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5 11:10:36
本發明屬於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水產養殖的關鍵在於水體生態環境,而水質是水體生態環境質量的直接體現。所以水質的好壞決定了養殖的品種品質,在養殖水體中,一些可溶性物質、氣體影響了水質。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養殖密度的不斷增加,追求高產量和高效益的養殖方式給水質帶來了巨大的生態壓力,大量的飼料投入使得餌料殘餘增多,殘存飼料時間久了就會在水中腐敗、養殖的水產動物的排洩物以及其他原因造成水質變差,會產生例如氨態氮、硫化氫、有機物這些有害物質,也會使化學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增加,這些都會嚴重影響了水產動物的生長。
因此控制水體汙染的各種水質改良劑、水質淨化劑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及其製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所述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牡蠣殼粉30~40份、胺基酸10~15份、微量元素溶液3~6份、維生素溶液10~12份、中藥溶液6~10份、發酵有機物2~8份、腐植酸鈉2~6份、聚合硫酸鐵1~5份、硫酸鈣2~5份、糖蜜3~7份。
優選地,所述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玉米粉40份、牡蠣殼粉30份、胺基酸10份、微量元素溶液3份、維生素溶液10份、中藥溶液6份、雙歧桿菌3份、發酵有機物2份、腐植酸鈉2份、聚合硫酸鐵1份、硫酸鈣2份、糖蜜3份。
優選地,所述牡蠣殼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將牡蠣殼置於含濃度為8~12%的鹽酸中浸泡20~24h,在將其清洗乾淨置於溫度為50~70℃的地方乾燥,將乾燥後的牡蠣殼經粉碎機粉碎後過200~260目篩,即得牡蠣殼粉。
優選地,所述胺基酸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和甘氨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維生素溶液為濃度含20~40%維生素c、10~15%維生素d、8~16%維生素b、12~20%維生素a構成。
優選地,所述中藥溶液製備方法為將柴胡、白朮、穿心蓮、桑葉、陳皮、艾葉、黃芪、放入水中,進行加熱至95~110℃後,待熬製液體冷卻後,再用過濾網進行過濾,留得無渣液汁待用。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牡蠣殼粉、胺基酸、微量元素溶液、維生素溶液、中藥溶液、聚合硫酸鐵、硫酸鈣加入水中,混合攪拌10~30min,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2:將發酵菌种放入雞糞、豬糞、豆粕、菜籽粕的混合物中置於溫度為40~65℃的容器中進行發酵,發酵時間為72~120小時,得到發酵有機物;
步驟3: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和步驟2所得發酵有機物混合併加入腐植酸鈉和糖蜜,混合攪拌20~40min,將所得混合物乾燥製成粉狀,即得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菌種包括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解磷菌、解鉀菌和真菌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步驟3中最終得到的水質改良劑為180~220目的粉末。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中加入的發酵有機物能有效改良水質、分解有機質、降低水體中氨態氮、硫化氫物質的含量,增加溶解氧、抑制有害菌種的繁殖生長,減少魚類的發病率;所用中藥溶液可以促進硅藻和隱藻的生長,硅藻和隱藻可以消耗水體中的氨、有機質,同時釋放氧氣。所制養蝦的水質改良劑能有效加速水體中有機物的分解,大大降低水質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抑制有害細菌生長,促進有益藻類的生長,增加水體含氧量,能有效改善水質,大大提高了蝦的品質和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所述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牡蠣殼粉30份、胺基酸10份、微量元素溶液3份、維生素溶液10份、中藥溶液6份、發酵有機物2份、腐植酸鈉2份、聚合硫酸鐵1份、硫酸鈣2份、糖蜜3份。
所述牡蠣殼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將牡蠣殼置於含濃度為8~%的鹽酸中浸泡20h,在將其清洗乾淨置於溫度為50℃的地方乾燥,將乾燥後的牡蠣殼經粉碎機粉碎後過200目篩,即得牡蠣殼粉。
所述胺基酸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和甘氨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維生素溶液為濃度含20%維生素c、10%維生素d、8%維生素b、12%維生素a構成。
所述中藥溶液製備方法為將柴胡、白朮、穿心蓮、桑葉、陳皮、艾葉、黃芪、放入水中,進行加熱至95℃後,待熬製液體冷卻後,再用過濾網進行過濾,留得無渣液汁待用。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牡蠣殼粉、胺基酸、微量元素溶液、維生素溶液、中藥溶液、聚合硫酸鐵、硫酸鈣加入水中,混合攪拌10min,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2:將發酵菌种放入雞糞、豬糞、豆粕、菜籽粕的混合物中置於溫度為40℃的容器中進行發酵,發酵時間為72小時,得到發酵有機物;
步驟3: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和步驟2所得發酵有機物混合併加入腐植酸鈉和糖蜜,混合攪拌20min,將所得混合物乾燥製成粉狀,即得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
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菌種包括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解磷菌、解鉀菌和真菌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3中最終得到的水質改良劑為180目的粉末。
實施例2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所述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牡蠣殼粉305份、胺基酸12份、微量元素溶液4份、維生素溶液11份、中藥溶液8份、發酵有機物6份、腐植酸鈉4份、聚合硫酸鐵3份、硫酸鈣3份、糖蜜5份。
所述牡蠣殼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將牡蠣殼置於含濃度為10%的鹽酸中浸泡22h,在將其清洗乾淨置於溫度為60℃的地方乾燥,將乾燥後的牡蠣殼經粉碎機粉碎後過230目篩,即得牡蠣殼粉。
所述胺基酸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和甘氨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維生素溶液為濃度含30%維生素c、12%維生素d、12%維生素b、15%維生素a構成。
所述中藥溶液製備方法為將柴胡、白朮、穿心蓮、桑葉、陳皮、艾葉、黃芪、放入水中,進行加熱至100℃後,待熬製液體冷卻後,再用過濾網進行過濾,留得無渣液汁待用。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牡蠣殼粉、胺基酸、微量元素溶液、維生素溶液、中藥溶液、聚合硫酸鐵、硫酸鈣加入水中,混合攪拌20min,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2:將發酵菌种放入雞糞、豬糞、豆粕、菜籽粕的混合物中置於溫度為55℃的容器中進行發酵,發酵時間為98小時,得到發酵有機物;
步驟3: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和步驟2所得發酵有機物混合併加入腐植酸鈉和糖蜜,混合攪拌30min,將所得混合物乾燥製成粉狀,即得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
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菌種包括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解磷菌、解鉀菌和真菌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3中最終得到的水質改良劑為200目的粉末。
實施例3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所述養蝦的水質改良劑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牡蠣殼粉40份、胺基酸15份、微量元素溶液6份、維生素溶液12份、中藥溶液10份、發酵有機物8份、腐植酸鈉6份、聚合硫酸鐵5份、硫酸鈣5份、糖蜜7份。
所述牡蠣殼粉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將牡蠣殼置於含濃度為12%的鹽酸中浸泡24h,在將其清洗乾淨置於溫度為70℃的地方乾燥,將乾燥後的牡蠣殼經粉碎機粉碎後過260目篩,即得牡蠣殼粉。
所述胺基酸為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和甘氨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維生素溶液為濃度含40%維生素c、15%維生素d、16%維生素b、12~20%維生素a構成。
所述中藥溶液製備方法為將柴胡、白朮、穿心蓮、桑葉、陳皮、艾葉、黃芪、放入水中,進行加熱至110℃後,待熬製液體冷卻後,再用過濾網進行過濾,留得無渣液汁待用。
一種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的製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牡蠣殼粉、胺基酸、微量元素溶液、維生素溶液、中藥溶液、聚合硫酸鐵、硫酸鈣加入水中,混合攪拌30min,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2:將發酵菌种放入雞糞、豬糞、豆粕、菜籽粕的混合物中置於溫度為65℃的容器中進行發酵,發酵時間為120小時,得到發酵有機物;
步驟3:將步驟1所得混合物和步驟2所得發酵有機物混合併加入腐植酸鈉和糖蜜,混合攪拌40min,將所得混合物乾燥製成粉狀,即得用於養蝦的水質改良劑。
所述步驟2中的發酵菌種包括芽孢桿菌、乳酸菌、酵母菌、解磷菌、解鉀菌和真菌中的一種或多種,步驟3中最終得到的水質改良劑為220目的粉末。
性能測試
對本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進行魚群發病率、水體含氧量性能測試,並且以現有技術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測試結果如下表格: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