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下排式除油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1:05:41 3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家用下排式除油煙裝置,屬於集成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用於廚房內的油煙處理設備主要有吸油煙機、集成灶等廚房電器。現有的集成灶包括機殼、灶具總成、除油煙裝置以及置於機殼內的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機或消毒櫃內膽,在除油煙裝置上連接有集煙罩,集成灶具有佔用廚房空間小,使用方便等優點。除油煙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殼內的風機以及置於機殼內的進風通道,所述風機包括葉輪、蝸殼以及電機,所述蝸殼連接有排風管。當除油煙裝置工作時,電機驅動葉輪轉動,在葉輪的作用下,油煙從進風通道進入蝸殼內,並從排風管將油煙排入公用煙道或室外。可是,除油煙裝置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所述風機一般為縱向放置,當油煙進入蝸殼後,油煙先順著蝸殼垂直流動,進入排風管後再水平流動排出,油煙在排出的過程中需進行90度的轉彎,因此會影響排煙效果;另外,當風機縱向放置時,集成灶機殼內的空間難以被充分利用,而且風機一般設置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機或消毒櫃內膽的後面,維修也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家用下排式除油煙裝置,其能充分利用集成灶機殼內空間,風機維修方便,且能直接將油煙排出室外,提高除煙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家用下排式除油煙裝置,包括機殼,在機殼內具有一進煙通道,所述機殼內底部具有一空腔,在空腔內橫向放置有一風機,風機包括蝸殼,置於蝸殼內的葉輪以及與葉輪連接的電機,所述蝸殼一側具有進風口,當所述風機置於空腔內後能使油煙從蝸殼一側的進風口進入所述蝸殼內,所述進煙通道與所述空腔相通,所述蝸殼的出氣口連接有一排風管,所述排風管安裝於機殼的一側。
所述蝸殼上下兩側皆設有進風口,當所述風機置於空腔內後能使油煙從蝸殼的上下兩側的進風口進入所述蝸殼內。這樣設置除油煙效果最佳。
所述進煙通道為上寬下窄的梯形狀。
本發明風機橫向放置後,油煙能從蝸殼的上下兩個進風口進入,且油煙進入蝸殼後能隨著蝸殼水平流動,並能順著排風管橫向排出,達到油煙的直排效果,從而提高除煙效果;本發明風機因橫向放置在機殼內底部,因此能充分利用集成灶機殼內的上部空間,可以隨意安裝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機或消毒櫃內膽或其它電器;當維修風機時,也可直接拆下機殼正面的裝飾板,不需拉出整個集成灶進行維修,方便了維修人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家用下排式除油煙裝置,包括機殼1,在機殼1內具有一進煙通道2,所述機殼1內底部具有一空腔4,在空腔4內橫向放置有一風機3,風機3包括蝸殼31,置於蝸殼31內的葉輪32以及與葉輪32連接的電機33,所述蝸殼31上下兩側皆設有進風口5,當所述風機3置於空腔4內後能使油煙從蝸殼31上下兩側的進風口5進入所述蝸殼31內,所述進煙通道2與所述空腔4相通,所述蝸殼31的出氣口連接有一排風管6,所述排風管6可以安裝於機殼1的左側或右側,可以根據廚房設計而定。所述進煙通道2為上寬下窄的梯形狀。
本發明使用時,電機33驅動葉輪32轉動,油煙先從進煙通道2進入,再通過進煙通道2的出口進入空腔3內,最後從蝸殼31的上下兩個進風口5進入,當油煙進入蝸殼31後能隨著蝸殼31水平流動,並能順著與蝸殼31連接的排風管6橫向排出,達到油煙的直排效果,從而提高除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