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4:48:31 1
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
背景技術:
一般在對蝦養殖18~22天以後,肝胰腺會處在一個快速發育期:此時肉眼觀察對蝦,會發現一層白膜逐漸包住肝胰腺,黑白逐漸分明,形成輪廓,業內人士一般稱這個快速發育期為轉肝期。南美白對蝦放苗30天,恰逢蝦苗轉肝期,由於食性轉換、蛻殼頻繁、肝臟等器官未完全發育,所以屬於發病高峰期,如果在這個時期,遇到環境突變(如天氣變化、風向轉換、冷熱溫差大、連綿陰雨、倒藻、水質惡化)、營養不良、過盛或營養失衡、濫用抗生素、消毒藥、殺蟲藥、肝臟損傷或導致肝臟壞死,疫病流行等,都容易導致各種病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需要排塘。所以蝦苗轉肝期的養護至關重要,也是整個養殖過程中肝臟養護的前提。要健康轉肝,就要提高蝦對飼料的消化吸收,降低水質中的有害物質。現有技術很少有針對對蝦轉肝期的飼料。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組分:魚粉23-26%,豆粕27-40%,魚肝油1-2%,玉米粉20-30%,血粉2-4%,卵磷脂油2-3%,維生素c0.2-0.4%,蝦用多維預混料0.4-1%,蝦用多礦預混料2-4%,蛋氨酸-賴氨酸複合物0.3-0.5%,複合微生物1-1.5%,抗氧化劑0.02-0.06%,硫代甜菜鹼0.5-1%,粘合劑0.2-0.5%;所述複合微生物由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啤酒酵母菌組成。
本發明合理配置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比例,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複合微生物。嗜酸乳桿菌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乳酸(丙酸)營造酸性環境,有利於抑制南美白對蝦的最大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生長繁殖;雙歧桿菌在消化道內定植效果好於其他微生物,通過「生物佔位」效應阻礙弧菌在南美白對蝦消化道定植;啤酒酵母發酵分解飼料較快,促進飼料吸收,其代謝過程中產生b族維生素和低聚糖類物質,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因此這三種微生物搭配使用具有協同效果,促使對蝦快速度過轉肝期,大大提高成活率。
優選地,所述的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組分:魚粉23.1%,豆粕38%,魚肝油1%,玉米粉26%,血粉2%,卵磷脂油3%,維生素c0.4%,蝦用多維預混料0.6%,蝦用多礦預混料2.5%,蝦用蛋氨酸-賴氨酸複合物0.38%,複合微生物1.5%,抗氧化劑0.02%,硫代甜菜鹼1%,粘合劑0.5%。
優選地,所述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啤酒酵母菌的質量比例為1:1:1。
優選地,所述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啤酒酵母菌的活菌數均為1.0×106~8.0×108cfu/g。
更優選地,所述嗜酸乳桿菌的活菌數為5×107cfu/g,所述雙歧桿菌的活菌數為2.0×106cfu/g,所述啤酒酵母菌的活菌數6.0×108cfu/g。
舉例說明,當嗜酸乳桿菌含量為5×107cfu/g、雙歧桿菌含量為2.0×106cfu/g、啤酒酵母菌6.0×108cfu/g,按1:1:1的質量比例添加於飼料中,吸收飽和水分的飼料在25℃條件下放置25分鐘其ph值即可下降至5以下,在短時間內即可創造不適合弧菌生長的環境,而蝦攝食時間為1-2小時。這樣避免了飼料被環境中的弧菌大量附著進而進入蝦體內,即便有少量進入蝦消化道也極少有機會定植繁殖。
優選地,所述粘合劑為海帶粉與褐藻膠按照3: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組分,魚粉23-26%,豆粕27-40%,魚肝油1-2%,玉米粉20-30%,血粉2-4%,卵磷脂油2-3%,維生素c0.2-0.4%,蝦用多維預混料0.4-1%,蝦用多礦預混料2-4%,蛋氨酸-賴氨酸複合物0.3-0.5%,複合微生物1-1.5%,抗氧化劑0.02-0.06%,硫代甜菜鹼0.5-1%%,粘合劑0.2-0.5%;所述複合微生物由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啤酒酵母菌組成。通過合理配置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比例,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複合微生物。複合微生物幫助對蝦對飼料消化吸收,減少水質中的汙染物質,增加水中碳源供給,抑制、阻礙致病菌在消化道內定值、繁殖。提高對蝦的免疫能力,促使對蝦快速度過轉肝期,大大提高成活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內容,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簡單修改或替換,均屬於本發明的範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
實施例1
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組分,魚粉22.2%,豆粕35%,魚肝油2%,玉米粉28%,血粉4%,卵磷脂油2%,維生素c0.2%,蝦用多維預混料0.58%,蝦用多礦預混料3%,蝦用蛋氨酸-賴氨酸複合物0.5%,複合微生物1%,抗氧化劑0.02%,硫代甜菜鹼1%,粘合劑0.5%。其中,複合微生物為嗜酸乳桿菌含量為5×107cfu/g,所述雙歧桿菌含量為2.0×106cfu/g,所述啤酒酵母菌6.0×108cfu/g。所述粘合劑為海帶粉魚褐藻膠按照3: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實施例2
一種南美白對蝦轉肝期專用飼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以下組分,魚粉23.1%,豆粕38%,魚肝油1%,玉米粉26%,血粉2%,卵磷脂油3%,維生素c0.4%,蝦用多維預混料0.6%,蝦用多礦預混料2.5%,蝦用蛋氨酸-賴氨酸複合物0.38%,複合微生物1.5%,抗氧化劑0.02%,硫代甜菜鹼1%,粘合劑0.5%。其中,複合微生物為嗜酸乳桿菌含量為5×107cfu/g,所述雙歧桿菌含量為2.0×106cfu/g,所述啤酒酵母菌6.0×108cfu/g。所述粘合劑為海帶粉魚褐藻膠按照3:1的質量比混合而成。
對比例
市售飼料1廣東恆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產地:湛江;
市售飼料2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地:湛江;
市售飼料3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地:湛江。
選擇體長1.5釐米蝦苗800尾,隨機分為8組,採用500l底部錐形的實驗桶,沿底部桶內邊緣安裝環形曝氣管,每桶100尾,進行飼養實驗直至肝臟卵磷脂包膜包裹至肝臟表面積的50%,實驗過程中不排、換水。每一種飼料做兩組平行實驗。每次按蝦的總重投喂。每天投餵3次,攝食時間不超過兩小時以減少飼料溶解散失和對水質汙染。整個實驗過程水溫25℃。
對比例1、對比例2使用市售飼料1;對比例3、對比例4使用市售飼料2;對比例5、對比例6使用市售飼料3。
實施例與對比例飼養結束後計算成活率以及飼料係數。
成活率(%)=實驗結束時蝦尾數×100%。
飼料係數=飼料投餵量/(總終末重–總初重)
結果如表1。
實驗末氨氮通過試劑測量獲取;包膜出現通過觀察確定,包膜呈現白色,包裹於蝦肝臟外表層,其成分為卵磷脂。
30%達標時間即觀察出現白色卵磷脂附層的蝦苗所佔取出的樣本蝦苗總尾數的比例達到30%的時間。
60%達標時間即觀察出現白色卵磷脂附層的蝦苗所佔取出的樣本蝦苗總尾數的比例達到60%的時間。
從上表可以看出,採用本發明轉肝期專用飼料的實施例其轉肝速度快於其他三種通用飼料對照組,轉肝期的成活率也高於三個對照組。由於飼料中魚粉添加較少、蛋白含量低導致餌料係數高過三個對照組,但飼料成本大幅低於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