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5:05:26 1
專利名稱: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迴路並聯過^H^f^n^^管平板式冷凝
器,涉及製冷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客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 涉及客車空調的管片式冷凝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多迴路並聯過
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技術領域。 背景糹支術
目前,客車空調的管片式冷凝器,大多採用直徑為9.52毫 米的銅管,在結構上均為簡單的蛇形管方式。正因為其管徑粗、 結構不合理、加之管片式冷凝器固有的外形體積大,從而存在著 同體積下的換熱面積較小、換熱效率低、製冷效果欠佳、不適應 客車空間體積寶貴要求的諸多不足、缺陷與弊端。基於本專利申 請設計人的專業知識與從事本行業工作的豐富經驗及對事業精 益求精的不懈追求,特採用"內螺紋小管徑銅管多迴路並聯新結 構"關鍵技術,使其以內螺紋方式有效的加大了熱交換面積、以 小管徑方式有效的縮小了產品體積、以多迴路並聯方式有效的提 高了熱交換效率,提供了 "冷凝器"新產品,所以說,本實用新 型就是在認真而充分的調查、了解、分析、總結上述公知技術基 礎上,為克服和解決已有公知技術存在的不足、缺陷與弊端,從 充分考慮客車空間體積寶貴的特殊要求出發而研製成功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採用"內螺紋小管徑銅管多迴路並聯新
結構"關鍵:技術,以內螺紋方式有效的加大熱交換面積、以小管 徑方式有效的縮小產品體積、以多迴路並聯方式有效的提高熱交 換效率,提供"平板式冷凝器"新產品。通過前固板、中固板、 後固板、連接件、進氣管、出液管、設置有內螺紋的細銅管各部 件,並對前、中、後固板均與連接件緊固,對前、中、後固板均 與銅管焊接,對銅管的一端與進氣管焊接,對出液管的前半段與 銅管另 一端焊接,對出液管的中後段與九至二十才艮銅管另 一端以
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焊接,從而構成本實用新型;通過本實用 新型達到體積小、適應客車需要、換熱效率高、製冷效果好等 目的。本實用新型可達到預期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回 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包括前固板、中固 板、後固板、連接件,還設置有進氣管、出液管、銅管;
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其前 固板、中固板、後固板均與連接件由緊固件以緊固的方式相連接, 其前固板、中固板、後固板均與銅管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其銅 管的一端與進氣管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其一部分銅管的另 一端 與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另 一部分銅管的另 一端以並聯焊 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前固板、中固板、後固板均為長方板狀結構,所述連接件為直角 形的板狀結構,所述進氣管、出液管均為端頭呈弧形的管狀結構, 所述銅管為設置有內螺紋的蛇形管狀結構。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其一部分銅管的另一端與出液管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為一部分 銅管的另 一端與出液管的前半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另 一部分銅管的另 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以焊 接的方式相連接,為九至二十根銅管的另 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 迴路管與出液管的中後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銅管的直徑小於7. 94毫米。由於採用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使得本實用新型與 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銅管為7.94毫米以下直徑的小管徑內 螺紋管,從而獲得了換熱面積大、換熱效率高、製冷效果好而體 積小、適應客車寶貴空間需要的有益效果。2、 由於本實用新型對銅管的一端與進氣管焊^接、對出液管 的前半段與銅管另一端焊接、對出液管的中後段與九至二十根銅 管另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焊接,這種結構適應了出液管 中前段為氣體、中後段為液體的常規,從而獲得了可保證製冷劑 流量、保證製冷劑壓力平衡、保證膨脹閥前製冷劑為過冷液狀而提高製冷性能的有益效果。3、 由於本實用新型為單位體積內增加內螺紋小管徑銅管的 結構,其內螺紋有效地增加了換熱面積、其銅管根數增加而有效 地增加了銅管的換熱管長度,從而獲得了單位體積換熱面增加而 有效地縮小體積的有益效果。4、 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內螺紋小管徑銅管多迴路並聯新結構"關鍵:技術,以內螺紋方式有效的加大熱交換面積、以小管 徑方式有效的縮小產品體積、以多迴路並聯方式有效的提高熱交 換效率,從而獲得了為客車空調提供新產品、並為已有的公知技 術更新換代的有益效果。5、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巧妙、使用 方便有效、效果穩定可靠,從而獲得了易於製作而成本低、使用 方便而利推廣的有益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主視示意圖;圖中的箭頭表示製冷劑的流向。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左^L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右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在不體現進氣管與出液管狀態下的左^L示意圖。圖中的標號1、前固板,2、中固板,3、後固板,4、連接件,5、進氣管,6、出氣管,7、銅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 一種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 器,包括前固板l、中固板2、後固板3、連接件4,還設置有進 氣管5、出液管6、銅管7;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其前 固板l、中固板2、後固板3均與連接件4由緊固件以緊固的方 式相連接,其前固板l、中固板2、後固板3均與銅管7以焊接 的方式相連接,其銅管7的一端與進氣管5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其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與出液管6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另一 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6以焊接 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前固板l、中固板2、後固板3均為長方板狀結構,所述連接件 4為直角形的板狀結構,所述進氣管5、出液管6均為端頭呈弧 形的管狀結構,所述銅管7為設置有內螺紋的蛇形管狀結構。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其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與出液管6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為一 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與出液管6的前半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另 一部分銅管7的另 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6以 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為九至二十根銅管7的另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6的中後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所述 銅管7的直徑小於7. 94毫米。在上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分別對銅管7以三十、三十一、 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 三十九、四十4艮進4於了製作;分別對九、十、十一、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才艮銅管7的另一端 以焊接的方式進行並聯而構成迴路管,然後對並聯後構成的迴路 管與出液管6的中後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進行了製作;均收到 了預期的良好效果。本實用新型製作完畢後進行了試用性考核,經試用考核,獲 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 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 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 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 內,當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 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4支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包括前固板(1)、中固板(2)、後固板(3)、連接件(4),其特徵在於還設置有進氣管(5)、出液管(6)、銅管(7);所述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其前固板(1)、中固板(2)、後固板(3)均與連接件(4)由緊固件以緊固的方式相連接,其前固板(1)、中固板(2)、後固板(3)均與銅管(7)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其銅管(7)的一端與進氣管(5)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其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與出液管(6)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另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6)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 管平板式冷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固板(l)、中固板(2)、 後固板(3)均為長方板狀結構,所述連接件(4)為直角形的板 狀結構,所述進氣管(5)、出液管(6)均為端頭呈弧形的管狀 結構,所述銅管(7)為設置有內螺紋的蛇形管狀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 管平板式冷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其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 端與出液管(6)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為一部分銅管(7)的另 一端與出液管(6)的前半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另一部分銅管(7)的另一 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液管(6 )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為九至二十根銅管(7)的另一端以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與出 液管(6)的中後段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 管平板式冷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銅管(7)的直徑小於7.94 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多迴路並聯過冷式小管徑內螺紋管平板式冷凝器,涉及客車空調的製冷設備技術領域。採用「內螺紋小管徑銅管多迴路並聯新結構」關鍵技術,以內螺紋加大熱交換面積、以小管徑縮小產品體積、以多迴路並聯提高熱交換效率,提供「平板式冷凝器」新產品。包括前、中、後固板及連接件,還設置有進氣管、出液管、及設置有內螺紋的7.94毫米以下直徑的小管徑銅管;前、中、後固板均與連接件緊固,前、中、後固板均與銅管焊接,銅管一端與進氣管焊接,出液管前半段與銅管另一端、出液管中後段與九至二十根銅管另一端並聯焊接構成的迴路管均焊接。用於客車的空調製冷。體積小、熱交換效率高、製冷效果好、適應客車寶貴空間的需要。
文檔編號F25B39/04GK201331217SQ200820183100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7日
發明者飛 彭 申請人:蘇州工業園區新同創車用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