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4:55:11
專利名稱: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強化風罩與散熱體的組合固定強度,使散熱體的鰭片不易脫落以及分離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公知的散熱器包括二側具有固定部42的底座4,底座4上設置有熱管41,熱管41上穿設有包含多個鰭片51的散熱體5,並在散熱體5外部罩設有風罩6,而風罩6的底緣以穿孔固定設置在底座4的固定部42上,所述散熱器可貼覆在中央處理器7上,用來散熱。
雖然所述公知的散熱器可貼覆在中央處理器7上用來散熱,但是由於風罩6僅與底座4相固定,並沒有與散熱體5接觸固定,因此,所述散熱器無法對多個鰭片51作強制性的限制,致使所述散熱器在運送途中會因碰撞、搖晃或掉落,導致各鰭片51鬆散脫落或分離。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將風罩與散熱體的組接關係重新設計,強化了風罩與散熱體的組接固定強度,使所述散熱體的鰭片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為了實現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包含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多個熱管;穿設在熱管上的散熱體,所述散熱體包含多個鰭片,並在所述散熱體的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組接部;以及罩設在散熱體外部的風罩,所述風罩的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對應結合所述組接部的嵌合部。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為公知散熱器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組裝時的俯視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4的A部分放大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組裝時的俯視剖面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圖8的A部分放大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4-底座41-熱管42-固定部 51-鰭片5-散熱體 6-風罩7-中央處理器 1-底座11-熱管 2-散熱體21-鰭片 211-缺口22、22a-組接部3-風罩31、31a、31b、31c-嵌合部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詳細說明,配合
如下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側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的所述散熱器包含底座1,底座1上設置有多個熱管11;在熱管11上穿設有散熱體2,散熱體2包含多個鰭片21,並在散熱體2的二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組組接部22;以及罩設在散熱體2外部的風罩3,風罩3的二側分別具有至少一組與組接部22對應結合的嵌合部31,嵌合部31由風罩3二側向內拗折的板狀體所形成,嵌合部31與組接部22接合的設計,可強化風罩3與散熱體2的組合固定強度,使散熱體2的鰭片21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組裝時的俯視剖面圖及圖4的A部分放大圖。如圖所示,組裝時,將風罩3二側的嵌合部31分別對應於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後,再將嵌合部31直接滑設嵌合在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中,如此,風罩3利用嵌合部31與散熱體2的組接部22相互嵌合連接,可強化風罩3與散熱體2的組合固定強度,因嵌合部31的設置,使散熱體2的鰭片21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風罩3的二側可分別設置二嵌合部31、31a,二嵌合部31、31a同樣直接滑設嵌合在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中,從而強化風罩3與散熱體2的組合固定強度,因嵌合部31、31a的設置,使散熱體2的鰭片21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也可在散熱體2的二側分別設置二相鄰的組接部22、22a,風罩3二側可分別設有與組接部22、22a對應的二嵌合部31、31b,且二嵌合部31、31b呈左、右相鄰的對應狀,當風罩3的二嵌合部31、31b分別滑設嵌合在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22a中時,可強化風罩3與散熱體2的組合固定強度,因嵌合部31、31b與組接部22、22a的嵌合,使散熱體2的鰭片21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圖8、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組裝時的俯視剖面圖及圖8的A部分放大圖。如圖所示,嵌合部31c為風罩3二側向內設置的凸體(或大於組接部22內徑的圓弧點狀凸體),組裝時,將風罩3二側的嵌合部31c分別對應於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後,再將嵌合部31直接滑設嵌合在散熱體2二側的組接部22中,風罩3利用其嵌合部31c與散熱體2的組接部22相互嵌合,從而強化風罩3與散熱體2的組合固定強度,因嵌合部31c的設置,使散熱體2的鰭片21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可有效改善公知技術中存在的種種缺陷,強化風罩與散熱體的組合固定強度,使所述散熱體的鰭片不易脫落以及分離。且本實用新型申請前未見於刊物也未公開使用過,符合新型專利的新穎性及創造性等要求,根據專利法提出申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即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座體,其上設置有散熱體,所述散熱體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組接部;風罩,其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對應結合所述組接部的嵌合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體包含多個鰭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體上配置有與底座相接觸的熱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嵌合部包含風罩二側向內拗折的板狀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嵌合部包含風罩二側向內設置的凸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凸體為大於組接部內徑的圓弧點狀凸體。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器風罩的固定裝置,包含底座,該底座上設置有多個熱管;穿設在熱管上的散熱體,該散熱體包含多個鰭片,並在該散熱體的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組接部;以及罩設在散熱體外部的風罩,該風罩的二側分別設置有至少一組對應結合該組接部的嵌合部,風罩與散熱體的組接,可強化風罩與散熱體的組合固定強度,使該散熱體的鰭片不易脫落以及分離。
文檔編號G06F1/20GK2781568SQ20052000596
公開日2006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5日
發明者林國仁 申請人: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