噻唑菌胺和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預混合單包裝製劑的活性1)對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活性A)預防活性將番茄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番茄葉和莖上,每盆5ml,在溫室內乾燥24小時。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 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3至4天。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14和15所示。
表14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15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含有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製劑與不含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製劑相比明顯增強活性。尤其是含有聚氧乙烯鯨蠟基醚的製劑具有突出的效果,也就是說即使在一半或以下濃度的噻唑菌胺下功效也優於Guardian(Misung Ltd.)。
B)治療活性將番茄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24小時。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番茄葉和莖上,每盆5ml,然後在20℃和100%相對溼度下2至3天,誘發病害。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16和17所示。
表16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17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番茄晚疫病的治療活性比對比例和不含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Guardian可溼性粉劑顯著增強了。其方式類似於預防活性。因此,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確實增強番茄晚疫病的預防和治療活性。
2)對馬鈴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活性
A)預防活性將人工馬鈴薯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馬鈴薯葉和莖上,每盆5ml,在溫室內乾燥24小時。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 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3至4天。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18和19所示。
表18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19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馬鈴薯晚疫病的預防活性類似於番茄晚疫病。
B)治療活性將人工馬鈴薯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 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24小時。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馬鈴薯葉和莖上,每盆5ml,然後在20℃和100%相對溼度下2至3天,誘發病害。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0和21所示。
表20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21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馬鈴薯晚疫病的治療活性也類似於番茄晚疫病。因此,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確實增強馬鈴薯晚疫病的預防和治療活性。
3)對黃瓜霜黴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活性A)預防活性將黃瓜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黃瓜葉和莖上,每盆5ml,在溫室內乾燥24小時。準備濃度為5×104遊動孢子/ml的古巴假霜黴(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3至4天。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2和23所示。
表22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23
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在未治療組中,黃瓜霜黴病的發生率略低於番茄和馬鈴薯晚疫病,這是因為其特徵使然,但是黃瓜霜黴病的預防活性類似於番茄和馬鈴薯晚疫病。
B)治療活性將黃瓜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準備濃度為5×104遊動孢子/ml的古巴假霜黴(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24小時。從可溼性粉劑和可分散性濃縮物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馬鈴薯葉和莖上,每盆5ml,然後在20℃和100%相對溼度下2至3天,誘發病害。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4和25所示。
表24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表25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1)噻唑菌胺25%可溼性粉劑,由Misung Ltd.供應如上表所示,黃瓜霜黴病的治療活性也類似於番茄和馬鈴薯晚疫病。因此,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確實增強黃瓜霜黴病的預防和治療活性。
實驗2含有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桶混製劑的活性1)對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活性
A)預防活性將番茄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從對比例1的可溫性粉劑和下表26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並且含有320mg/l聚氧亞烷基烷基醚。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番茄葉和莖上,每盆5ml,在溫室內乾燥24小時。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 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3至4天。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6所示。
表26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如上表所示,含有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桶混製劑確實增強番茄晚疫病的預防活性,方式與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相同。
B)治療活性將番茄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infestans),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達24小時。從對比例1的可溼性粉劑和下表27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製備噴霧液,活性成分的濃度分別為1、5、10、50和100mg/l,並且含有320mg/l聚氧亞烷基烷基醚。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番茄葉和莖上,每盆5ml,然後在20℃和100%相對溼度下2至3天,誘發病害。當未治療組的病害發生率達到80%或以上時,測量每組的病害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7所示。
表27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如上表所示,含有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桶混製劑確實增強番茄晚疫病的治療活性,方式與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相同。因此,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確實不僅增強預混合的單包裝製劑的功效,而且增強桶混製劑的功效。
實驗3含有除噻唑菌胺以外其他控制植物病害的藥物的殺真菌組合物的活性1)對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殘留活性將番茄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4周。從可溼性粉劑製備噴霧液,產品的濃度分別為100和200mg/l。利用噴霧器將噴霧液噴灑在番茄葉和莖上,每盆5ml,在溫室內乾燥24小時。準備濃度為1×104遊動孢子/ml的致病疫黴(Phytophthorainfestans),分別在噴灑藥液後1、5和10天利用噴霧器接種在植物上。為了誘發病害,將接種後的植物置於20℃和100%相對溼度下。在最後一次接種後3至4天測量病害的發生率。結果如下表28所示。
表28感染面積的百分率(%)
如上表所示,與實施例4製劑和Guardian可溼性粉劑相比,含有噻唑菌胺和其他對農作物霜黴或腐爛有效的藥物的組合製劑即使在更低量的噻唑菌胺下也表現突出的或相似的功效。尤其是殘留活性在噻唑菌胺與代森錳鋅的組合製劑中顯著增強了,具有預防各種植物病害的作用。因此,含有噻唑菌胺和其他用於控制植物病害的藥物的組合製劑確實增強了功效。特別是通過聯用預防劑與噻唑菌胺,可以顯著減少需要施用的噻唑菌胺量。
實驗4聚氧亞烷基烷基醚濃度與噻唑菌胺葉面滲透性的關係為了研究聚氧亞烷基烷基醚濃度與噻唑菌胺葉面滲透性的關係,如下利用放射同位素[C14]標記的噻唑菌胺進行葉面滲透性實驗。
將黃瓜種子種在直徑6cm的花盆的園藝土壤內,在溫室中生長3周。將10mg對比例製劑稀釋在10ml自來水中。取20μl稀釋溶液,向其中加入1.0μCi用C14標記(81.7μCi/mg)的噻唑菌胺,製得用C14標記的稀噻唑菌胺製劑。利用微量注射器將精確的10μl稀釋溶液點在黃瓜葉上。之後將黃瓜置於溫室內達24小時。
距離土壤底部1cm處切取植物,將切塊放入250ml埃倫邁厄燒瓶內。向其中加入50ml乙腈與蒸餾水的混合溶液(體積比=1∶4),然後塞住燒瓶,搖動1分鐘。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測量溶液中C14-噻唑菌胺的放射性,用樣品氧化劑燃燒殘餘物,收集C14-二氧化碳,用液體閃爍計數器分析。
從總的放射性中減去溶液中的放射性,等於殘留物中的放射性,計算噻唑菌胺的葉面滲透性。結果如下表29所示。
表29
從上文可以看出,在沒有助劑的存在下噻唑菌胺幾乎不透入植物,滲透性與助劑含量成比例增加。另外,可分散性濃縮物確實比可溼性粉劑具有更高的滲透能力。這提示了功效的增強與在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存在下滲透性的增加有關。不過,功效的增強與滲透性的增加有關但可以不成比例。也就是說,功效可以根據植物內外環境、植物生理因素或病原體特徵而改變。
工業實用性根據本發明的殺真菌組合物不僅增強噻唑菌胺的功效,而且減少需要施用的量,由此降低活性成分的生產成本,最小化施用於環境的量,因此有助於農業生態系統的保護。
權利要求
1.殺真菌組合物,它包含式(I)的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噻唑菌胺) 和聚氧亞烷基烷基醚,其中噻唑菌胺與聚氧亞烷基烷基醚的重量比從約1∶0.5至約1∶10。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組合物,其中所述聚氧亞烷基烷基醚選自由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鯨蠟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和聚氧乙烯油基醚組成的組,它們各自每個分子具有平均7至20個氧化乙烯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1的組合物,它進一步包含一種或多種載體或表面活性劑。
4.根據權利要求1的組合物,它進一步包含另外一種或多種預防或治療植物病害的化合物。
5.用於增強噻唑菌胺殺真菌活性的方法,它包含向噻唑菌胺中加入聚氧亞烷基烷基醚,選自由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鯨蠟基醚、聚氧乙烯硬脂基醚和聚氧乙烯油基醚組成的組,它們各自每個分子具有平均7至20個氧化乙烯單元。
6.用於控制不需要的植物病原體的方法,它包含向靶植物施用從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的組合物製備的製劑,其中含有約30至約300mg/l的噻唑菌胺和約100至約2000mg/l的聚氧乙烯烷基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殺真菌組合物,它包含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氨基)-5-噻唑甲醯胺(噻唑菌胺)和作為助劑的聚氧亞烷基烷基醚。
文檔編號A01N25/30GK1431865SQ01809190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0日
發明者姜景久, 姜升勳, 金達洙, 樸賢哲, 全三才, 李相厚, 趙振鎬, 趙匡衍, 柳柱鉉, 林熙敬 申請人:株式會社Lg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