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3:36:21 2
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包括:兩側牆體,頂棚,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兩側牆體上的通氣管,倒掛於頂棚上的微噴加溼系統,頂棚上覆蓋有保溫簾,所述保溫簾包括:由裡向外依次設置的EVA三防膜、保溫棉被和黑色防水薄膜;頂棚設置有電動內嵌式通風窗,配套邊置式捲簾機,所述溫室的屋脊南北走向,溫室內地面低於溫室外地面;溫室的門外設密閉緩衝間。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其可以根據出菇期不同的溫度和溼度需求,利用通風管、通風窗和加溼系統進行調節。使得整個溫室內部溫差小,溼度適中,通風良好,有利於食用菌栽培。所述溫室可以根據不同種類食用菌的喜光需求,調節捲簾機控制進光量的多少。使用效果好、實用性好。
【專利說明】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溫室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針對食用菌栽培生物學特性而設計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屬於農業設施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溫室栽培應用得越來越多。但是現有的日光溫室,其結構多數適用於果蔬栽培,利於採光、保溫,溫室內溫暖、密封,不適合種植食用菌。食用菌不喜光(光線低於500勒克斯),適宜栽培溫度較低(5?22° ),要求栽培環境溼度高、又要求強通風。目前個別用作食用菌栽培的日光溫室,在食用菌培育期間,所要付出的人工勞動也就增多,例如:每天給溫室內食用菌噴水增加溼度、覆蓋保溫被遮光、又要不斷通風降低蟲害發生等等。由於食用菌栽培的經濟效益顯著,種植食用菌的農戶越來越多,因此適用於食用菌栽培的專用溫室非常需要。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密閉弱光、通風溼潤、溫暖下挖、省時省力、方便管理的食用菌專用溫室。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包括:兩側牆體,頂棚,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兩側牆體上Φ160Ρ(:通氣管,倒掛於頂棚上的微噴加溼系統,頂棚上設置有內嵌式通風窗,頂棚外側覆蓋有保溫簾,配套兩個邊置式捲簾機,所述保溫簾包括:由裡向外依次設置的EVA三防膜、保溫棉被和黑色防水薄膜;所述溫室的屋脊南北走向,溫室內地面低於溫室外地面500mm ;溫室的門外設密閉緩衝間。
[0006]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兩側牆體包括:磚砌體和磚牆基礎,前述磚砌體的厚度為370mm,前述磚牆基礎為寬430mm、深500mm的M7.5水泥砂漿MU200卵石基礎。
[0007]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兩側牆體還包括:設置在磚砌體外側的外牆保溫板。
[0008]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設置於兩側牆體上Φ160Ρ(:通氣管,每隔2米一個,利於通風。
[0009]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前述通風窗為電動鋁合金通風窗,開關一鍵控制。
[0010]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前述鋁合金通風窗之間的距離為10m。
[0011]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倒掛於頂棚上的兩個微噴加溼系統,兩側可以單獨控制,電動控制。
[0012]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棚上邊置式捲簾機在棚頂兩側各安裝I個,電動控制。
[0013]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前述頂棚採用熱鍍鋅管裝配型鋼結構骨架製成。
[0014]前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溫室的門設置在其中一面山牆,外設緩衝間,緩衝間密閉弱光。
[0015]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其可以根據出菇期不同的溫度和溼度需求,利用溫室底部通氣管、頂棚上內嵌式通風窗和倒掛微噴加溼系統進行調節;同時通氣管能有效阻斷冷空氣進入,但不會影響通風效果。使得整個溫室內部空氣上下流動,溫差小,溼度降低,有利於食用菌栽培。所述溫室可以根據不同種類食用菌的喜光需求,調節捲簾機控制進光量的多少;溫室的門設置在其中一面山牆,門外設緩衝間,緩衝間密閉弱光,杜絕蟲害。整體使用效果好、實用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發明的食用菌專用溫室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中的食用菌專用溫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_兩側牆體,2-山牆,3-頂棚,4-通氣管,5-微噴加溼系統,6-內嵌式通風窗,7-保溫簾,8-邊置式捲簾機,9-溫室內地面,10-溫室外地面,11-磚砌體,12-外牆保溫板,13-溫室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0020]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包括:兩側牆體1,山牆2,頂棚3,設置於溫室牆體I上的通氣管4,倒掛於頂棚3上的微噴加溼系統5。其中,溫室的兩側牆體I距離地下25cm處每隔2米設置一個Φ 160PC通氣管,頂棚3上設置有內嵌式電動通風窗6,使得整個溫室內部空氣上下流動,溫差小,溼度降低,有利於食用菌栽培;頂棚3外側覆蓋有保溫簾7,配套邊置式捲簾機8,該保溫簾7具體包括由裡向外依次設置的:EVA三防膜、保溫棉被和黑色防水薄膜;溫室的屋脊南北走向,溫室內地面9低於溫室外地面10500mm,溫室內溫暖、弱光,利於食用菌栽培。
[0021]本發明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可以根據出菇期不同的溫度和溼度需求,利用倒掛微噴加溼系統5和通氣管4進行調節;該溫室牆體底部通氣管能有效的阻斷冷空氣的進入,但不會影響通風效果。可以根據不同種類食用菌的喜光需求,調節捲簾機控制進光量的多少;整體使用效果好。
[0022]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兩側牆體包括:磚砌體11和磚牆基礎。其中,磚砌體11的厚度為370mm,磚牆基礎為寬430mm、深500mm的M7.5水泥砂眾MU200卵石基礎。
[0023]更為優選的是,磚砌體11外側還設置有外牆保溫板12,可達到足夠的保溫性能。
[0024]外牆保溫板12優選採用密度為18kg/m3、厚度為10mm的保溫板。
[0025]在本發明中,內嵌式通風窗6優選為鋁合金通風窗,質量輕,安裝、電動按鈕、使用方便。
[0026]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鋁合金通風窗之間的距離為10m。在長為60米的溫室中,設置5組鋁合金通風窗即可,電動控制。
[0027]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頂棚3採用熱鍍鋅管裝配型鋼結構骨架製成,組裝方便、防鏽耐壓。
[0028]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的兩側牆體11距離地下25cm處每隔2米設置一個Φ 160PC通氣管,溫室通風好,冷空氣不易進入。
[0029]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頂棚上邊置式捲簾機在棚頂兩側各安裝I個,電動控制。
[0030]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頂棚上倒掛微噴加溼系統在棚頂兩側各安裝I套,電動控制。
[0031]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門13設置在其中一面山牆,門外設緩衝間(圖中未示),緩衝間密閉弱光,杜絕蟲害。
[0032]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內地面9低於溫室外地面10500mm,溫室可以充分利用地溫、溫室內溫暖,同時加大了栽培空間。
[0033]作為一種優選的方案,溫室屋脊南北走向,不易採光,適合食用菌的弱光栽培特性。
[0034]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包括:兩側牆體,頂棚,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置於兩側牆體上通氣管,倒掛於頂棚上的微噴加溼系統,頂棚上設置有內嵌式通風窗,頂棚外側覆蓋有保溫簾,配套邊置式捲簾機,所述保溫簾包括:由裡向外依次設置的EVA三防膜、保溫棉被和黑色防水薄膜;所述溫室的屋脊南北走向,溫室內地面低於溫室外地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牆體包括:磚砌體和磚牆基礎,所述磚砌體的厚度為370mm,所述磚牆基礎為寬430mm、深500mm的M7.5水泥砂漿MU200卵石基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牆體還包括:設置於兩側牆體上的通氣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棚上通風窗為電動鋁合金通風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棚上邊置式捲簾機在棚頂兩側分別安裝。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專用溫室,其特徵在於,所述倒掛於頂棚上的微噴加溼系統,兩側可以單獨電動控制。
【文檔編號】A01G9/14GK104160891SQ201310619187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馬月虹, 劉振虎, 馬彩雯, 史慧鋒, 吳樂天, 馬豔明, 王浩, 魏鵬, 姜魯豔, 劉霞, 張軍, 孫儷娜 申請人: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