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浮子式水位自適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11:14: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控制元件領域,具體為一種浮子式水位自適應裝置。
背景技術:
清理船用於水面垃圾清理,它包括船體,船體的前端安裝有垃圾收集系統,而垃圾收集裝置的收集端沉於水下,當船體的航行速度大於水流速度時,水面垃圾就會流淌至垃圾收集裝置的收集端上。
因此垃圾收集裝置的收集端處於水下的深度對於垃圾的清理就變得尤為重要,過深,垃圾在浮力的作用下會從垃圾收集裝置的收集端漂離;過淺,垃圾不能順利流淌至垃圾收集裝置的收集端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浮子式水位自適應裝置,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子式水位自適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密閉殼體,殼體內設置有浮子,浮子的下端向下穿過殼體,浮子可相對殼體上下運動,並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所述浮子的上端連接有浮子導杆,浮子導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殼體,所述殼體內的浮子導杆上鉸接有水平設置的動觸點繞杆,動觸點繞杆的另一端連接有動觸點,動觸點外側的殼體內壁上連接有靜觸點座,靜觸點座上設置有兩組呈上下布置、並與動觸點配合的靜觸點;
所述殼體的上端設置有動觸點接線端子、第一靜觸點接線端子和第二靜觸點接線端子,所述動觸點接線端子與動觸點之間、第一靜觸點接線端子與其中一組靜觸點之間、第二靜觸點接線端子與另一組靜觸點之間分別通過軟導線電連接。
進一步地,動觸點採用軸承,所述軸承轉動連接在動觸點繞杆上,靜觸點座朝向動觸點的一側端面為圓弧形,兩組靜觸點呈上下對稱地設置在靜觸點座的圓弧形面上,動觸點支撐在兩組靜觸點之間的靜觸點座的圓弧形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上端還設置有出氣孔。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安裝於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一側的底部,並且垃圾收集系統相對於清理船的船體可升降。
在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的浸深過大時,動觸點與靜觸點座上位於下方的靜觸點接觸,控制垃圾收集系統相對於清理船的船體上升;在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的浸深不夠時,動觸點與靜觸點座上位於上方的靜觸點接觸,控制垃圾收集系統相對於清理船的船體下降。
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的自動升降,使垃圾收集系統的高度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並且本實用新型採用軸承作為動觸點,靜觸點座與動觸點配合的端面呈圓弧形,可以有效減小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噪聲,提高工作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密閉殼體4,殼體4的上端還設置有出氣孔14,殼體4內設置有浮子1,浮子1的下端向下穿過殼體4,浮子1可相對殼體上下運動,並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2。
浮子1的上端連接有浮子導杆13,浮子導杆13的上端向上伸出殼體4,殼體4內的浮子導杆13上鉸接有水平設置的動觸點繞杆3,動觸點繞杆3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動觸點7,動觸點7採用軸承,動觸點7外側的殼體4內壁上連接有靜觸點座5,靜觸點座5朝向動觸點4的一側端面為圓弧形,靜觸點座5的圓弧形面設置有第一靜觸點6和第二靜觸點8,第一靜觸點6和第二靜觸點8呈上下對稱設置,動觸點7支撐在第一靜觸點6和第二靜觸點8之間的靜觸點座5的圓弧形面上。
所述殼體的上端設置有動觸點接線端子12、第一靜觸點接線端子10和第二靜觸點接線端子11,動觸點接線端子12與動觸點7之間、第一靜觸點接線端子10與第一靜觸點6之間、第二靜觸點接線端子11與第二靜觸點8之間分別通過軟導線9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安裝於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一側的底部,並且垃圾收集系統相對於清理船的船體可升降,垃圾收集系統的升降可以採用液壓缸實現。
當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浸深過大時,浮子1帶動浮子導杆13向上,動觸點繞杆3向下轉動,帶動動觸點7轉向第一靜觸點6,接通電路,從而控制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上升。
當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浸深不夠時,浮子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帶動浮子導杆13向下,動觸點繞杆3向上轉動,帶動動觸點7轉向第二靜觸點8,接通電路,從而控制清理船的垃圾收集系統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