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5:33:41 3
專利名稱: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上呼吸道感染係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症的總稱,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 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細菌感染常繼發於病毒感染之後。本病四季、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通過含有病毒的飛沫、霧滴,或經汙染的用具進行傳播。常於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如受寒、勞 累、淋雨等情況,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細菌,迅速生長繁殖,導致感染。常繼 發支氣管炎、肺炎、副鼻竇炎,少數人可並發急性心肌炎、腎炎、風溼熱等。臨床表現1.急性 起病。2.早期有咽部不適、乾燥或咽痛,繼之出現噴嚏、流涕、鼻塞、咳嗽。3.可伴有頭痛、 發熱、聲音嘶啞、乏力、肢體酸痛、食慾減退。4.鼻、咽、喉明顯充血、水腫,頌下淋巴結腫大、 壓痛。中醫中藥治療的藥物有荊防敗毒散、香蘇飲等;外感風熱,可銀翹散,桑菊飲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燥溫化痰、降逆止嘔、消痞 散結之功效的中藥製劑,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療效。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分別是蒲公英12 份、柴胡8份、茯苓10份、黃芪10份、白朮8份、防風6份、桂枝3份、半夏6份、甘草3份;本發明藥物可以採用中藥製劑的常規方法製備成任何常規內服製劑。例如可以將 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散劑衝服;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然後濃縮煎液服用, 或者把濃縮煎液濃縮成膏加工成丸劑服用;為了使該藥物的各原料更好地發揮藥效,針對 某原料藥進行特殊提取,如乙醇提取,這些不能用於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活性 組分可以加入製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粘合劑等以常規的 中藥製劑方法製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丸齊 、散劑、片齊 、膠囊劑、口服液等。本發明選取的原料中藥材中,其功效和藥理作用分別是蒲公英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溼通淋。柴胡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安神。黃芪補氣昇陽,益衛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白朮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防風祛風解表,勝溼,止痛,解痙。桂枝發汗解表,溫通經脈,溫助陽氣。半夏燥溫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甘草益氣補中,祛痰止咳,解毒,緩急止痛,緩和藥性。所選藥材共奏發汗解表、溫通經脈、燥溫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 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 應用本發明所述的丸劑,早晚各服一丸,每丸9-12克,21日為一療程,臨床收治患 者676例,康復病例為652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 份分別是蒲公英12份、柴胡8份、茯苓10份、黃芪10份、白朮8份、防風6份、桂枝3份、 半夏6份、甘草3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劑、口服液制 齊U、膠囊製劑。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選取的原料藥及其重量組份 分別是蒲公英12份、柴胡8份、茯苓10份、黃芪10份、白朮8份、防風6份、桂枝3份、半 夏6份、甘草3份;其製劑包括運用傳統製劑工藝或現代製劑工藝製成的丸劑、粉劑、片劑、 口服液製劑、膠囊製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選取的原料藥分別是蒲公英、柴胡、茯苓、黃芪、白朮、防風、桂枝、半夏、甘草;所選藥材共奏發汗解表、溫通經脈、燥溫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效。通過內服提高了機體免疫機能,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療效。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
文檔編號A61P11/00GK102100817SQ20101056348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閆成秀 申請人:閆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